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月份的划分?

春季(3-5月)

1月份属于春天还是冬天 1月份是春天还是冬天?1月份属于春天还是冬天 1月份是春天还是冬天?


1月份属于春天还是冬天 1月份是春天还是冬天?


夏季(6-8月)

秋季(9-11月)

冬季(12-2月)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扩展资料春夏秋冬月份节气:

春季(3-5月):

2月3--5日交节 [立春(节气),黄经315度];

2月18--20日交节[雨水(中气),黄经330度];

3月5--7日交节 [惊蛰(节气),黄经345度];

3月20--22日交节[春分(中气),黄经 0 度];

4月4--6日交节 [清明(节气),黄经15度 ];

4月19--21日交节[谷雨(中气),黄经30 度];

夏季(6-8月):

5月5--7日交节 [立夏(节气),黄经45度 ];

5月20--22日交节[小满(中气),黄经60 度];

6月5--7日交节 [芒种(节气),黄经75度 ];

6月21--22日交节[夏至(中气),黄经90 度];

7月6--8日交节 [小暑(节气),黄经105度];

7月22--24日交节[大暑(中气),黄经120度];

秋季(9-11月):

8月7--9日交节 [立秋(节气),黄经135度];

8月22--24日交节[处暑(中气),黄经150度];

9月7--9日交节 [白露(节气),黄经165度];

9月22--24日交节[秋分(中气),黄经180度];

10月8--9日交节 [寒露(节气),黄经195度];

10月23--24日交节[霜降(中气),黄经210度];

冬季(12-2月):

11月7--8日交节 [立冬(节气),黄经225度];

11月22--23日交节[小雪(中气),黄经240度];

12月6--8日交节 [大雪(节气),黄经255度];

12月21--23日交节[冬至(中气),黄经270度];

1月5--7日交节 [小寒(节气),黄经285度];

1月20--21日交节 [大寒(中气),黄经300度]。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扩展资料:秋季

秋色馆池静,雨声云木凉。送走了夏的缤纷,我们迎来了秋的收获。此时,相信不少人已达到了理想的锻炼效果。但是,面对昼夜温越来越大的秋季,我们更需要保护自己。网湖北频道曾指出,秋季晨练前,应先喝点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当然,还要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热身。

冬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的到来是为了春的盛开,锻炼不能因为冬季的严寒而止步,应贵在坚持。此时,大家应该更多地选择室内运动,这样不仅能防止疾病的侵扰,还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身材。网建议大家,每周增加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不要超过原有基础的10%。一旦运动量太大或运动速度太快,极易发生腱炎、肌肉拉伤等问题。

参考资料:

春夏秋冬的名称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有关。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以下四种为最常见的(以北半球为例):

传统(中原地区)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立春就是春季的起点,等等。

西方以“二分二至”为划分四季的起点,春分是春季的起点,等等。

以气候本身的标准──候温(五日的平均气温)划分

夏季──候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连续时期。

按照以上观点,全球共存在6种季节组合类型:

全年皆夏(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22 °C以上,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即热带)

全年皆冬(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0 °C以下,主要分布于两极地区;即寒带)

长夏无冬(全年不存在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即亚热带)

长冬无夏(全年不存在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附近;即亚寒带)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即温带;以东亚地区最为典型)

四季如春(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0 ~22 °C之间,主要分布于低纬度的高原地区,以及中纬度地区的海洋)

现在通用以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来划分四季。

即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季节气候定义

古人将黄道一年分为四季、十二节、十二气、七十二候,统称为“季节气候”。立春-立夏,为“春季”

立夏-立秋,为“夏季”

立秋-立冬,为“秋季”

立冬-立春,为“冬季”

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春季:3月、4月、5月夏季:6月、7月、8月秋季:9月、10月、11月冬季:12月、1月、2月

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2月。

春3—5

夏6—8

秋9—11

冬12—2

个人观点

正月算春天还是冬天 正月一般在春天还是冬天

导读:正月是农历说法,也是我们的农历一月,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因为每年的春节时间就是正月初一。节日我们记住了,那么关于正月的季节是什么,你了解吗?正月算春天还是冬天呢?想知道正月一般在春天还是冬天,就和我一起去查询下吧。

立春之后是春季,之前是冬季,所以要看每年正月的时间,若是在2月4日左右之前,便是冬天,若是之后便是春天。

正月是什么意思

正月,为建正之月,斗柄回寅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历法建正,原始涵义是摄提纪论十二月建。后经演变,亦用来指其它历法的首月。

经历史演变,正月的说法有三种:①阳历正月是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后的该日,②与寅月大体同时的那个阴历月,是夏历的阴历正月,③在大众口语里,正月通常指农历正月。

农历正月初一,是汉族和汉字文化圈传统的春节。

正月有什么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全国都在过春节,最盛大的节日。被称为“过年”。

正月初二:拜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要早睡。

正月初四:年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正月里的规矩之后都可以破了,这天后就开始过“月”了。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俗称“人日子”。

