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时怎么抵扣的?

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分两种情况:

进项税和销项税怎么抵扣 建筑公司进项税和销项税怎么抵扣进项税和销项税怎么抵扣 建筑公司进项税和销项税怎么抵扣


1)凭票抵扣----一般情况下,购进方的进项税由销售方的销项税对应构成。故进项税额在正常情况下是在专用及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税额。

2)计算抵扣----特殊情况下,自行计算进项税。(购进农产品,除取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用于非应税项目、免征项目、集体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税率计算的额。。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小规模纳税人(不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之外的VAT纳税人) 3%应税劳务。

财参考资料来源: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的进项和销项税,是就增值额征的一种税。

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你花1元钱买的商品的同时(卖方如果能提供的话),给你商品的一方要替税务局向你收0.17元的税款,你要向卖给你商品方支付1.17元。当你把1元的商品以1.2元卖出的时候(或加工成别的商品以1.2元卖出时),你要替税务局向购买方收1.20.17=0.204元税款,实际你的纳税额是0.204-0.17=0.034元,0.17元叫进项税0.204元叫销项税,用0.17元抵减0.204元的过程就叫抵扣进项税。

进项和销项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和销项税怎么计算

这就表示你们的进项是有问题的,并不是公司真正的业务,一般 来说能提供进项的应该是你们双方有供销关系,但实际并非如此,要么是对方没有按实际销售货物给你,要么就是你们公司的想办法缩小进项与销项之间的额,以此来少交。这样做是有风险的。x0dx0ax0dx0a1,无论是进项还是销项,只要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上有大类经营范围是没有问题的。x0dx0a比如说:电线电缆就是大类项目,那么视频电缆、电话电缆等就是小类,就象大类家用电器就包括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一样。 x0dx0ax0dx0a2,公司进项货物名称与销项不一样,叫法不一样而已,只要品种相同,就可以抵扣。x0dx0a只是以后开票注意点。x0dx0a应据实开具,货物名称应与实际交易货物一致。

(销项税+视同销售发生的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转借:原材料-预付账款—待抵扣进项税额出)=本期应当交纳的=销项税-进项税

进项税怎么抵扣销项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和销项抵扣方法如下:

1、 一般1~10日每月初为抄税期,抄税很简单,现在都是税控机开票,将金税卡插到与税控机连接的电脑上,打开开票软件点击抄税就可以了;

2、 将进项税和销售清单打印出来:进项是从认证已经通过时打印,销售清单是从税控机中打印;

3、 根据打印清单填写各种报表,同时要有申报月份的会计报表。

认证的期限为从开票之日起三个月,目前当月认证的必须在当月抵扣。

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参考资料来源:)税率

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记在借方。

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 即销项税金 。 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的进项和销项税。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货物税额。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要收两部分钱,一部分是不含税价款,一部分是销项税额。

法律依据:

第二十条 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取得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第二十二条 开具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专用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第二十三条 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的数据。

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的,应当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的数据。

第三十条 税务机关在中有权进行下列(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如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0%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检查:

(一)检查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和缴销的情况;

(二)调出查验;

(三)查阅、与有关的凭证、资料;

(五)在查处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区别,它们之间如何抵扣?

借:银行存款

进项税是企业买东西时记在采购总价中的款,销项税是企业向外卖东西时收到的销售总价中的款,每个月企业拿所有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如果是正数就要向税务局交税,如果是零或者负数就不用交了。

本次应纳税额为34-17=17元。

销项税跟进项税如何抵扣???

进项税是企业买东西时记在采购总价中的款,销项税是企业向外卖东西时收到的销售总价中的款,每个月企业拿所有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如果是正数就要向税务局交税,如果是零或者负数就不用交了。

从理论上讲,商人缴的税都是由消费者负担的,尤其是。因此,做为价外税,在商品销售时,消费者是同税收、商品价一次性付出的。然后由经销商代缴。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购进商品时已经支付了购进环节的,销售者在开出的专用上已经注明,这部门税就是进项税。销项税则是把购进的商品销售后向消费者收取的价款(这部分价款是含税价款)计算出来的税额。

因此,当纳税人要计算缴纳时,要将自己收取的价款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再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出税额,即销项税。要缴税时,销项减去进项就是应当缴纳的税款,这样就体现出了是价外税的特点,也说明是不重复征税的。

怎样进行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的抵扣

销项是,公司进货经过加工生厂,高于原价卖出,即所得额为销项收入,然后按照公式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如果额为正数,按照正数交;如果额为零,不用交,只需零申报;如果为负数,额放到下个月充入进项。

进项必须经过税务局认证通过后方可抵扣,如果在辅导期内,还必须经税务局稽核通过后,方可抵扣。

另:运输面额的7%也可进项抵扣。

销项税和进项税如何区分

销项是自己开出去的,销售方是自己公司。进项是别个公司开进来的,购买方时自己公司。

关于进项税与销项税的抵扣.

