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时,在(  )情况下,应做专题调查。

由加油站土壤PID监测数据可知,土壤污染的范围集中在距泄4.8m范围内,此距离之外再无土壤气污染检出。同时可知,在泄东侧检出的PID数据要明显低于在泄西侧检出的数据,说明泄露的成品油受油罐池底控制,在池底自东向西流动。

【】:C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内容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内容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内容


具体的建设项目: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体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决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

为范围是如何确定的?什么要进行地表水环境调查

(2)评价方法

1.

应能够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能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2.

3.

河流: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河段的长度。

4(1)评价因子.

湖泊、水库、海湾: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放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分布、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情况,确定水环境背景值,为环境影响预测和工程分析提供依据。

太行悦泉苑地块是否有污染买房子如何选择小区

评价结果见表12.25和表12.26。

买房子是很多消费者们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想要买到性价比高的房子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的,比如说楼盘的具置,还有楼盘的开发商到底有没有实力,以及楼盘的升值空间,还有楼盘的环境等等。那么太行悦泉苑地块是否有污染,买房子如何选择小区呢,买房如何选择楼盘这个问题是每个买房者重作为评价依据。由于本次工作的测试指标为36项,其中8项指标没有标准限值,不参与评价,本次参与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为28项。具体见表12.15。视的问题,下面就来做具体介绍。

太行悦泉苑地块是否有污染

经了解,太行悦泉苑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快速路南中环与西中环交叉口,项目名称为太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太行悦泉苑,所占地块原为太化氯碱厂012地块。该项目已取得《太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太化氯碱厂(太化北厂区)012项目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备案的函)并环函【】32号,函中指出建设单位委托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地块进行了场地调查,该场地调查报告已经专家审查,太原市环境评估中心出具了《关于太化氯碱厂(太化北厂区)012项目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的技术评估意见》,最终确定该地块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均未超过评价选用的标准值,符合制定的场地环境调查的相关导则。

买房子如何选择小区

①买房多看容积率

很多人对于容积率是没有概念的,容积率指的是建筑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一般来说容积率越低代表着这个小区的房源数量就比较少,这样的话居住环境就越舒适,但是呢这也代表着相对应的成本就比较大。

所以对于一般的购房者来说,一定要要权衡成本与舒适度之间的合理权衡。一般情况下普通住宅的容积率就在3.0左右,别墅的容积率也不高于0.7,在这个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

②绿化率要控制

这个跟容积率是一个道理,绿化率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到居住的舒适度,还同时会影响着业主的健康,在小区内一定要保证好一定数量的绿植,这样的话可以隔离噪音、减少噪音的干扰;另外一方面也能够绿化空气,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③配套设施

这里主要提到的就是停车位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车辆的需求会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停车位不足的问题会成为很多小区的难题,现在很多人都会为抢购一个车位而头疼。所以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车位的配比,这个小区的品质都是息息相关的。

现在买房的时候交通的便利性一定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人都是需要社交活动的,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方便业主的出行。

而对于在大城市的购房者来说,靠近地铁的房子就是很多购房者的选择偏爱,这就是所谓的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由这也可以看出交通的重要性。

⑤周边配套设备

齐全的的配套设备是现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医院、学校、医院和银行、商业区都是必要的。如果是买房遇到的小区如果能保证这些写配套设齐全,那么它就是潜力比较大的房子,不管是升值性还是抗跌性,都是比较好的。

⑥教育问题

现在一个合理的社区规划需要考虑到业主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都是选房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这也是可以作为区域房屋是否有升值潜力的参考指标。

上述介绍了关于太行悦泉苑地块是否有污染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地块的区域性,很容易受到污染,但是经过对该地块土壤的检测,这块土地是符合规定的,并没有污染,大家可以放心。买房子如何选择小区呢,要从交通方面,周边配套设施方面,教育问题方面,还有绿化率方面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如何选择适合的楼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的内容的有()。

而从外部周边规划上来看,可以从这四点来确定:

