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或IP/TV)的工作原理与硬、软件安装配置过程。

一段代码,连优化都没有做,

软件配置的基本原理 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软件配置的基本原理 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


软件配置的基本原理 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


软件配置的基本原理 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


要想知道知道这些,还不如上陈老师的网站看看,

葛军的编程能力,真的有点让人所.......

我刚刚学了两个月了,对他的VIP1.2的源代码就已经......

对于她的的VIP版本,端口进程注册表,文件的隐藏等等做的还真的......(无语);

给你个灰鸽子源代码的地址,你下了自己研究下,

软件总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基本原理

定义

软件工程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Boehm: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

IEEE: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

Fritz Bauer: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定义认为: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软件工程学的内容

软件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技术包含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工程管理学包含软件工程经济学和软件管理学。

软件工程基本原理

软件工程专家B.Boehm综合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并总结了多年来开发软件的经验,于1983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

(1)用分阶段的生存周期进行严格的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软件工程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B.Boehm指出,遵循前六条基本原理,能够实现软件的工程化生产;按照第七条原理,不仅要积极主动地采纳新的软件技术,而且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的框架可概括为:目标、过程和原则。

(1)软件工程目标: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正确性指软件产品达到预期功能的程度。可用性指软件基本结构、实现及文档为用户可用的程度。开销合宜是指软件开发、运行的整个开销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这些目标的实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们形成了对过程、过程模型及工程方法选取的约束。

(2)软件工程过程:生产一个终能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需要的步骤。软件工程过程主要包括开发过程、运作过程、维护过程。它们覆盖了需求、设计、实现、确认以及维护等活动。需求活动包括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问题分析获取需求定义,又称软件需求规约。需求分析生成功能规约。设计活动一般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建立整个软件系统结构,包括子系统、模块以及相关层次的说明、每一模块的接口定义。详细设计产生程序员可用的模块说明,包括每一模块中数据结构说明及加工描述。实现活动把设计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确认活动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实现完成后的确认,保证终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维护活动包括使用过程中的扩充、修改与完善。伴随以上过程,还有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培训过程等。

(3)软件工程的原则是指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软件工程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已提出了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1)选取适宜的开发模型

该原则与系统设计有关。在系统设计中,软件需求、硬件需求以及其它因素间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经常需要权衡。因此,必需认识需求定义的易变性,采用适当的开发模型,保证软件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

(2)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在软件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软件的模块化、抽象与信息隐蔽、局部化、一致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合适的设计方法有助于这些特征的实现,以达到软件工程的目标。

(3)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软件工程中,软件工具与环境对软件过程的支持颇为重要。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开销直接取决于对软件工程所提供的支撑质量和效用。

(4)重视软件工程的管理

软件工程的管理直接影响可用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满足目标的软件产品以及提高软件组织的生产能力等问题。因此,仅当软件过程予以有效管理时,才能实现有效的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 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 得到的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它们是在七十年代为了对付应用软件日益增长的复杂程度、漫长的开发周期以及用户对软件产品经常不满意的状况而发展起来的。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时普遍采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各个击破”,也就是对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再分别解决各个子问题的策略。软件工程采用的生存周期方法学就是从时间角度对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复杂问题进行分解,把软件生存的漫长周期依次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采用软件工程方开发软件的时候,从对任务的抽象逻辑分析开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开发。前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开始进行后一个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后一阶段任务的完成通常是使前一阶段提出的解法更进一步具体化,加进了更多的物理细节。每一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标准,对于任何两个相邻的阶段而言,前一阶段的结束标准就是后一阶段的开始标准。在每一个阶段结束之前都必须进行正式严格的技术审查和管理复审,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这个阶段的开发成果进行检查,通过之后这个阶段才算结束;如果检查通不过,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返工,并且返工后还要再经过审查。审查的一条主要标准就是每个阶段都应该交出“式的”(即和所开发的软件完全一致的)高质量的文档资料,从而保证在软件开发工程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文档是通信的工具,它们清楚准确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时确立了下一步工作的基础。此外,文档也起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那么一定是某些工作忘记做了,在进入生存周期的下一阶段之前,必须补足这些遗漏的细节。在完成生存周期每个阶段的任务时,应该采用适合该阶段任务特点的系统化的技术方法──结构分析或结构设计技术。