从你提供的数据看材料价是不含税的,因推广使用网络系统开具,具体管理办法由税务主管部门制定。此付款就应把材料价+进项税

借:原材料1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170

贷:银行存款1170

2、从乙司购进B材料一批计2000元,那么进项税是20000.17=340

借:原材料2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340

贷:银行存款2340

进项税是170+340=510

销售

借:银行存款7020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

应交税金---销项税1020

销项税是1020

应交税金----应交(进销相抵)1020-510=510

如果是含税价就另外算了,比如1000元是含税的,那付款就付1000元,分录是这样的

借:原材料854.70

应交税金---进项税145.30

贷:银行存款1000

买一本应交税金-----应交的专用帐,一看就知道了。

财务进项税,销项税怎么抵扣

一般纳税人

符合抵扣规定的

用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

额就是要交纳的

如额是负数

就不用交纳

且额可以在下个月继续抵扣

你好,进项税怎么抵扣销项税

应缴纳的=销项税金-进项税金

你确认收入就对应形成销项税金

取得进项,就取得了进项税金

是按照销项-进项的额交税的

进项税和销项税在一年内都能抵扣吗?

是2017年7月1号以后开的票,在360天内可以抵扣

怎么设置进项税抵扣销项税?

不用设置什么呀

借方的应缴,就是可以抵扣贷方的应缴,要缴纳多少,,可以看一下公式:

应交=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如果要知道明细,,根据公司情况,可以在应缴设置的二级科目,,如销项税、进项税等

详细解说,,请看百度百科

进项税和销项税怎么计算

2、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等于应交;

企业在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时,需要缴纳税金。其中,进项税和销项税是企业必须要了解的一项重要税务内容。本文将详细介绍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定义、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1、进项税是企业买东西时记在采购总价中的款,销项税是企业向外卖东西时收到的销售总价中的款。

什么是进项税和销项税

进项税是指企业采购货物或接受服务所缴纳的税款,即专用上的。销项税是指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所应缴纳的税款,也是专用上的。

企业应缴纳的实际上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的额。如果销项税高于进项税,则企业应缴纳的为正数;反之,企业应缴纳的为负数,即可抵扣未来应缴纳的税款。所以进项税和销项税的计算非常重要。

进项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计算进项税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所有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中列明的合计起来,然后再加上进口货物、代征税等税款。计算公式如下:

进项税 = 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的 + 进口货物 + 代征税

进项税是企业可以抵扣的税款,在计算(1)从销售方取得的专用上注明的额。的时候可以将其减去。如果企业在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时候没有获得,那么就无法抵扣这部分费用产生的进项税。

销项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计算销项税的方法是根据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上列明的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销项税 = 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

销项税是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款。如果企业销售的货物或提供的服务免税或者出口,则无需缴纳销项税。

注意事项

在计算进项税和销项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企业在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求供应商提供正规的专用,以便抵扣进项税。

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时,要求顾客提供正规的专用,以便计算销项税。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会计档案和会计账簿来记录进项税和销项税的信息,方便以后的查询和管理。

总之,进项税和销项税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税务内容,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时需要注意各种细节。通过严格遵守税收管理法规,企业可以合法合规地开展经营活动,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什么是进项税和销项税?二者的区别有哪些?

简单地讲,进项是,公司进货时,厂家所给的面额,然后按照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依法缴纳相应的税费,购进货物时需要缴纳进项税额,销售货物时就需要缴纳销项税额,那么进项税和销项税具体的区别有哪些?

6、销项税额实质是销售方帮购货方代缴的税额,即这部分税额已经含在销售款里了。而反之,进项税额就是购货方应负担的税额,是和价款一起付给供应商的。

什么是进项税和销项税?

进项税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销项税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区别

1、进项税指的是当期购买的货物或者应缴纳税款的劳务活动所需支付的金额。在企业计算该业务时,需要在销项税额已从进项税额中扣除之后才能进行缴纳,所以进项税额也是直接与税额相关的。

一般的企业财务报表的计算都会采用以下公式:(燃料、外购原材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由于进项税属于已付金额,所以我们在编制会计科目时应将其借记。

2、我们常说的进项税和销项税说的都是指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当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是应税项目应缴纳的税款为销项税时。3、进项税和销项税的税率是一样的,具体要看企业的性质,具体税率有13%、17%、3%、6%、11%等。销项税正常情况下一般指的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时响买家征收的商品。

3、销项税额以及进项税额两者的区别在于他们纳税的主体并不相同,进项税是有其他公司开具给本公司的,属于公司的支出部分,也就是说对方公司的销项税额是本公司的进项税额,反而言之本公司的销项税额则属于公司的收入部分所相对应的税额。

