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节虾养殖技术

虾池各种水质指标为:pH值在8~8.6之间;水色为褐色、棕色或绿色;透明度在30~1000px;溶解氧在4mg/l以上;氨氮小于0.1mg/l;亚盐小于0.05mg/l。前期添加水,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水质保持良好。

养殖场地:九节虾养殖前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向阳的位置围建池塘。 放养虾苗:选择规格相等的虾苗,在清晨时放养。 饲喂管理:每天早中晚分别喂食,投食量为总体重的6%。 定期换水:每隔5-7天换水一次。

养殖虾苗怎么管理视频 虾育苗技术养殖虾苗怎么管理视频 虾育苗技术


养殖虾苗怎么管理视频 虾育苗技术


养殖虾苗怎么管理视频 虾育苗技术


(5)育苗期间,每隔7-10天泼洒一次EM、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同时拌料投喂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营养保健物,增强虾苗的活性。

九节虾如何养殖 1、养殖场地

九节虾养殖前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向阳的位置围建池塘,四周用纱网或鱼片保温,高度在50-70厘米左右,进出水后安装小孔的铁网,避免换水时虾苗逃跑,投放虾苗前撒施石灰粉消毒。

九节虾要选择规格相等、有一定的弹跳性且晶莹的虾苗,在5-6月份放养,并且在放养前用淡盐水养殖一周,将池塘的水温控制在18-30度之间,选择在清晨时放养,每亩大约6万尾虾苗。

3、饲喂管理

九节虾属于杂食性虾类,饲喂时可以选择贝壳肉、螺类或者鱼肉等高蛋白的动物饵料,在池塘中种植水草,做为植物饵料,每天早中晚分别喂食,投食量为总体重的6%,结合天气与生长情况调整投食量。

4、定期换水

养小龙虾怎么养殖

在养殖虾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洗池底,以免细菌滋生,虾苗感染病害,并且池塘清理后,还要加入腐熟的粪肥或者尿素作为底肥,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使虾健康生长。

养小龙虾养殖要求:土壤和水源、养殖池塘改造、水草栽种与维护、苗种选择、水质管理、日常管理。

③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5-6点分别投喂一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一、土壤和水源

1、小龙虾养殖需要选择黏质土、壤土性质的土壤,尽量避免选择沙质土壤,一方面沙质土壤不能保住水分,另一方面小龙虾在沙质土壤中打洞容易发生洞穴坍塌现象。

2、选择养殖小龙虾的土地尽量平整,不是梯田性质的。

二、养殖池塘改造

1、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养殖,都需要对养殖池塘池埂进行加高加固处理,高度至少1.2米以上,宽度3-4米,确保养殖池塘能够保持水位在1米以上。

2、养殖池埂四周埋设防逃网,重新规划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也需要加设防逃设施。

三、水草栽种与维护

养殖小龙虾必须要栽种水草,且水草品种要多样,覆盖面积保持在养殖池塘面积30%左右。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为主。

四、苗种选择

小龙虾苗种决定影响养殖成功与否,因此需要选择在合适时间投放适合的苗种。一般建议6-8月份投放种虾,9-10月投放虾苗,3-4月投放虾苗。苗种以养殖及深水苗为主,尽量避免选择野生苗种。