【】:A、B、C、D

表12.34 收集项目场地土壤污染测试数据一览表

调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在带有地理信息的底图中标注,并列表给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内主要保护对象的名称、保护内容、所在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以及与项目厂址的相对距离、方位、坐标等信息。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是环境影响报告书可以不包括的内容。

2)污染范围确定。(1)本次工作取样分析由上文分析可知,调查评价区内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呈现出不同的污染特征。

【】:B、C

考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要求。导则3.4.1,一般包括概述、总则、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A)、环境管理与监测(D)、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附录附件等内容。故选BC。注意:本次导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理化特性调查的内容包括(  )。

类:加油站漏油影响。此类超标因子包括嗅和味和CODMn,这两种因子的超标,主要是受加油站漏油的影响。如在QS-3孔中所取水样有明显的汽油味。

【】:A、B、D

其土壤污染分级按照如下原则:F≤1,未受污染;F>1已受污染,P值越大,污染风险越高。

导则7.3.2.1,土壤理化特性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体构型(A)、土壤结构、土壤质地(B)、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D)、饱和导水率、土壤容重、孔隙度等。故选ABD。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中,对主要生态问题的调查,应调查影响区域内()。

表12.24 地下水污染程度判别表

【】:B

将本次工作所取得的土壤化验结果,按照土壤风险指数法逐个进行对比评价,并将本次工作的土壤风险评价结果归纳汇总为表12.30。

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布特点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数据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④交通条件问题

【】:C

(1)评价标准

导则7.2.2,改建、扩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和评价范围内拟被替代的污染源调查,可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依次优先使用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主验收报告、排污许可证数据、环评数据或补充污染源监测数据等。注意:依次优先。

分析化验结果评价

你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的要求,遵循一些原则确定现状调查范围:

12.4.3.1 地下水质量评相反的如果是没有这样配套的设施,升值空间就比较弱了!价

1)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评价标准。本次工作的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评价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作为评价依据。由于本次工作的测试指标为36项,其中8项指标没有标准限值,不参与评价。

本次参与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为28项。具体见表12.14。

表12.14 地下水质量基本指标及限值表

2)地下水必测特征指标评价标准。本次工作的地下水必测特征指标评价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标准限值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其中有评价标准限值的指标有多环芳烃总量、苯并[a]芘、苯、甲苯、乙苯、、间(对)和总石油类,共计8项。汽油添加剂(MTBE)参考《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评价标准限值进行评价。其余指标均无标准限值。

表12.15 地下水必测特征指标及限值表

1)单指标评价方法。

a.无机指标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其中以Ⅲ类标准限值作为评价是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饮用水的依据。

b.有机指标评价方法:有机组分在区域地下水天然环境中不存在,一旦检出就代表有污染。因此以评价检出限作为评价值,以标准限值判断是否超标。

2)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a.评价指标: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Fe、Mn、Cu、Zn、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盐、亚盐、氨氮、氟化物、、Hg、As、Se、Cd、Cr6+和Pb共计28项无机指标作为评价参数。

b.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综合评价加附注的评分方法。即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各组分所属质量类别。进而对各类别按表12.15分别确定单项组分的评价分值Fi,然后按照下式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式中: 为单项组分Fi的平均值;Fmax为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的值;n为指标的项目数。

表12.16 Fi值分类表

根据F值,按照表12.17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表12.17 地下水质量分级表

(3)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1)地下水质量单项评价。

a.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

本次工作的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见表12.18和表12.19。

表12.18 深层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表 续表

表12.19 浅层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表 续表

2)超标特征分析。

a.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超标特征。

深层地下水:本次工作共布置深层水监测点8处,共取水样9件,有4件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检出值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要求。其中SS-3点氟化物超标;SS-4点氟化物、挥发性酚类超标;SS-5点氟化物超标;SS-6点盐氮超标。

盐、氟化物和挥发性酚类均为区域性的地下水污染因子。同时考虑SS-6点位于污染场地上游,SS-5点也不位于污染场地下游,其水质超标与加油站污染场地无关;虽然SS-3和SS-4点位于污染场地下游,但其主要超标因子为氟化物和挥发性酚类,这与污染场地的特征污染因子不一致。

