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霆的古琴曲《平沙落雁》用的是谁的谱子?有没有人有他的曲谱啊?谢谢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李祥霆的《平沙落雁》用的是谁的谱子?有没有人有他的曲谱?李祥霆的《平沙落雁》用的是谁的谱子?有没有人有他的曲谱?


李祥霆的《平沙落雁》用的是谁的谱子?有没有人有他的曲谱?


李祥霆的《平沙落雁》用的是谁的谱子?有没有人有他的曲谱?


李的教学视频那一版记得是杨时百琴学丛书谱 与老八张里杨葆元先生弹的平沙传谱一样

古琴能弹古筝的曲子吗?

没那么简单啊。。。有的可以,比如古筝是低级的曲子(古琴是比较高级的曲子)关山月就是古琴转换古筝的,所以吗。。看情况咯~~!

可以 但当然不是简单的就将同样的曲调弹出来就行了

乐曲的移植没那么简单 得经过重新编曲 努力用另一种乐器的特色音色来丰富曲子 力图保留曲子原本要表现的精神

改编后的曲子 弹奏上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听起来 却能知是高山或流水 曲风和主旋律还是一致的

《梅花三弄》笛箫版和古琴版以及古筝版 各种乐器有各种乐器的特色 但是主旋律都一样

古筝和古琴音色上有什么区别?

,古琴是古琴,古筝是古筝,这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从外形看,古琴有7根弦,琴身比较窄短,弹奏时通常是放在专用的古琴桌上的。有的琴有“品”,不过是点化在琴板上的,不是支棱在琴弦上的。古筝有21根琴弦,子,一般是每个琴弦上支一个码子。弹奏时,古筝一般被支在专用的架子上。第二,古筝或是古琴的共鸣箱,据我所知,有一块木头挖的,也有拼的。古琴的共鸣箱很小,古筝的大很多。第三,古筝的音色比较亮,清脆,音域相对广,代表作品的是《渔舟唱晚》《战台风》《寒鸦戏水》等等。古琴的音色比较浑厚,音域不宽,代表作品有《梅花三弄》《酒狂》等。第四,建议不懂的人不要装懂,建议提问提者到网上搜一下这几首代表作品,一听就更清楚了。

古筝的声音清脆

音量大于古琴

演奏时带指甲

所以音色亮,脆

古琴与古筝相比

琴身没子

所以左手的表现手法丰富

如:

吟,逗,撞,猱,近,上,掐起,掐撮三声……

一张古琴有三种音色

散音,按音和泛音

古琴的制作要求很高

一张手工琴的制作时间约2年

而古筝几乎都是乐器厂出的

古琴的“琴声十六法”里有详细音色与演奏的要领知识

不妨查看

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入。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乐器"。

简单的说,古琴的声音小,适合舒缓的乐曲;而古筝的声音大,能够满足对激昂乐曲的释诠。

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含蓄,古朴典雅而不失亮透,经典曲目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流水》等。

古筝的声音,音域宽广铿锵有力,加持力很强极具穿透力,经典曲目有《渔舟唱晚》《大浪淘沙》《春江花月夜》《满江红》《步步高》等。

大概就知道这些了,希望楼主还能找到更全的~~

古琴声音更加醇厚,由于大多采用丝弦,所以弹奏声音也更小一些,在古代,弹奏古琴并为是一种娱人的演奏,而是娱己,是文人陶冶情的一种行为。而筝则多用于娱人,所以声音更加明亮。

古筝的音色比较清脆悦耳,

古琴的音听上去很有内涵、气质,比较浑厚。

古筝的音色比较明亮清脆,也就是比较细,而古琴的比较浑厚!!

古筝的音色比较明亮清脆,也就是比较细,而古琴的比较浑厚!!

我是学古筝的,个人感觉古筝好听些,它清脆,旋律多变,无论悲伤或者喜悦,古筝都能表达,而古琴似乎不大适合弹奏欢快的歌,和古筝比起古琴就像是老人

古筝就是古琴

古琴曲 高山 ,音乐大全古琴卷5里姚丙炎先生所弹奏的版本曲谱,请问谁有?是哪派的?

弹奏时一般在在某一谱本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修改。

可以将录音与常见的谱本对照,一般能看出不同之处。

据老八张文字介绍,姚丙炎所弹谱本为《琴学入门》,应该并不难找。

这本书(线状)现在很多地方可以买到。100元左右吧。

古琴曲集第二册有姚先生的高山谱啊

古琴分G调和F调麽

古琴 可以通过调琴轸,改变一根或多跟琴弦的音高,从而改变曲调。《古琴律调》

古琴不像笛箫那样区分各种调门,古琴乐器本身不分调门,但一张琴可以调出许多不同的定弦。

最常用的是正调定弦,按现代音高标准就是F调定弦,C D F G A c d

其次常用的定弦有:

“紧五”降B调——C D F G 降B c d

“慢三”C调——C D E G A c d

“慢一三六”G调——B D E G A c d

“紧二五七”降E调——C 降E F G 降B c 降e

“慢一三四六”D调——B D E 升F A b d

……

常说的正调就是指的F调,至于G调好像很少用。常用的调是:F、B、C这三种,也就是 正调、蕤宾和慢角。

古琴最常用的调就是F调,其他调,如G调等,需要紧、慢其他的弦。

的概念,所谓的音的声音,主要的声音,其他周围声音扩大,或高或低。

不同的音色,整首歌曲的平均间距不同,给人的听觉,感觉的倾向不同,不同的表达。

箫曲 曲谱

长相思————简谱

32_35_

|6-|

72"_1"7_|6-|

32_35_|6

7|56=5-|

32_35_|

6-|

371"_2"3"_|5-|

32_35_67_.

5|3-|

35_61"_|1"2"_1"|2"1"_61"_|2"3"_5|

65_32_|35_67_|65_6|

说明:32_中的_表示2/4拍子中的八分音符线

6-中的-表示6延长一拍

1"2"中的"表示高音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