当抵扣时,进项税额若大于销项税额那么则需要结转,这种情况下一般不用缴纳;倘若额少于进项税额,也不需交税,其额部分可留着下个月继续抵消销项税额。

月末转入未交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未交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会计里面税负率知道,要怎么算出进项税额抵扣百分多少

计算方法

税负率=实际交纳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

当期应纳=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税负率为:实际交纳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

所得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

扩销售方和购买方之间是卖方和买方的关系。展资料:

一、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税负率=(销项-进项)/不含税收入得出来的,所以可以根据税负率、进项税额以及不含税收入来反算销项税额的抵扣。

公式:销项税额=(不含税收入税负率)+进项税额。

可以根据开具销项税额来计算需要认证多少进项的,最简单的方法当月需要缴纳就少认证抵扣一点专用,而当月不需要缴纳就多认证一点专用即可。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暂行条例》已经2008年11月5日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暂行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额,为进项税额。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专用上注明的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3:(利用代数知识: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数,等式不变。将等式两边同乘“销售收入)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五)接受交通运输业服务,除取得专用外,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临管线及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六)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从税务机关或者境内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中华税收通用缴款书(以下称通用缴款书)上注明的额。

税负率知道了,用当月产生的应税收入乘以税负率 得出大约应交税的金额.根据应交税的金额控制要多少进项去低扣销项税额。

税负为2%,当月产生应税收入10000块,当月销项税为:10000X17%=1700,根据税负率得出应交的为:10000X2%=200块。那么1700-200之间:1500是应参与计算的抵扣的进项税额,还原成进项,当月认证进项为:1500/17%=8823.53元的。

扩展资料:

进项税额注意事项:

1、抵扣进项税额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理;是否符合相应的使用范围;专用的开具是否符合要求;票面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是否经过认证;认证或是否及时申报。

2、有无将外购固定资产以低值易耗品、修利用备件的名义入账,巧立名目,多抵扣进项税额;有无将外购固定资产支付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3、有无将外购货物改变用途后(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个人消费等)仍然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4、有无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外购货物、在产品、产成品以正常损失报批,不结转进项税额转出。

5、企业兼营非应税劳务,分别申报缴纳、营业税的,有无按外购货物全额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外商投资企业兼营出口与内销,有无按购买国内原材料的全额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6、有无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并收回价款和款时,不相应减少当期进项税额,造成进项税额虚增。

7、有无将从购买方取得的平销返利转做账外小金库,不冲减进项税额;或将取得的实物返利以接受捐赠的名义入账,不冲减进项税额;有无将从购买方取得的平销返利不冲减进项税额而错转销项税额。

应纳税额是需要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截止2019年7月,一般纳税人要求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专用,但是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普通,没有权限开具专用,那么就可以向国税申请专用,国税可以帮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出税率为3%的专用,一般纳税人也是按照3%抵扣的。

扩展资料

当月账务处理为:

下月抵扣时账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待抵扣进项税额

1:根据税负率的计算公式:(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售收入=税负率

2:现已设定税负率为3%,既税负率=3%那么上述公式为:

(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售收入=3%

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售收入×3%

4:现设销售收入为100000元,销项税金17000元,那么通过计算进项税金应为14000元故:抵扣百分率=1-税负率销售收入/销项税额。。

扩展资料:

(1)税负率是指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应纳明细账“转出未交”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2)影响因素

一、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一、在没有认证之前,收齐所有的销项和进项,然后根据这个月要达到的税负标准,看看是否要交税,如果不交,认证的金额只要进项比销项大就可以。

如果需要交税,可已根据当年已交税金与这个月应交的税金除以累计销售收入,得出的税负率,如果复合企业的标准,就可以少认证进项,算出额来交税了。

故:抵扣百分率=1-税负率销售收入/销项税额

三、税负率=(销项-进项)/不含税收入得出来的。

所以你这里进项=11 700+1 000=12 700

1%=(不含税收入0.17-12 700)/不含税收入

计算得出不含税收入=79 375元

销项=79 3750.17=13 493.75元

应交=13 493.75-12 700=793.75元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暂行条例》已经2008年11月5日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暂行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额,为进项税额。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专用上注明的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税负率是指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应纳明细账“转出未交”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为2%,当月产生应税收入10000块,当月的销项税为:10000X17%=1700,根据税负率得出应交的为:10000X2%=200块。那么1700-200之间:1500,是应参与计算的抵扣的进项税额,还原成进项,应当月认证进项为:1500/17%=8823.53元的。

扩展资料:

税负率计算方法

1、税负率=实际交纳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

2、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

3、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

4、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

具体计算

5、税负率=当期应纳/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收入=(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抵扣百分率)/销售收入=销项税额(1-抵扣百分率)/销售收入。