五、水质管理

养殖全程需要密切关注水质、水位及水色,及时依据实际养殖情况调节。确保水质“肥、活、嫩、爽”,水质肥度及透明度合适。

六、日常管理

小龙虾养殖中人的管理极其重要,直接决定着养殖最终的效益与成果。在日常巡塘、投喂、捕捞、疾病预防等方面需要尽心尽责,科学处理。

小龙虾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小龙虾养殖技术的管理

4、根据水稻生长对水肥的要求来管理稻田水质:要正确处理好水稻、罗氏沼虾生长与稻田水质的关系。水稻烤田可采取轻烤的方法,化肥、农喷洒后,要立即冲注新鲜水,改善稻田水质,从而确保稻、虾健康生长,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坚持每天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适时追肥,虾苗放养1周后,每亩施腐熟的畜禽粪50公斤~60公斤,养殖中后期,每隔半月每亩施发酵好的粪肥15公斤~20公斤,保持池水呈豆绿色或茶褐1、饲喂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经常注换新水,高温季节每隔5天~7天换水1次,平时每隔15天~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保持池水pH值在7~9之间,溶氧量大于4毫克/升。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和改良,每隔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次,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漂0.5克~0.6克对水全池泼洒,在养殖中后期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光合细菌5克~6克、底质改良剂40克~60克对水全池泼洒,以保持良好水环境。

基围虾的养殖方法 基围虾怎么养

1、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和养其他鱼虾的场地不多,可自行修建或利用农村池塘,大小在2-5亩为宜,水深在1-2米之间,池塘要带有一些坡度,稍稍倾斜,这样有利于排水。养殖池的水质一定要高,和其他鱼虾对比,基围虾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对于水质污染较为敏感,清晰的水质是保证它蜕皮和生长的关键点。

2、清洗和施肥培饵

准备好养殖场地后,要将其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将池塘水排空后,再暴晒2-3天才可进水,而那些淤泥较多的池塘则需暴晒一月左右,在进水后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常见的生石灰或漂消毒。基围虾以浮游生物为食,所以在放苗前一周左右,要施肥培饵,养虾池中的基础生物饵料,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为主。

基围虾适宜生长在18-30度的水温中,所以一般放苗在5月下旬左右,这时的温度较稳定,适合放苗。为了保证虾苗的成活率,在放苗一周前时需进行淡化除氯,将其放在含盐量比重1.003水中暂养一周时间,才可移入养殖池,淡化一定要循序渐进,万不可一时兴起,可和施肥培饵同时进行。3、放苗

九节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每隔5-7天需要换水一次,水中的的ph值保持在8-8.5之间,ph较高时撒施小苏打,较低时用二氯化钙,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养殖期间的换水量是池塘总水量的25-30%。4、养殖管理

当虾苗入池后,就是日常的管理了,主要是水质、投饵、病害防治管理等工作。水质管理极为重要,再虾苗放养10天左右,要逐渐加水,并撒用生石灰或漂,改善水质,消毒灭菌。在水温达到24-30度时,基围虾的摄食量会极具增加,这时也是它快速生长的时期,所以要增加投饵保证食物来源;病害管理以防为主,每个时间段定时泼洒生石灰霉菌,还可补钙促进脱壳生长。

对虾放苗前后管理细节有什么?小龙虾放苗时间和注意事项有什么?

4、饲喂

一般每年春天放苗三月四月左右,秋天的9-11月左右都可以放苗。同一池塘放养的幼虾苗种规格要整齐。一般要求在三厘米以上,并且要一次放足,同时要求右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放养虾苗时,要避免水温相过大,不要超过3度,一般选择在晴天早晨或傍晚,虾苗经过长途运输后,到达池边,要立即让其充分吸水,也许它们的排出头胸甲两侧内的空气,然后多点散开,放养下池。 虾苗的放养密度由四个因素决定,分别是:池塘条件、饵料供应、管理水平和产量指标,决定放养量,要考虑产量、成活率、成虾个体大小和平均重量等问题,

要注意水温的管理,还要注意水的质量管理,也要注意对小龙虾的管理,还要注意疾病管理,也要注意水源管理。注意投放的时间,注意投放的标准,还要注意投放的市场,也要注意投放频率,还要注意频率。

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水草,同时也要注意外界的天气,阴雨天放苗成养虾的基本知识怎么养虾有:池塘条件、放养鱼苗、食物选择、注意事项。活率会非常的低,尽量选择在晴天的时候放苗,也要注意水质。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

