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闲居赋原文

赵孟頫《闲居赋》,行书,纵38厘米,横248.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书写的是西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无年月。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赵氏书法艺术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行书七言诗56字 赵孟頫行书七言诗56字怎么写赵孟頫行书七言诗56字 赵孟頫行书七言诗56字怎么写


赵孟頫行书七言诗56字 赵孟頫行书七言诗56字怎么写


《闲居赋》原文: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背京溯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归,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泉,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枨枨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犹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奈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痾有痊。于是席长筵,列孙子柳垂廕,车结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丝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退求已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无俦。出靡时以娱志,入无乐以(消)(销)忧。何岁月之若骛,复民生之无常。感阳春之发节,聊轻驾而远翔。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雨。仰归云以载奔,遇兰蕙之长圃。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衡以延伫。入虚廊之闲馆,步生风之高庑。疏密迩之修除,即蔽景之玄宇。翡翠翔于南枝,玄鹤鸣于北野。青鱼跃于东沼,白鸟戏于西渚。遂乃背通谷,对绿波,藉文茵,翳春华。丹毂更驰,羽骑相过。

赵孟頫行书佳句

1.赵孟頫行书字帖哪个好 赵体行楷和行书不好严格区分!但一般练习书法,建议是从个人喜欢的帖开始练起!

如果按难易程度练(从对笔画、字体结构掌握的难易度),从简单的入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归去来辞》,《洛神赋,并序》,《闲居赋》这几帖笔画变化相对明显,结构中矩,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练习时不容易出现腻态!

另外赵体行书手札种类比较多,练习的话找比较喜欢的就行!

赵体行楷,看似简单,却是真的难习,赵体行楷《胆巴碑》《重修三门记》入手,笔画转折清晰,相对来说临习更易掌握!

2.赵孟頫行书集字对联

凤鸣盛世龙有传人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天增岁月春满乾坤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岁丰人寿春和景明 百花吐艳万象更新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学海深无极书山静有香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 松柏有本性园林无俗情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白云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人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澄怀秋月朗逸兴晚霞飞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楚水吴山外唐诗晋帖间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有天皆福日无地不祥风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田原逢时雨岸柳迎和风 有容德乃大无期心自安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吟雪诗含翠画梅笔带香 。

3.赵孟頫相字的楷书写法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

赵孟俯 仇锷墓志铭

赵孟俯 胆巴碑

赵孟俯 六体千字文

赵孟俯 三清殿记

4.唐寅与赵孟頫的行书

个问题:我本人只见过文物出版社的,不知道是哪个版本,总的有这几个,苏州市博物馆藏本,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本 ,美术馆藏本 。我以为这个不能以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不同阶段的作品有不同的特点,看个人喜好,几个版本都是成熟的作品,只能说各有千秋,或许这个版本的结构好点,那个版本的章法好点。

第二个问题:我看赵孟頫的作品较多,乍看上去唐的确实和赵的比较像,但还是有区别,通俗的说在我看来唐字像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一个字“秀”。赵字是唐代美女,一个字“美”。可参看赵的《洛神赋》你就明白。

5.我想练赵孟頫的行书,请问有哪些当代写赵体写的很好的

想练习赵孟頫的行书,首先,先从赵孟頫的楷书练习。楷书为立,行书为走,草书为跑。预先走先学立,先立后走然后才能跑。您临习赵孟頫的《胆巴碑》属于行楷一路的。其次,赵孟頫的行书是继承王羲之、王献之(二王)的妍美书风。也可以学习源头。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十七贴》 还有智永的《千字文》。

您提到您想学习当代写赵孟頫的字写的比较好。个人拙见:今人书法远逊于古人,古语有云:“取法乎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所以劝您直接临习赵孟頫的作品,细细品味。启功先生曾说临习古人书法作品,是能见到书写的墨迹。赵孟頫在宋末元初。距今仅八九百年。所遗留的作品多为墨迹。可以清楚的看到运笔和笔势,所以不必像汉碑那样去猜测。

说了这么多话,其实就是想让您取法乎上,真正学习到传统书法。不必受现代不良风气的影响。

6.赵孟頫行书集字对联

凤鸣盛世龙有传人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天增岁月春满乾坤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岁丰人寿春和景明

百花吐艳万象更新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学海深无极书山静有香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

松柏有本性园林无俗情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白云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人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澄怀秋月朗逸兴晚霞飞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楚水吴山外唐诗晋帖间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有天皆福日无地不祥风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田原逢时雨岸柳迎和风

有容德乃大无期心自安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吟雪诗含翠画梅笔带香

7.赵孟頫写的书法是行书吗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毛笔故乡浙江湖州(古吴兴)。

赵匡胤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后人。曾任南宋王朝户部侍郎兼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亡后,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出任行台恃御史程钜夫。

松雪奉王羲之为盛典,习学终身,可谓临习传承右军书法旷古人。 赵书以行书为,所遗墨迹《洛神赋》、《赤壁赋》以及手札尺牍,极尽华丽飘逸,以《洛神赋》中“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形容,也十分贴切。

松雪又善楷书,《胆巴碑》、《寿春堂记》,以及小楷《汲黯传》等也是传世名作。 赵孟頫写得的是行书,其成就并不亚于自二王以来任何书家,就连平生最不服气的董其昌,到了晚年也不得不自叹弗如。

但赵孟頫书法有两桩历史公案颇令人费解,也令后人多有抱不平着。一是其书法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正对待,这大概是与其作为宋王朝皇室成员,最终“变节”侍奉元朝有关。

其二是其楷书成就并不高于行书,反倒以楷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四大楷书家”。 这大概是无法撼动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缘故,正因为赵氏行书未能逾越王羲之,才凸显其楷书的成就,位居楷书四大家也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