例如进项税额抵扣的会计处理

应税项

(一) 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和进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1、购进免税农业产品。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是指向农业生产者购入农业初级产品。

例1:某纳税人从某农场购入水果5吨,支付买价10000元。该批水果销售时的含税销售价格定为0元/吨。其进项税额=10000元×10%=1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商品采购9000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1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2、购进其他非固定资产货物。纳税人购进其他非固定资产货物的进项税额为销货方开具专用上注明的额。(例略)

3、进口非固定资产货物。进口非固定资产货物的进项税额,为海关开具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额。

例3:甲纳税人进口钢板100吨,价款200000元,海关征收关税50000元,40元,货物已验收入库,这批钢板的价格为2600元/吨。会计分录为:

(1)借:材料采购000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40

贷: 银行存款290

(2)借:原材料260000

贷:材料采购000

材料成本异10000

扩展资料

根据《关于深化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2019年第14号)第七条规定:

按照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项目的,按照下列公式在改变用途的次月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

可抵扣进项税额=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

即可抵扣进项税额=1180%=8.8万元。

近日,《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个细节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二要注意确认条件

生产、生活纳税人是指

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四项服务)

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 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

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

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

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

不能作为计提的基数

六要区分三种情况抵减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七要记住一个例外

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

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

需要按政策规定予以剔除

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

九是首次需填表声明

在年度首次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

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同时兼营四项服务的

应按照四项服务中收入占比的业务在表中勾选确定所属行业

十是有始有终

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

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

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进项税与销项税如何抵扣,举个例子,拜托

销项税是销售产品发生的应缴,进项税是购进原材料发生的应缴

进项税与销项税抵扣示例:

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购入100元的物品,进项税为10017%=17元,

该物品销售200元,销项税为20017%=34元,

进项税就是购进货物时所发生的税金,可以和销项税抵,如进项税多可做为留抵税,用于以后月份抵,若销项税多则应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

的进项税可以抵扣,但需注意在开一要注意政策执行期间出三个月内必需到税务局申报,否则不能抵扣,另购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目前在我国大部份都区也不能抵扣,对了还有你的企业要是一般纳税人才行。

当月用你收到的并通过税务局验证过的进项税款抵减你当月开出的销项税税额,如进项大于销项当月不交,大于的部份可在以后期内抵减销项,以此方法计算。

进项税如何抵扣

1、进项税可抵扣内容

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

由此可见,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扣除进项税的过程就是在抵扣,在进行抵扣过程中,关键是要清楚哪些可以抵扣,哪些不可以抵扣。税法对二者进行了明确规定。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额。

(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进项税不可抵扣内容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非应税项目、免征项目、集体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5)上述1-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3、进项税抵扣举例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某企业销售了100万的货物(一般纳税人,不含税,16%),将销售的款数乘以率得到的结果是16万(100万16%),这个16万就叫做销项税额;

如购进这批货物花了70万(不含税),将进货金额乘以率得到的结果为11.2万(7016%),这个11.2万就叫进项税额。

它们之间的额即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就是应交:16-11.2=4.8万元。

例如

购入100元的物品,进项税为10017%=17元,该物品销售200元,销项税为20017%=34元。

也就是进项的17元的税额抵扣了

什么是进项税和销项税?

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1、进项是一个财务管理常用名词,指收入的款项,公司或者个人的收益。主要包括收入名称,收入类别和收入数量;

2、销项指的是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 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货物税额;

3、进项和销项都与有关。 所谓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的进项和销项税。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是应缴纳的。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

拓展资料

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由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

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大税收类型。

基本内容

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售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征收通常包括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基于增值额或价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理论上包括农业各个产业领域(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和商业服务业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与消费各个环节。

应纳税额

一影响因素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进项税额三要区分不同设立时间: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起征点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进项税和销项税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中华暂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行条例》

一般纳税人(需要税务认定,年销售额生产企业50万,商贸80万以上) 基本税率 17%

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进项税与销项税的互抵分录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区别,它们之间如何抵扣? 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抵扣:应交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

进项税和销项税抵扣如何做会计分录?

(三)本通知所称通行费,是指有关单位依法或者依规设立并收取的过路、过桥和过闸费用。

发生进项税额: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

发生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如何计算?

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进项税=购买价格×税率。通常购货时购买价格都是包含的价格,计算进项税额时,要先换算成不含税价:不含价格=含税价/(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税额。比如一台电视售价3000元不含税,税率13%,则销项税额为300013%=390元。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货物用于集体和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费

贷:原材料

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

借:固定资产

取得不得抵扣进项(四)向当事各方询问与有关的问题和情况;税额的不动产

借:固定资产

购货方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

贷:长期待摊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