先要去把水养好了以后再去放虾苗,这样可以保证虾苗的成长。当然不要一次性都放进去,要先放一些试验的虾苗,如果他们很好的话,再陆续去放入其他的。这样可以程度的保证虾苗的成长和安全。

养虾的基本知识要怎么养虾

2、放养虾苗

1、池塘条件

养殖虾苗一般要使用土池,面积在3—5亩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水的深度控制在1.5—2米之间,(2)中后期一定要保证水质清洁无污染,注意虾池四周的坡度要大,以免逃窜。

放养虾苗时要注意控制密度,体长在1.5厘米以上,每亩可以放养量2—2.5万尾,并且虾塘还能混养10—20厘米左右的花白鲢鱼,但数量不能太多,避免拥挤。

4、注意事项

虾也有它的“高招”。虾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长距离游泳。它游泳时那些游泳足像木桨一样频频整齐地向后划水,身体就徐驱动了。

稻田养殖青虾如何做好苗种放养?

虾苗、虾种放养,是稻田(1)及时巡查池塘,当池塘中的氧气溶解量不足(低于5mg/L)或天气闷热、雷阵雨的时候,及时打开增氧机小龙虾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进行增氧。养殖青虾的重要步骤。要求一是要放好,二是要放足,虾苗、虾种过数要科学。

(1)放养前的准备稻田养虾沟要求在放养前一个月建好。每亩虾沟要用生石灰50~75千克化水后泼洒,或用茶粕,水深1米每亩水面用40~50千克浸泡液泼洒,清池消毒,待毒性消失后进水。进水时用多层筛绢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水深保持0.6~0.8米即可。虾苗放养前7~10天,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500千克,用于培育轮虫等天然饵料,供虾苗、虾种下沟后捕食。在虾沟内移栽好轮叶黑藻或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种植水蕹菜,水生植物要占虾沟面积的1/2。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如何饲养虾的方法

2、移栽水生植物罗氏治虾喜欢栖息在水草丛中,故应在虾种放养前移栽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水覆盖面应占虾沟面积1/2,为虾种或虾苗下沟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生长环境。

一、水质管理:养虾池塘的水质是影响虾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养虾先养水,这是养殖过程管理的主要环节,是成功的关键。水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到虾的生长,在不良的水环境中,虾摄食量下降,影响生长,同时,不良的水质又可助长各种病菌大量繁殖,导致虾病,时会导致失败。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保持各种水质指标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每月定期施用“天辰渔肥”,以改善水质,培养虾喜食的天然饵料,降低饲料系数,节约养殖成本。

1、挑选亲虾

二、饵料管理:虾苗投放前7~10天先用“天辰渔肥”每亩2-3公斤肥水,然后肥水下池,下池后15天,一般不投料,15天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每周辅助投喂1~2次鲜活饵料,以加快生长速度。前期日投喂2次,中后期日投喂3~4次,日投饵量按虾体重的5%计算或根据虾摄食情况而定。水温高,虾摄食旺盛可适当多投,水温低少投,水温低于15℃不投。

三、病害防治:虾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整个养殖期间应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放苗1个月后消毒1次,以后每半个月消毒1次,在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或1个月用茶麸浸泡后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在5~10ppm,可虾蜕壳,加快生长。

四、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1次,检查各种设施是否有损坏,观察虾池环境变化,特别是对水色、虾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虾苗幼体养殖技术,虾苗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3、食物选择

1、饲喂:早期,幼虾食物以泼洒的豆浆(日泼洒量为2-4kg/亩)以及肥水所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为主,中后期,主要投喂粉状配合饲料以及粉碎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10%)。2、管理:当氧气溶解量低于5mg/L或天气闷热时,及时进行增氧,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20-30cm。

虾苗主要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可以投放饲料,而且还要提供鱼肉、贝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每天给虾投喂2—次,投放量为虾体重量的2%。

一、虾苗幼体养殖技术

①早期的食物以泼洒的豆浆以及肥水所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为主。

②当育苗池中出现溞状幼体上下游动时,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分别泼洒一次豆浆,日泼洒量为2-4kg/亩,连续泼洒3-5天。