正月初八:谷子的生日。正月初八也被称为“顺星节”。

正月初九:是天界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

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日,成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正月初十一: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子媳日”,“请紫姑日”。广西宾阳县“炮龙节”。

正月初十二:“十二漏屎”、“十二搭灯棚”、“烤火节”、“老鼠节”。

正月十三:开始“神看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看灯”之说。

正月十四: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的诞辰。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放烟花、最热闹的一天,这天过后就真正开始过“日子”。

正月十六:“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

正月十七:“正月十七儿,老鼠嫁妮儿”,是老鼠们的喜庆节日。

正月二十:农历正月二十的传统习俗有:小天仓、补天节。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正月是春天还是冬天 正月是不是属于冬季

导读:正月是春天还是冬天?正月是不是属于冬季呢?这个还真说不定,要看那年正月的具体时间来定,不过一般情况下,正月的时间都是属于春季的,那么正月有什么讲究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正月时间在立春前算冬天,在立春后算春天。

正月介绍

正月是农历的个月,,又称孟春、端月、开岁等,但是在古代正月一开始并不是指夏历一年的个月,在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殷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为正月。自汉武帝以来仅指夏历一年的个月。《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杜预注:“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

农历一月,也称为正月,端月,是一年的开始。正月是几月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也就是农历的个月了。正月的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节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我们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年节。

正月的由来

我国古代,以哪一个月作一年的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

据文献资料记载,夏朝的夏历把元月作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这就是史书中通常所说的“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个月称作“正月”。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正月有什么讲究

讲究一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说“”、“病”、“穷”、“杀光”、“没有”、“不要”、“背时”、“砍头”、“灾祸”“烂”等等不吉利的话,而且和这个相似相近的字音都不要说。

讲究二

正月初一这一天忌扫地、忌往外泼水,取其财运不随水流逝的兆头。而且这天要把刀藏起来,所以正月里食物必须预先准备,因为菜刀、剪刀属于凶器,春节动之则不吉利。

讲究三

在有些地方正月初一、初二这两天有不能去洗衣服的讲究,据说这两天是水神的生日,在正月初一、初二用水洗衣服,容易把财气都流走了。

讲究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己收拾走人。还有传说称,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讲究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讲究六

正月里有很多的忌日,下面这些属相在这些日子尽量不要选择进行搬家、结婚等等相关大事情:

正月初四日卯、巳时,凡属龙者忌;

正月初五日寅、辰、午、未时,凡属蛇者忌;

正月初六日寅、卯、巳时,凡属马者忌;

正月十二日卯、巳、未时,凡属鼠者忌。

一月是冬天吗 一月份的冬天叫什么

导读:一月是冬天吗?一月份的冬天叫什么呢?一月是新一年的开始,但并不是春天的开始,以为北半球的这时候还是冬天,我们还需穿着厚厚的衣裳来度过新年,以下是我对一月的详细介绍,一起去看看吧。

一月是冬天吗

一月是冬天。1月是一年的月。1月是阳历年中的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在北半球,1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本月的节气:小寒、大寒。英文中的1月(January)来源于古罗守护神双面神杰纳斯(Janus),他有两副面孔,前面一副注视未来,脑后一副回顾过去。

一月份的冬天叫什么

一月份的冬天还可以是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一月到十二月各有什么叫法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冬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为什么农历一月要叫做正月

来“正月”的“正”字,就是改正的意思。即古时的朝代更改了每年的月份排列法以后,便将更改后的每年个月叫做“正月”,以表示同前朝的历法区别。

“正月”的“正”字为什么不读作“改正”的“正”字音,而却把“正”字读作“长征”的“征”字音。这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姓赢名政,因“改正”的“正”字音,与他名字中“政”字的发音相同,犯了忌讳,因此秦始皇便下令将“正月”的“正”字读作“征”字音。

农历的一月除称为“正月”外,还有许多别称,如“陬月”、“孟月”、“端月”、“春王”、“孟春”、“初春”、“始春”、“元春”等。

季节是怎么划分的?一月是春天吗?

从天文的意义上划分:1-3是春季 4-6是夏季 7-9是秋季 10-12是冬季。

但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

3-5月划分为春季,6-8为夏季,9-11为秋季,12-2为冬季。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不是。三月开始是春天,所以三月又称杏花月。三月到五月是春天。六月到八月是夏天。九月到十一月是秋天。十二月到二月是冬天。望采纳。

如果按气候的变化来说,农历的说法,从立春开始才是春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个人认为农历还是很准的。

天文意义上的划分参见楼下……

3-5月划分为春季,6-8为夏季,9-11为秋季,12-2为冬季。

三个月是一季 12、1、2是属于冬天的 3、4、5是春天 6、7、8是夏天9、10、11是秋天

12-2月是冬天,3-5月是春天

三月到五月是春天。后面的一次类推。

看日历啊,春分到了就是春天

2月4号立春,才算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