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公司物流业务影响分析

马力(广州市某报社投递公司负责人):邮政比梅林的品牌好、实力强,但机制不灵活,服务意识不强。未来服务性企业服务将是惟一品牌,搞不好服务实力再强也转换不成效益。现在,物流服务被很多企业看中,交通、民航、等国有大企业都在积极准备抢占物流服务市场,更多的“梅林”将不断涌现。所以,邮政不能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要转换机制,更新观念,改善服务,否则物流市场将被众多新兴的中小物流企业瓜分殆尽。

事例分由传统产业向网络经济嬗变析

连锁销售专业网 连锁销售将迈向何方?连锁销售专业网 连锁销售将迈向何方?


连锁销售专业网 连锁销售将迈向何方?


物流服务是眼下广东人的热门话题。最近,记者就梅林正广和(下称梅林)配送网络崛起的原因,对开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启示等问题走访了有关电信、邮政专家和物流服务公司负责人。

最早的电子商务是从企业对个人(B to C)开始的,这样能使企业扩大客户群,节约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在电子商务时代,反应最快的才是赢家。梅林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反应快。梅林及时把饮用水的配送网络剥离出来单独成立公司,组织专门机构、专门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和经营,及时变被动的市场推动为主动的适应市场、诱导市场、开发市场。梅林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找好了电子商务的切入点。梅林物流服务以送水为切入点,逐渐深入社区服务,并主动“触网”,初步走上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道路,走的就是B to C的模式,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梅林投送网络有限,但投送工具三轮车(黄鱼车)能在大街小巷灵活穿梭,保证投送的时限。同时,梅林采用连锁销售、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相结合的方法,为商家提供包装、装卸、运输、配送一系列服务,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成本扩张。因此,采取实际和网上虚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区服务也应是邮政开展电子商务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

必须对投递队伍进行改造

贾巍(广东21世纪CN网站发展部):电子商务中,物流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一条通畅的渠道,使上家(供应商)和下家(下游中间商)的货物通过平台(配送中心)快速流转,迅速实现商品的采购、销售、配送、送货。其中平台建设非常重要,对于一个业务非常繁忙的电子商务网站,没有物流中心(仓库)存放商品、配送商品是不可想象的。建设专业化、化的物流中心是商业大发展的趋势,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需。邮政的品牌深入人心,营业局所和投递网络遍布千家万户,但邮政的投递网是以邮件投递为主组建的,而梅林配送网是针对专门的物流服务而组建起来的,在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与市场相适应的物流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制度。邮政要在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中抢占一席之地,必须对投递队伍进行改造。

利用“三网”整合的独特优势 走B to C和B to B两条道路

张晓红、张锋(广东省调研室):梅林选择B to C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是否意味着邮政也只能走B to C的道路呢?我们认为未必。目前梅林的配送网络规模小,好组织、好经营、好管理。但未来电子商务拼的是技术、人才、设备、竞争力等综合实力,虽然邮政已经错过了一定的电子化物流服务机遇,但实力还在,只要抓住机遇迎难而进,一切还来得及。邮政电子化物流服务的范围不能局限于社区,要充分利用邮政“三网”整合的独特优势,走B to C和B to B两条道路。从近年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来看,B to B电子商务的发展明显快于B to C。1999年全球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规模已达1450亿元。在美国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的规模大约为企业对个人的5倍,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的比重。面对这么大的市场,邮政应该有所作为,否则就不能成为企业。广东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也应不同。邮政的品牌、实力是看好的,邮政走B to B的电子商务模式是有条件,行得通的。

太平洋建设是传销么?

南秉军(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政策研究室高级经济师、博士):梅林从一个以食品、饮料加工和销售为主的老国企走上以电子化物流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企业由传统产业向网络经济嬗变的一个信号。

太平洋建设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产业,拥有公路、市政、水利、建筑等多个总承包及若干专业承包一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的私营企业。

邮政比梅林的品牌好、实力强 但机制不灵活,服务意识不强

太平洋建设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低调的建筑类企业,跟传销沾不上边!

我有个同学今年刚毕业 在太平洋建设工作 工资特别高 也就是坐办公室的文员工作 看他干的很好很开心 我也准备去应聘呢 不太可能是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