因此判定调查区内的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超标现象与污染场地无关,主要是区域性的地下水污染引起的。

b.地下水必测指标超标特征。本次工作的地下水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见表12.20和表12.21。

表12.20 深层地下水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表 表12.21 浅层地下水必测指标单项评价结果表

续表

浅层地下水:本次工作共布置浅层水监测点7处,共取水样10件,有9件地下水基本必测指标检出值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要求。QS-4点各项基本必测指标均未超标。

中浅层水超标因子为:氯化物、臭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氮、亚盐氮、铁、锰和挥发酚类共计12项。

通过分析认为,以上12项超标因子的原因可归结为三种类型:

第二类:为场地内监测孔管理问题。此类超标因子包括氯化物、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溶解性总固体、铁、锰和挥发酚类,这7类超标因子的产生与场地的地下水监测孔环境管理有直接关系,在场地内的地下水监测孔,未设置井口保护装置,且成井尺寸较小,未进行完全洗井,造成场地内的监测井取样过程中出现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溶解性总固体等超标;同时由于井口管理不善,致使部分杂物随污水进入检测孔内,造成了氯化物、铁、锰和挥发酚类超标。

第三类:区域性的地下水超标问题。此类超标因子包括总硬度、亚盐和盐氮,该类污染物在浅层地下水中的分布及含量与区域性的地下水水质成分一致,属于区域性的地下水超标问题。

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本次工作的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2.22,图12.27、图12.28。

表12.22 调查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 图12.27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综合质量评价图

图12.28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评价图

由表12.22可知,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质量为良好-较,具体分布见图12.27,其深层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加油站成品油泄漏无关。调查区内的浅层地下水质量为良好极,具体分布见图12.28,其中极的点位均分布与加油站场地内,其上游(QS-4点)水质良好,其下游及两侧水质较。

12.4.3.2 地下水污染评价

参照《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估指南》相关规定,分别从单因子评价、单点综合评价和区域水质综合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地下水环境污染评价。按照污染程度的不同,将评价结果分为未污染(Ⅰ级)、轻污染(Ⅱ级)、中污染(Ⅲ级)、较重污染(Ⅳ级)、污染(Ⅴ级)和极重污染(Ⅵ级)六个级别。

(1)评价标准及指标

本次基本指标污染评价选取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Fe、Mn、Cu、Zn、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盐、亚盐、氨氮、氟化物、、Hg、As、Cd、Cr6+和Pb共计21项无机指标作为评价参数。由于本区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市区,地下水背景值难以确定,因此采用对照值进行污染评价,对照值选取污染场地上游地下水总体质量评价为良好的QS-4孔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其未检出项目按零计算。

本次特征指标污染评价选取多环芳烃总量、苯并[a]芘、苯、甲苯、乙苯、、和挥发性石油烃9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依据污染评价方法,特征指标的组分背景值按零计算。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是反映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污染程度。评价过程中,在除去背景值的前提下,以相关水质标准为对照,能直观反映人为影响,同时反映水化学指标超过公认危害标准的程度。

本次工作采用污染指数Pki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式中:Pki为k水样第i个指标的污染指数;Cki为k水样第i个指标的测试结果;C0为代表k水样无机组分i指标的对照值,有机组分等原生地下水中含量微弱的组分背景值按零计算;CⅢ为对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存在的项目,则选取该值;对该值之外的项目,微量有机组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的标准值;对未列入以上两个标准的项目,则参考国外的相关执行标准。

具体选取指标见表12.23。

表12.23 CⅢ参数选取数值统计表 续表

Pki的计算结果与污染级别的对应关系见表12.24。

按照以上方法对各监测点的评价因子逐个进行评价,以确定各监测点的单因子评价;选取各监测点不同评价因子的污染级别作为单点的综合污染评价级别。

(3)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如下:

1)基本指标污染评价结果。由表12.25可知,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的8个监测点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本指标污染现象,污染因子主要为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氟化物、铁、锰、铜、挥发酚类、砷、汞和铬(六价)共计13项。其中以氟化物和挥发性酚类的贡献率,其污染程度达到了Ⅴ类(污染)和Ⅳ(较重污染)的程度,超标点出现在了SS-1、SS-3、SS-4和SS-5;另外CODMn、盐、铁、汞和铬(六价),其污染程度达到了Ⅲ类(中污染),超标点出现在了SS-2、SS-3、SS-6、SS-7和SS-8。

表12.25 调查区内地下水基本污染指标评价结果一览表 表12.26 调查区内地下水特征污染指标评价结果一览表

由表12.25可知,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的7个监测点,参加评价的为6个点位(QS-4点作为对比点),其6个点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本指标污染现象,污染因子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亚盐、氟化物、铁、锰、铜、挥发酚类、砷、铅、锌、汞和铬(六价)共计17项。其中以CODMn、亚盐、铁、挥发性酚类和锰的贡献率,其污染程度达到了Ⅵ类(极重污染),污染点位集中在了QS-1、QS-2、QS-3(站区内)和QS-5、QS-6点;锌和硫酸盐的污染程度达到了Ⅲ类(中污染),超标点出现在了QS-1、QS-2、QS-3(站区内)和QS-7点。

调查区内地下水基本污染指标评价结果见表12.25。

2)特征指标污染评价结果(表12.26)。由表12.26可知,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的8个监测点中均出现了、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总量3种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特征指标污染现象。其中以石油烃的贡献率,其污染程度达到了Ⅵ类(极重污染)的程度,超标点出现在了SS-2、SS-3、SS-4、SS-5、SS-6和SS-7;其余各点各类污染指标的污染程度均为Ⅱ类(轻微污染)。

由表12.26可知,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的7个监测点,参加评价的为6个点位(QS-4点作为对比点),其6个点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本指标污染现象,污染因子主要为、苯、甲苯、乙苯、、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总量共计7项。其中以、苯、、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总量的贡献率,其污染程度达到了Ⅵ类(极重污染)和Ⅴ类(污染),污染点位集中在了QS-1、QS-2、QS-3(加油站站区内);其余参评个点浅层水均为轻微污染或微污染。

(4)调查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

1)污染原因分析。综合以上分析认为造成调查评价区内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其一为区域性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污染因子包括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亚盐、氟化物、铁、锰、铜、挥发酚类、砷、铅、锌、汞和铬(六价)等,其中氯化物、氟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氮、亚盐氮、铁、锰和挥发酚类存在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的现象。其二为加油站成品油泄露影响:主要污染因子包括CODMn、亚盐、铅、、苯、甲苯、乙苯、、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总量等,其各项污染指标均存在超过相关标准限值的现象。

a.深层地下水。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污染因子以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氟化物、铁、锰、铜、挥发酚类、砷、汞、铬(六价)和、石油烃、多环芳烃总量为主,其中超过相关标准限值的项目为氟化物、挥发性酚类和盐。

根据本次工作绘制的主要污染因子等值线图可知(图12.29~图12.34),调查区内的各种污染因子的浓度值均位于加油站场地以外的区域,加油站下游最近处的两眼监测井(SS-1和SS-8)各种污染物浓度均较低或未出现污染迹象,因此可以说明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水质的超过相关标准的现象与加油站成品油泄露无关。

图12.29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盐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0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1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挥发性酚类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2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3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挥发性石油烃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4 调查区深层地下水多环芳烃总量含量等值线图

b.浅层地下水。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污染因子以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亚盐、氟化物、铁、锰、铜、挥发酚类、砷、铅、锌、汞、铬(六价)、苯、甲苯、乙苯、、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总量为主,其中超过相关标准限值的项目为氯化物、臭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盐氮、亚盐氮、铁、锰、挥发酚类、、苯、挥发性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总量。

