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上无心云相逐_少年歌行之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柳宗元》原文与赏析
柳宗元
岩上无心云相逐_少年歌行之岩上无心云相逐
岩上无心云相逐_少年歌行之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是一首非律非绝的古诗,全诗只六句,写出了渔翁自晚及晓的一组活动。
西岩,即《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西山是一座“怪特”、“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极富个性的山。渔翁入夜后把渔舟泊在西山之傍,宿于西山之下,天明后,烧火煮水,烧的是高洁的楚地之竹,煮的是清澈的湘江之水。“清湘”、“楚竹”,可说是渔翁雅洁与孤高的性格的具体化,巧妙地透露了作者自己的个性。一个“清”字,则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
三四句是一幅足以让人超凡脱俗的画面:太阳出来了,驱散了笼罩江面的烟雾,而烟销雾散之际,刚才还在“汲清湘燃楚竹”的渔翁却突然不见了,随着欸乃一声,在碧绿的倒映着青山的湘水中我们见到了他的身影。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作者把“山水绿”放到“烟销日出”之后,非常真实形象,因为日出之前,江面为雾气所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不可能看到“山水绿”。“绿”,是不可移易的诗眼,喻守真先生引韩昌黎“六字寻常一字奇”来称赞它,未为过喻。
末二句写渔翁船到中流,回望西山已远在天际,山上白云缭绕,似在无心追逐。苏轼曾说: “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大概在他看来,前面四句已把渔翁的孤高个性以及他在大自然中的惬意情怀写尽,无须画蛇添足。其实这两句并非蛇足,它以悠悠白云来衬托渔翁惬意自在的情趣,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
喻守真先生在《唐诗三百首详注》中说: “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但主旨却在写景。”这未免隔了一层。作者写景是为了表达他自己雅洁而孤高,处江湖之上而怡然自得的心态。此诗中的渔翁,正象《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一样,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化身。《蔡宽夫诗话》曾拿柳宗元、白居易及陶渊明作比较,说: “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惟渊明则不然。观《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蔡所见诚为有理有据之说,但柳也并非一味地凄恻酸楚,他也有“超世遗物”之时,观此诗可知矣。
东坡云: “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五)
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之诗,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严羽《沧浪诗话·考证》)
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论诗者类不免矮人看场之病。予谓诗若只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 (李东阳《麓堂诗话》)
气清而飘逸,殆商调欤? ( 〔明〕王文禄《诗的》)
渔翁古诗拼音版
渔翁古诗及拼音如下:
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拼音:
【yú,wēng,yè,bàng,xī,yán,xiǔ】,【xiǎo,jí,qīng,xiāng,rán,chǔ,zhú】。【yān,xiāo,rì,chū,bú,jiàn,rén】,【ě,nǎi,yī,shēng,shān,shuǐ,lǜ】。【huí,kàn,tiān,jì,xià,zhōng,liú】,【yán,shàng,wú,xīn,yún,xiàng,zhú】。
作者: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4A级景区。
渔翁原文及翻译
渔翁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翻译: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创作背景: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鉴赏: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
岩上无心云相逐上句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渔翁》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⑴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翻译】
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渔翁 柳宗元拼音版
渔(yú)翁(wēnɡ)夜(yè)傍(bànɡ)西(xī)岩(yán)宿(sù),
晓(xiǎo)汲(jí)清(qīnɡ)湘(xiānɡ)燃(rán)楚(chǔ)竹(zhú)。
烟(yān)销(xiāo)日(rì)出(chū)不(bú)见(jiàn)人(rén),
欸乃(nǎi)一(yì)声(shēnɡ)山(shān)水(shuǐ)绿(lǜ)。
回(huí)看(kàn)天(tiān)际(jì)下(xià)中(zhōnɡ)流(liú),
岩(yán)上(shànɡ)无(wú)心(xīn)云(yún)相(xiānɡ)逐(zhú)。
zuòzhě:liǔzōnɡyuán
作者:柳宗元
yúwēnɡyèbànɡxīyánxiǔ,xiǎojíqīnɡxiānɡránchǔzhú。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yānxiāorìchūbùjiànrén,āinǎiyīshēnɡshānshuǐlǜ。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huíkàntiānjìxiàzhōnɡliú,yánshànɡwúxīnyúnxiānɡzh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05 71
下一条回答
鑫盛源不锈钢水箱,专业生产保温水箱,水箱使用寿命长
水箱 , 水箱 , 完善服务
《yúwēnɡ》
《渔翁》
zuòzhě:liǔzōnɡyuán
作者:柳宗元
yúwēnɡyèbànɡxīyánxiǔ,xiǎojíqīnɡxiānɡránchǔzhú。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yānxiāorìchūbùjiànrén,āinǎiyīshēnɡshānshuǐlǜ。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huíkàntiānjìxiàzhōnɡliú,yánshànɡwúxīnyúnxiānɡzh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yúwēnɡ》
《渔翁》
zuòzhě:liǔzōnɡyuán
作者:柳宗元
yúwēnɡyèbànɡxīyánxiǔ,xiǎojíqīnɡxiānɡránchǔzhú。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yānxiāorìchūbùjiànrén,āinǎiyīshēnɡshānshuǐlǜ。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huíkàntiānjìxiàzhōnɡliú,yánshànɡwúxīnyúnxiānɡzh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