③如果池塘肥水工作十分到位,水中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或气压比较低的时候,减少豆浆的泼洒量。反之,增加豆浆的泼洒量。

①15-20天左右,当幼体沿着塘埂四周游动时,投喂粉状配合饲料。30-40天左右,开始投喂粉碎的颗粒饲料。

②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10%左右。

2、管理

(2)定期将池塘水面上的漂浮物捞出。

(3)池塘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35cm左右。如果水质过浓,加注新水。如果水质过清,每亩池塘追施50-100kg腐熟农家肥,进行肥水。

(4)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

(6)45-55天左右,当虾苗体长达到1.5-2cm左右,喜欢在池塘埂四周集群平游和逆流游动时,即可捕捞,进行出售。

二、虾苗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亲虾要求外表无损伤,大小规格整齐,体长约为4.5-5cm左右,雌雄比例约为3-4:1。

2、池塘条件

(1)池塘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4:1,水深约为1-1.2m左右,坡度比为1:3-4,池底淤泥层厚度不超过15cm。

(2)水体氧气溶解量在5mg/L以上,ph值在7-8.5之间,同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60-80目网片。

3、肥水

当虾卵由暗绿色或灰褐色变成透明或灰白色,胚胎出现黑色眼点时,进行肥水。每亩地施加100-200kg腐熟有机肥(若为新塘,需施加1-2kg氮磷复合肥),同时加入0.25kg的EM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亲虾主要投喂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投喂鲜活动物饲料,日投喂量分别为亲虾体重的2-5%,5-8%。

5、产卵孵化

当池水水温在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孵化期间,定期加注新水。20-25天过后,虾卵开始孵化。等到80%抱卵虾孵化出幼体后,将亲虾捕捞出来进行出售,而幼虾转入虾苗培育阶段。

罗氏虾苗的养殖方法

3、水源要充分,无污染源,灌溉便利。

罗氏沼虾的稻田养殖

一、养虾稻田的选择与改造

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保水力强,面积在2000-4000㎡的稻田做养虾田,田埂各加高、加宽0.5m,并在田中挖虾沟和水槽,沟宽35-70cm,深30cm以上,沟呈“田”字型或“棋盘”形,并在各交叉点上挖好虾槽,槽深1m以上,面积约6-10㎡,使虾沟和虾槽的面积占到稻田的15%-20%,并尽可能把田头沟、田间塘包容进去,以扩大养殖水域。进、出水口均安装6-8目的过滤网以防逃。

二、罗氏沼虾虾(2)虾苗、虾种的放养方法目前稻田养殖青虾,虾苗、虾种放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虾苗直接放养法。通常自5月下旬开始,在养虾沟内设置若干口小网箱,按每亩虾沟放抱卵亲虾0.5~1千克计算,将抱卵虾放入小网箱内。通过微流水的,促进虾卵孵化,一般经10~15天,虾苗即可全部孵化出来,并通过网箱箱眼进入养虾沟。此时,即可将孵化过的亲虾连同网箱一道取出,进行虾苗培育了。此法方便省事,但出苗计数有困难,通常采取在虾沟的浅水处取苗打样,检查虾苗的密度。一般稻田养殖商品虾,要求放苗5万~6万尾,如果虾苗放养数量不足,还应及时补放。二是专池培育虾苗、虾种,计数后放养。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将培育好的优质虾苗、虾种放入养虾沟内,要求放匀放好,使虾苗、虾种分布均匀。再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天然水域中捕捞幼虾或购买幼虾进行放养。但此法数量少,只能作为补充。种的放养

虾种放养是稻田养殖罗氏虾的重要一环。应着重搞好沟槽消毒和虾苗培育以及虾种放养等工作。

1、沟槽消毒、施基肥虾种放养前20-25天生667㎡养虾沟用生石灰60-75kg消毒。毒性消失后,即可进水。每667㎡虾沟施有机肥300-500kg,以培养浮游动物。