根据本次工作绘制的主要污染因子等值线图可知(图12.35~图12.41),各类污染因子的污染晕中心均处于加油站站区内,说明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水质的超过相关标准的现象,主要是由加油站成品油泄露造成的。

c.污染程度与范围的确定。通过以样化验结果分析及对项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认项目场地内浅层地下水受到了加油站成品油泄露的污染,其污染因子为、苯系物、石油烃和多环芳烃类,其污染程度达到了Ⅵ类(极重污染)和Ⅴ类(污染),其污染范围主要分布在加油站场区内,加油站以外地区影响程度较小。

通过以样化验结果分析确认项目场地内深层地下水受到了、石油烃、多环芳烃总量的轻微污染。但通过对项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调查区内深层地下水的并未受到加油站成品油泄露的污染,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

图12.35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总硬度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6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COD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7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苯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8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含量等值线图

图12.39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挥发性石油烃含量等值线图 图12.40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多环芳烃总量含量等值线图

图12.41 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亚盐含量等值线图

12.4.3.3 土壤污染评价

本次工作土壤污染评价因子的选取多环芳烃总量、萘、苊、芴、菲、蒽、荧蒽、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苊烯、芘、总石油烃、苯、甲苯、乙苯、、、和共计25项。

(2)评价标准

由于有机组分在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之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次工作土壤评价的标准值采用本次实验室采取的检出限作为评价值(表12.27)。

表12.27 场地土壤污染评价评价值确定统计表

(3)评价方法

Pi=Ci/Cs (12.5)

式中:Pi为土壤污染指数;Ci为土壤污染指标实测值;Cs为土壤污染指标评价值。

其土壤污染分级按照如下原则:P≤1,未受污染;P>1已受污染,P值越大,污染越。

(4)评价结果

将本次工作所取得的土壤化验结果,按照土壤污染指数法逐个进行对比评价,并将本次工作的土壤污染评价结果归纳汇总为表12.28。

表12.28 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结果统计表(P值,无量纲)

由表12.28可知,加油站成品油泄露造成了场地内的土壤污染,其污染因子主要为多环芳烃总量、石油烃、苯、甲苯、乙苯、、、和共计9项污染最为,其个别点污染指数超过了10000。

在实施监测的5个钻孔中,以ZK-1钻孔的污染最为,其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均超过了10000,其余各孔各类污染程度相对较低。这说明漏油对场地内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漏油点附近,目前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较小。

12.4.3.4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参考国内外科研机关成果和相关的标准规范,参考的主要成果的对象如下:

1)《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等。

2)《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地方标准,由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起草单位:环境科学研究院、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在目前国内无相应规范的情况下,本项目的风险评价开展主要是参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报批稿)、地方标准《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009)等成果进行的,对场地内的污染现状进行风险识别,主要是比对在这些参考资料中提供的风险识别起始值(筛选值)。

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确定的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起始值见表12.29。

(2)评价因子

本次工作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因子的选取萘、苊、芴、菲、蒽、荧蒽、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甲苯、乙苯、、和共计19项。

(3)评价方法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对比评价法,分别将土壤的各种因子实测数值与土壤污染评价标准限值(表12.18)进行对比,如超出标准限值要求,则需要运用预测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价;如未超出则不需要进一步的风险评价。

以实测值对比土壤风险基准值作为污染指数:

Fi=Ci/Ss (12.6)

式中:Fi为土壤污染指数;Ci为土壤污染指标实测值;Ss为土壤风险指标评价值。

(4)评价结果

表12.30 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统计表(F值,无量纲)

由表12.30可知,加油站成品油泄露造成了场地内的土壤污染风险,污染风险因子以萘、苯并[a]芘、苯、乙苯、、和共计7项污染最为。其中苯和乙苯的污染风险指数在个别点超过了10000,风险值;萘、苯并[a]芘、、和的污染风险指数在个别点超过了1000,风险值也较高。

在实施监测的5个钻孔中,以ZK-1钻孔的污染风险为,其余各孔各类污染风险程度相对较低。这说明漏油对场地内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漏油点附近,目前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较小。

