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
关于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
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
1、 磁悬浮地球仪运用磁悬浮的科学原理,将地球仪在无任何支撑的及触点电的空中自转,展示地球的真实状态,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
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
2、同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使用性,地球球面为标准的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国疆域,版图及重要城市尽收眼底,寓教娱乐,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磁悬浮地球仪制作 是由什么构成的,自己能不能制作简易的磁悬浮地球仪。
3、 【磁悬浮地球仪组成部分】 磁悬浮地球仪的组成部分是由地球仪、系统载体、线圈、 铁芯、永磁体、功率放大器、磁场传感器和等组成。
4、当处在平衡状态的地球仪 ,通过线圈绕组的电流为 i0 ,地球仪与顶部距离为 x0 ,电磁的吸附及永磁的吸附与地球仪的重力平衡。
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
5、而向下运动时地球仪受到一个向下的干扰力,地球仪偏离平衡位置时被传感器检测,然后被转换成控制信号 ,之后又被功率放大器转换为可控电流 i0 +Δi ,因此,电磁铁吸力变大了,从而使地球仪处在原来的平衡位置。
6、反之,当地球仪的运动向上时,控制电流变为 i0 -Δi ,因此,电 磁铁吸力变小了,地球仪照样能返回到原平衡位置 。
7、 【磁悬浮地球仪工作原理】 磁悬浮地球仪利用电磁悬浮技术使地球仪漂浮在半空中。
8、根据悬浮方式分为两种磁悬浮地球仪(上悬浮与下悬浮)。
9、下悬浮地球仪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磁铁,下悬浮悬浮系统(地球仪是被支撑的悬浮体)像胶框基座内有一个金属线圈,电流经过金属线圈产生电磁感应,成为电磁铁。
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
10、基座内的磁铁与地球仪底端的磁铁间的相互排斥可平衡地球仪所受重力,因而地球仪可悬在空中。
11、(在地球仪的底端有一个磁铁,线圈在悬浮基座内,产生的是吸引力来力平衡掉地球仪重力,原理同上)用手轻轻碰触地球仪仪会偏离,松开手后地球仪又回复到平衡位置,这是根据电磁效应的负反馈原理。
12、 【磁悬浮地球仪制作步骤】 1、使用旧的小电器的外壳来做底座,在表面钻上孔并安装上磁铁及感应器,电源开关及指示灯等。
13、 2、在盒子背面上打孔以方便组排电线及开关,用胶水把两个盒子固定在铁丝的两端。
14、 3、安装电磁铁和感应器,并在线圈中加入永磁铁,注意确保每根电源线的正确安装。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