3、虾苗的培育选择一段条件好的虾沟,经过消毒和施基肥,待水肥后养虾苗,然后投喂鱼糜加鸡蛋煮制成的饲料,日投饲量为50g/万尾,每天投喂5-6次。也可用虾苗配合饲料进行投喂。并注意水质管理,搞好病害防治。经7-10天的强化培育,虾苗就可长到1.5-3cm虾种。

4、虾种的放养一般当外界气温不低于20℃时就可以放养。放养密度随稻田条件,养殖技术以及达到的出池产量不同而不同。通常每667㎡稻田平均产量在20kg以上的,可放规格为1.5cm以上的虾种2000尾左右;每667㎡产成虾在30-50kg的,可放虾种3000-5000尾。也可直接放虾苗,每667㎡放虾苗4000-8000尾。

三、饲料的投喂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应投喂质优量足的饲料,限度地满足罗氏沼虾的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

1、在饲料的组合与选择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投喂螺蛳蚌肉,每长lkg虾,要消螺蛳lO-20kg,配合饲料1-1.5kg;也可以按每长1kg虾消耗配合饲料2-2.5kg,小杂鱼100-125g,要统筹规划,多渠道落实饲料来源。要注意饵料的适口性:虾苗阶段应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小杂鱼应粉碎打成浆状投喂。幼

虾阶段可投喂粒径较细的配合颗粒。成虾阶段可投喂配合饲料。还要注意饵料的多样性。以配合饲料养虾为主的,应适量补充一些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以螺蛳小杂鱼等为主的,应补喂一部分谷物饲料,使虾吃饱吃好,促进生长。

2、投喂方法:罗氏沼虾在适宜温度下,摄食量大,生长快,需要的饵料量多,且随着虾的长大,饵料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而在饲养过程中,要坚持定量、定质、多点、分次投喂,并采取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虾的生长活动情况,适时调整,掌握合理的投喂量。饵料要求新鲜适口,质优量足,投喂均匀。在一般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应投喂3次。

1、根据罗氏沼虾不同发育阶段管理稻田水质:罗氏沼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6℃-28℃,故虾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促进沼虾生长,虾沟水深保持在0.6-0.8m即可。7-9月高温季节,则应将虾沟内水位加深到1.5m以上,使稻田田面保持水深O.1m,让罗氏沼虾进入田中觅食,加快罗氏沼虾生长。

2、根据罗氏沼虾摄食生长情况管理稻田水质:罗氏沼虾对水质比较敏感。要通过巡田,观察其摄食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始终使虾沟、田面水质保持状态,满足沼虾摄食、生长的需要。

3、根据渔时季节来管理稻田水质: 春末夏初,气温水温偏低,为促进罗氏沼虾生长,虾沟水深相对要浅一些。7-9月为高温季节,要定期向稻田冲注新鲜水,每7-9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4-1/3。7-9月要提前加高加固田埂,做好防汛防逃工作。

五、日常管理

I、要固定专人值班,坚持早晚各巡田一次,特别是晚上要仔细检查吃食活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技术措施。

2、搞好虾病的预防。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清沟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泼洒调节水质,霉变的饲料不用,发现水质过浓要及时加水,严防凶猛鱼类及其他敌害侵入。

3、选用水稻治虫用要恰当,、敌敌畏等农不能用,其他低毒高效农的使用,要对罗氏沼虾没有危害,并采用喷雾的方法,物使用后要及时换水。

六、罗氏沼虾的收获

通常在10月1日前后,当水温在18℃左右时开始捕虾。为了抢占市场,避开上市高峰,也可提前起捕上市。还应根据市场销售行情确定起捕期。罗氏沼虾大量上市,价格下跌,起捕后可采取塑料大棚温室保存暂养商品虾,待上市高峰过后或留待节日销售,以提高稻田养虾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