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工程的困难程度;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的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这就使软件开发工程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总之,采用软件工程方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能明显提高。

目前划分软件生存周期阶段的方法有许多种,软件规模、种类、开发方式、开发环境以及开发时使用的方都影响软件生存周期阶段的划分。在划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使各阶段的任务彼此间尽可能相对,同一阶段各项任务的性质尽可能相同,从而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一般说来,软件生存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下面的论述主要针对应用软件,对系统软件也基本适用。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是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定工程进度表。这个时期的工作通常又称为系统分析,由系统分析员负责完成。软件定义时期通常进一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它通常由下述四个阶段组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具体地说,当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应该加以改正;当环境改变时应该修改软件以适应新的环境;当用户有新要求时应该及时改进软件满足用户的新需要。通常对维护时期不再进一步划分阶段,但是每一次维护活动本质上都是一次压缩和简化了的定义和开发过程。

软件评测师考试知识点有哪些?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考试包含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共两个科目,各科目考试知识点有所不同。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应用技术考试题型为主观问答题。

软件评测师属于软考中级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考试大纲中各科目的考试知识点范围如下:

考试科目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处理机

·基本输入输出设备

·存储系统

1.2 作系统基础知识

·作系统的中断控制、进程管理、线程管理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网络作系统和嵌入式作系统基础知识

·作系统的配置

1.3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本原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数据库语言与编程

1.4 中间件基础知识

1.5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分类、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常用网络设备

·Internet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网络管理

1.6 程序设计语言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函数)调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语言以及C++(或J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2.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

·标准的层次(标准、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的类别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计算机及防范

·网络入侵手段及防范

·加密与解密机制

4.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相关概念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基础知识

5.软件工程知识

5.1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组件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5.2 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结构化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5.3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概念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

5.4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概念

·软件过程改进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5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5.6 软件开发风险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及应对

5.7 软件工程有关的标准

·软件工程术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范说明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6.软件评测师职业素质要求

·软件评测师职业特点与岗位职责

·软件评测师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要求

·软件评测师的能力要求

7.软件评测知识

7.1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

·软件测试目的

·软件测试原则

·软件测试对象

7.2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测试模型的使用

7.3 软件测试类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动态测试、静态测试

·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7.4 软件问题分类

·软件错误

·软件缺陷

·软件故障

·软件失效

7.5 测试标准

7.5.1 GB/T 16260.1—2003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7.5.2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7.5.3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8.软件评测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现状

·软件评测发展趋势

9.专业英语

·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

1.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1.1 设计阶段的评审

·需求评审

·设计评审

·测试与设计

1.2 开发与运行阶段的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确认)测试

·验收测试

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1 白盒测试设计

·白盒测试基本技术

·白盒测试方法

2.2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编写

2.3 面向对象测试用例设计

2.4 测试方法选择的策略

·黑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白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策略

3.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

3.1 软件自动化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

·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

·功能自动化测试

·负载压力自动化测试

3.2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

·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

·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

·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

3.3 负载压力测试

·负载压力测试基本概念

·负载压力测试解决方案

·负载压力测试指标分析

·负载压力测试实施

3.4 Web应用测试

·Web应用的测试策略

·Web应用设计测试

·Web应用开发测试

·Web应用运行测试

3.5 网络测试

·网络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网络仿真技术

·网络性能测试

·网络应用测试

3.6 安全测试

·测试内容

·测试策略

·测试方法

3.7 兼容性测试

·硬件兼容性测试

·软件兼容性测试

·数据兼容性测试

·新旧系统数据迁移测试

·平台软件测试

3.8 易用性测试

·功能易用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3.9 文档测试

·文档测试的范围

·用户文档的内容

·用户文档测试的要点

·用户手册的测试

·在线帮助的测试

4.测试项目管理

·测试过程的特性与要求

·软件测试与配置管理

·测试的组织与人员

·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风险分析

·软件测试的成本管理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从零基础逆袭,系统架构常考概念总结

格式:ZIP大小:23387.98KB 2022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知识点100条

