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温室气体的是什么 哪种属于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包括什么?
比如,1963年阿贡火山的爆发,就使得同温层下层充满了反射日光的微粒,日落时的天空因而染上了彩色。这种现象延续了好几年,并在爆发后的6个月内产生世界性的影响。赤道上空的同温层区在火山爆发以后,温度立刻升高6℃~7℃,并在若干年中仍然高出2℃~3℃。可见微粒和气体悬浮在同温层里,会发生世界范围的影响,使气温升高。温室气体包括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大约占26%,其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碳化物、全氟碳化物、氢氟碳化物,含氯氟烃及等。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全球在人类的活动中,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储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气温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人为作用,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上升导致的。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如果大气没有这种功能,那么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38℃。然而,进入现代以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日增,温室效应不断得到加强,全球温度也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据分析,在过去200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估计到21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将上升更多。
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汽等。
另外,由于现代工业中不断地排放出更多的灰尘、煤烟和各种气体,这些排放物彼此结合并与蒸汽凝滴结合,使空气变浑,也增加了地球的云层覆盖。凝集起来的这些颗粒停留在越高的空中,就越能持久。它们在低空中几周内就消失,在高空中则能存在1~3年。事实表明,在北半球繁忙的航空线沿途,卷云已愈来愈多;地球上的云层覆盖,总的来说也有一些加厚的迹象。这种加厚的云层覆盖,如果它们有效地减少太阳辐射的穿过,则会降低地球的温度,但是,它们也可能将地球本身放射的热反射回来,这样就加强了温室效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