12.4.3.5 土壤污染范围与程度的确定

将本次土壤污染化验的数据进行统计(表12.31)。总体来看,在加油站内土壤的各项特征污染因子均有检出,其中以多环芳烃总量、和挥发性石油烃的检出率为,分别为25.3%、68.4%和23.2%,其余各项污染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20%。

表12.31 场地土壤污染因子检出浓度分布情况统计表

对于本场地内土壤污染最重的ZK-1孔,其污染物质检出率也是的,有环芳烃总量、芴、菲、荧蒽、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芘、挥发性石油烃和共计16项检出率超过了20%,而对于ZK-2、ZK-3、ZK-4和ZK5各孔内的各种污染因子检出率均小于1%。

将本次各种污染因子在土壤中的检出深度数据进行统计(表12.32)。总体来看,在加油站内地表0~45m范围内各层位均有不同的特征污染因子检出,但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2.32 场地土壤污染因子检出深度分布情况统计表单位:m

,挥发性较强的挥发性的苯系物检出深度较浅,在深部未检出,但都存在于包气带以内,饱水带含水层土壤中未检出。检出深度出现在ZK-1孔(9.0m),在ZK-2、ZK-3和ZK-4孔未检出苯系物,而在ZK5孔中检出深度仅为2.0m。

第二,半挥发性苊多环芳烃类检出的深度也较小,在深部未检出,但都存在于包气带以内,饱水带含水层土壤中未检出。检出深度出现在ZK-1孔(10.0m),在ZK-2、ZK-3、ZK-4和ZK-5孔空中检出多环芳烃类的深度分别为9.0m、4.0m、0.6m和6.0m。

第三,和挥发性石油烃类检出深度较大,在各个层位均有检出,无论是包气带还是饱水带含水层。

将本次所得土壤特征污染物分析化验结果编制成土壤特征污染物浓度含量剖面图(图12.42~图12.45),根据分析结果可知。

(2)收集土壤监测数据分析

根据本次工作收集的加油站前期土壤监测成果(表12.33、表12.34,图12.46、),其监测工作分为两部分,其一为钻孔土壤PID测试数据(测试采用便携式PID测试仪);其二为土壤实验室测试数据。

图12.42 项目场地土壤多环芳烃总量含量分布剖面图 图12.43 项目场地土壤含量分布剖面图

图12.44 项目场地土壤苯含量分布剖面图 图12.45 项目场地土壤挥发性石油烃含量分布剖面图

表12.33 收集项目场地土壤PID测试数据一览表 续表

注:①PID的读数为5000×10-6。

由加油站土壤实验室污染测试数据可知,在距泄3.3m处,土壤污染在11.5m深度处有检出,而在19.5m深度处未检出。这与本次工作确定的土壤污染深度为15.0m是一致的。距离大于5.0m的钻孔均未检出各种污染物。

图12.46 收集项目场地土壤监测点位分布图

(3)土壤污染范围的确定

将本次所得土壤特征污染物分析化验结果等值线剖面图进行叠加,结合后文地球物理勘探结果验证,并辅以工程咨询公司的土壤采样结果验证,最终确定加油站成品油泄露造成的主要土壤污染范围为:以泄中心为圆心,以5.0m为半径的圆形,向下延伸约15m的柱状范围,扣除上部2.6m已开挖部分后,污染土壤的总体积大约为973.4m3,约合1950t。

土壤评价污染型敏感分级中周边距离是多少污染?

土壤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别计算各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从而进行系统评价,以实测值对比土壤基准值作为污染指数:

你好,问题中提到的“污染型敏感分级”的说法没有听说过。以下仅供参考。

场地敏感环境区域指、学校、生活区、重点关注区等(DD2014-06)。敏感环境一般需要做风险评估。具体的范围在标准里没有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里面有划分调查范围(表5)。判断是否有污染需要根据相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2018的出来之后已废止,仅供参考)、《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 350—2007)》、《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与表12.29 土壤风险评价标准限值统计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来判断。具体何种污染物、污染范围多大,都需要根据调查结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