格式:DO大小:51.27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

可以参考这个

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需求分析

软件测试用例编写

bug管理系统禅道的使用

软件测试的兼容性测试

app测试重点和常见测试问题

软件测试的方法很多啊,分为单元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等。各个阶段根据不同的情况,是可以穿插的。所以不好说啊。你要不买本书看看吧,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的《软件测试实用技术与常用模板》。

说个八九不离十 就可以了 很理论的东西... 我面试的时候就是直接说,这些太理论化,只要了解就可以,但不能说你不知道。

是面试要用吗?

软件测试的概念很抽象:用人工或自动化手段来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用来检验它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建议你面试的时候说完这个在补充一下软件测试的目的就不会显得抽象了。

俺知道你想问啥了

测试的三个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各阶段用的测试发放分别是:

单元测试:白盒测试方法

集成测试:灰盒测试(白+黑)方法

系统测试:黑盒测试方法

至于各种测试方法的基本理论就自己发挥好了

sleepy,Good Lucky!

软件开发的流程是什么

1、前期准备

贵州丹华信凯科技公司开发人员对系统开发前期进行充分的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准备工作。

贵州丹华信凯科技公司开发人员以及业务需求人员共同组建项目组,一名或两名项目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共同参与系统的全面设计、开发,并针对业务提出进一步开发需求,开展软件用户化工作,制定二次开发方案,参与设计业务系统与其它软件的接口。

A项目负责人:负责分析、设计和协调工作。随时各开发人员的工作,包括内容是否与要求发生偏,进度是否滞后等等,同时给每个开发人员明确的任务书。

B 开发人员:熟悉针对软件开发的编程工具,并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负责完成不同层与模块的编程工作。

C 业务需求人员:熟悉业务工作流程,有丰富的业务经验。

D 文档整理人员:随时整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文档。

E 测试工程师:专门进行代码的测试工作,并且和执行源代码复审,负责有关返工的任何反馈意见(有条件可配置)。

2、实施过程

整个开发过程将经历获取需求、需求分析、系统结升握构建立、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

2.1 获取需求

软件在进入正式开发之前,要求业务需求方提供准确的书面《软件设计详细需求书》,其中包括: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2)待开发系统的详细需求。

(3)功能需求,使用范围,业务流程,用户界面,输出要求,故障处理。

(4)网络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安全与保密。

(5)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人员可行性分析,影响待开发系统的主要因素。

软件项目分为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两大类。

对于专用软件,在进入开发之前必须与用户进行比较具体的交流和讨论,了解清楚用户理想的产品究竟瞎橘是什么样子,这里就采用原型化的方法作出一个简单的框架给用户看。对于通用软件,在开发之前必须做一定的市场调查工作,一方面是从经济效益考虑,调查产品的潜在市场有多大,一方面是从技术的角度,了解清楚户对软件的各种技术上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确定软件的定位,即我们软件具体是为哪一些用户群体服务的。然后对该群体用户现有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网络使用情况,数据库使用情况,计算机熟悉程度做一定的调研,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决定即将开发的软件的一些技术指标。

2.2 需求分析

贵州丹华信凯科技公司开发人员构思、确立系统目标、划分业务领域、现行业务分析、建立业务模型、信息需求分析、用户视图规范化、数据元素标准化与一致性控制等。在项目组和用户充分交互、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技术构架,对系统功能、性能等主要指标作描述,对实现方法项目实施人员应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及整体设计思路,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业务需求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终达成共识。综合对该用户群体现有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网络使用情况,数据库使用情况,计算机熟悉程度做一定的调研,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决定即将开发的一些软件适用指标。

