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柳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静夜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2、那么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4、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背诵课文。

6、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7、二、学习过程学时(一)学习《枫桥夜泊》。

8、1、借助拼音自读。

9、2、同座互读。

10、3、指名试读,正音。

11、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

12、(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13、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14、)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15、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16、)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17、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

20、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

21、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

22、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23、9、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