2.3 系统结构建立

确定软件的硬件配置及用户硬件资源配置。

确定用户软件平台的统一协调。

2.4 设计

软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对模块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可能需要对某些结构做一些修改,确定界面定义、用户服务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服务层和具体数据库,确定软吵神庆件开发工具。这一阶段还将完成更详细的功能和业务需求调研,制作系统中用户需要的文档。

根据应用系统对安全的要求,同步进行设计。

2.5 编码

确定软件的界面风格、使用功能、编程语言、数据库结构和具体数据等工作,并开始进入程序编写阶段。

开发人员进入设置和编码工作之后,应先确定编码的风格在开发过程中保持一致,工作过程中如发现前面分析或设计阶段的某些错误,应返回到前面的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主要开发人员之间应相互紧密配合。

2.6 测试

系统投入使用前关键的一个步骤,由开发人员之间、业务需求人员交叉测试或由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开发人员将对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进行改进。

3、整体验收

业务需求人员负责提供验收标准。

当软件的后期测试完成后,通知业务需求人员验收,验收主要以业务需求人员提供的原始资料及《软件开发设计方案》为依据,对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的核查,如无异议,验收后签署“验收确认书”。

4、后期培训

4.1 培训目标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使相关作人员理解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运用,使他们对整套业务软件的具体性能,作步骤以及具体要求,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计算机管理下对其业务软件流程熟练作使用。

再开发人员共同接受软件开发方全面、系统的培训,保证能够在二期推广中独挡一面完成推广及软件升级任务。

4.2 培训

项目组有义务对用户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培训,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重视对用户方的技术转移,并提前制订有效可行的培训。

4.3 考核标准

以实际作方式测试用户对软件系统流程的作使用能力。

软件评测师上午考试知识点有哪些?

软件评测师属于软考中级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考试包含两个科目,上午考试科目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满分为75分。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上午考试科目为基础知识,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30,软件评测师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知识点如下:

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处理机;

基本输入输出设备;

存储系统;

1.2 作系统基础知识;

作系统的中断控制、进程管理、线程管理;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网络作系统和嵌入式作系统基础知识;

作系统的配置;

1.3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本原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数据库语言与编程;

1.4 中间件基础知识;

1.5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分类、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常用网络设备;

Internet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网络管理;

1.6 程序设计语言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函数)调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语言以及C++(或J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2.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

标准的层次(标准、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的类别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计算机及防范;

网络入侵手段及防范;

加密与解密机制;

4.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相关概念;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基础知识;

5.软件工程知识;

5.1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组件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5.2 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结构化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5.3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概念;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

5.4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概念;

软件过程改进;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5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5.6 软件开发风险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及应对;

5.7 软件工程有关的标准;

软件工程术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范说明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6.软件评测师职业素质要求;

软件评测师职业特点与岗位职责;

软件评测师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要求;

软件评测师的能力要求;

7.软件评测知识;

7.1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

软件测试目的;

软件测试原则;

软件测试对象;

7.2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测试模型的使用;

7.3 软件测试类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动态测试、静态测试;

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7.4 软件问题分类;

软件错误;

软件缺陷;

软件故障;

软件失效;

7.5 测试标准;

7.5.1 GB/T 16260.1—2003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7.5.2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7.5.3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8.软件评测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现状;

软件评测发展趋势;

9.专业英语;

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2022年系统分析师下午论文真题

格式:PDF大小:197.63KB 2022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学习手册

格式:DO大小:1896.01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个软件产品所应当具有的主要的特性是什么

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得到的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2、基准配置又称为基线配置,是经过阶段评审后的软件配置成分,3、软件工程强调生命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

复习资料

1、 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得到的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2、基准配置又称为基线配置,是经过阶段评审后的软件配置成分

3、软件工程强调生命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

4、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1983年,由B.W.BOEHM提出):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严格管理。(2).坚持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6).开发小组人员应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5生命周期应该知道严格的六类:

(1).项目概要。(2).里程碑。(3).项目控制。(4).产品控制。(5).验证。(6).运行维护。

6、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细分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细分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和软件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7、软件维护通常有四类维护活动:a.改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