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只PK口的50mm老标准镜头,用在宾得K-01相机上,开机即光圈全开,无法收缩,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不过的问题是,如果用RAW格式进行记录的话,在ACR当中进行后期编辑是无法开启这项功能的,只能用宾得自己的Digital Camera Utility

老镜头无法用机身调节光圈大小,手动调节光圈的环在镜头上,你看一看镜头上是否有两个可以调节环,一个是聚焦的,一个是调节光圈大小的。如果是变焦镜头还有一个是变焦的。

宾得k-01_宾得k01参数宾得k-01_宾得k01参数


宾得k-01_宾得k01参数


宾得出全幅

手动收缩了,没别的白法,既然都上手动头了,再收个光圈也不多.

是的是的 调光圈环不起作用 ,那就拆下调看, 正常的话那就把竟头上的光圈拨杆拆了或剪短,在装机身上试,既然都上手动头了,分析和动手能力不强不行,

不对,把你想太高了,"由于这次宾得 K-1搭载了一个比较神奇的功能——像素偏移分辨率,在不改变传感器总像素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了可获取的解析力上限,你连机身不能显示真确的光圈都还不知道的吧

根据想要的清晰范围确定光圈值,接着按一下快门旁边那个带有绿色圆点的“绿色按钮”,这时相机就会自动给出一个正确曝光的快门速度,拍摄者只要调整对焦环对焦,待合焦提示出现后按下快门就行了

宾得(PENTAX) K-01/DAL18-55 F3.5-5.6AL 单电套机怎么样

▼佳能80D/尼康D7200/索尼A6300 小对焦亮度测试

可以啊 家用没问题

的槽点就是结构太复杂,四根金属撑杆连着一个塑料的翻转机构,用起来分分钟有要折了的感觉……喜欢的还是佳能80D/尼康D5500那种直接翻转的结构,简单好用。

k-01相比同类型相机来说 是一台性价比很高的相机

比其他的微单 主要是画幅大 它和普通单反的感光元件是一样的尺寸 镜头也是和宾得单反通用的 价钱也不贵 外观设计感十足

所以挺适▼ 背面合家庭使用

18-55镜头是常用的焦段 家用旅游足够 镜头出图素质一般般 以后可以配上个好镜头 出图效果可以达到专业相机水准

总的来说不错的

尼康d3100和宾得k-01哪个性价比更高呢,更适合小白用呢

"基准ISO宽容度测试

d3100吧。再怎么说是单反,如果以后有兴趣升级高级机器,拿这个练手也是很不错的,除了肩屏"难用至极和机身马达,该有的基本都有了,而且价格也超级便宜,国行带票套机也才0元左右。您也可为了实现Wi-Fi和GPS功能,顶部有几个小型的开窗和塑料区域。非症可以无视。以去实体店看看,试试手感再做决定,相信您会选择单反的。再怎么说,也是单反啊

有生之年系列 宾得全画幅单反K-1测评

【IT168 评测】很久很久之前,摄影圈就有了关于“有生之年”的三大传闻系列——

佳能放大招

那啥要破产

然而不得不说2016是一个神奇的年份,之前我们做过佳能EOS-1DX Mark II的测试,事实证明其画质表现已经达到了主流水准,至少已经不是整个系统的短板,虽然不算多爆炸的核弹,但是相比之前拖后腿的画质,称之为大招也并不为过。

第二个重量级产品就是今天的测试主角了——宾得K-1。

至于有生之年传说系列的第三位主角嘛……

"产品图赏

▼ 前方

搭配的镜头目前手里只有一支,就是宾(teng)得(long)D-FA 24-70mm f/2.8。整体搭配还算协调,机身相比5D3/D810这个级别的单反来说偏小,握持感稍显局促。

背面布局。宾得 k-1的作逻辑有个很新鲜的地方,就是通过顶部的转盘选择你要调整的参数,然后用右侧的波轮进行选择。不得不说有点意思,但是实际作过程中用起来不是还是略显麻烦。不过好在所有的转盘上参数都有对应的其他设置方法,这个转盘只是锦上添花,所以也就没什么所谓啦。

▼ 上方

上侧面。整体造型还是偏向于棱角分明,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支24-70镜头还是挺大个的。肩屏很小,但是上面显示的信息还好,并不缺少什么。

▼ 翻转屏

"翻转屏,宾得 K-1的翻转屏设计很有特点,四个金属感的结构提供了一个类似球头的效果,可以灵活的转向,使用效果很好。

【图集】性能全面不负众望 宾得全幅K-1外观图赏

"画质测试

同时拥有宾得 k-3II新增的“动体补正”功能,在非静物拍摄(比如风光摄影)当中也具有了不错的可用性。因此本次画质测试会分为开启/关闭像素偏移分辨率两种模式来做,同时在下面的文章当中,我会给大家解析这一功能的优势和相应的局限性。

"分辨率测试

由于宾得的PK卡口无法转接尼康口,所以本次分辨率测试采用的是原厂镜头D-FA 24-70/2.8,与之前的测试相比无可直接比较性,主要目的是对比开关像素偏移分辨率的情况下的画质异。焦距设为50mm,光圈f/5.6,对比中心区域分辨率的异。

▼ MTF50分辨率测试

换算成像素的话相当于搭载了4600万像素的传感器,而理论上来说四张图位移合成之后能得到等效7200万像素的(明度)解析力。当然这可能跟镜头素质限定有关,换用高素质定焦镜头的话,应当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

仔细看看还是能看出区别来的,右边的清晰度好一些。而且在拍摄纯静物的时候也不会引起什么副作用,至于复杂一些的拍摄环境,稍后我们将为大家作相应解析。

"理论动态范围测试

同样分为标准模式和像素偏移分辨率模式。像素偏移分辨率模式由于采用了4张叠加的方式,对于底噪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四张图之间互相错开了一个像素的位置,四个通道的底噪也不一定那么均匀一致,所以实际效果应该不如直接的4张堆栈。闲话不多说,来看测试结果:

▼ 宾得 K-1理论动态范围测试

说结论的话,其实有以下那么几条:

"1、从标准模式、短时间曝光的动态范围水平来看的话,K-1毫无疑问处于梯队

——无冕尼康D810的ISO100动态范围得分14.36EVs,K-1与之相比只有很小的异。

"2、长曝下的动态范围坦白来说根本不够看,

无论低感还是高感。五轴防抖设计结构悬浮传感器造成的积热问题,而且此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做一个金属材质大机身来解决掉。

3、开启像素偏移分辨率之后动态范围ISO100的动态范围水平确实刷新了目前的纪录(尼康D810@ISO64:14.76EVs)。不过提升幅度从低感到高感逐渐降低,而且相比4张堆栈存在一定的异。

有效像素的意义:在保证画质可以达到你所设定的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该相机可以输出的尺寸。

各信噪比的图像画质参见:

▲图像信噪比参考——20dB

▼ 实景台拍摄▲图像信噪比参考——30dB

▲图自己涂鸦吧像信噪比参考——40dB

▼ 宾得 K-1宽容度测试

直接说结论的话就是:未开像素偏移时,跟尼康 D810尚有一定距,也不如索尼 A7R2。

有效像素的意义:在保证画质可以达到你所设定的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该相机可以输出的尺寸。

▼ 宾得 K-1高感画质测试

高感画质方面也符合这个档次机型的平均水准——当然相对A7s、D5、1DX2这种堆高感的速度机来说还是有着一定距。

这次宾得K-1托五轴防抖的福,也给我们带来了几个相关的“新”功能(打引号是因为这些功能在宾得之前的APS-C机身上已经有搭载,但是在全画幅领域里还是次出现)。

这次宾得K-1直接搭载了GPS模块,国行也搭载了此模块,只是把GPS地点记录功能给移除掉了,天体可以正常使用,不得不说这个做法还真是挺投机取巧的。不过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机会对天体功能进行相关测试。

第二个功能是低通滤镜模拟,通过微小抖动来消除摩尔纹——然而经过测试,可能还是因为镜头高频解析力不足的原因,开关这个功能并不能引起什么可见的变化。而纵观宾得口的全幅镜,貌似也没有什么产品分辨率高到需要使用这个功能的地步——只能说看起来很美。

"就是今天这章的主角,像素偏移分辨率了。

这个功能又被俗称作“抖像素”,这里找了一张图来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在拍摄4张单独照片的同时每一个单点做了1个像素距离的位移,但实际上有两个绿色像素在这个过程中是重合的——所以空间解析力达不到像素翻3倍的水准,只能翻一倍(理论上)。不过红/蓝的色彩解析力确实能达到4倍于原像素的水准。

还有另一种“抖”的方式如上图,采用的机器有哈苏H5D和奥巴E-M5II,通过抖动的方式把像素的间距利用起来在每像素的间隙里插入一个新像素,从而使得拍摄照片的大小翻到原来的4倍——这种4倍是实打实的提升,缩图到原像素水平的话,画质要好于上一种平面X3方案。不过这不是废话么,这种方案要8次采样才能输出一张,采样率本来就比平面X3方案高……

好了言归正传来看一下在宾得手里这种方案的优势:

"的好处就是可以比较容易的添加“动体补正”这样的功能

(顺便吐槽一下这翻译,日式中文评),四个像素都是重合的,很容易检测到底这个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对于运动物体的部分,采用单张的数据就好了,而对于非运动物体则进行多张合成提升解析力——这种做法,对于这个功能的实用性来说,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提升。

……而这个软件的使用感受,概况起来就是四个字

在这个软件当中可以自行对像素偏移分辨率模式进行设定,不难看出,宾得在开启像素偏移模式后的RAW文件里是保存了四张原始的,这四张照片的合成则通过机内/后期软件算法来做: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效果。很多人会问长曝下可不可以开像素偏移分辨率以及动体补正,事实证明直到30s的曝光时间,都是可以开的,但是长曝条件下的动体补正效果并不好:

而且,似乎关闭动体补正的效果更迷幻,更有长曝味儿……

至于正常的快门速度(1/200s这种"边缘对焦点追焦:78.23%)的情况下,动体补正还是有相当好的实用性:

考虑到宾得K-1的特性也不那么适合长曝,这个功能在平时的风光拍摄当中,还是可以无脑开的——就算动体补正出了问题,宾得也给你留了相应的原始档,在DCU里关掉就是了嘛。至于DCU这个软件,难用归难用,不过完全可以只用它的转档功能,输出成16bit Tiff进Ps做后期,其实也还好了……

顺便一个小作逻辑问题,像素偏移分辨率和包围曝光/连拍无法同时开启,指望靠堆栈/32bit HDR+抖像素获取空域频域两个方向极限画质的同学注意了,需要麻烦点,自己拿手撸……

说到特色功能,我还是想提一下这个:

作为传说中的跑马灯厂,怎么能没有灯,这个小LED在夜间换镜头的时候绝壁是提供了莫大的方便,算是一个痒点需求。

"机械性能测试与总结

宾得K-1的对焦模块采用了33点,实际覆盖范围还好,没有想象中一坨点全部挤在中间的情况发生:

整体来看覆盖区间接近尼康 D600,实用性上尚且有所保障。

机械性能方面搭配D-FA 24-70/2.8进行了简单测试,结果如下:

对焦速度:由于自制对焦速度测试设备不兼容宾得机身所以无法进行测试

"中心对焦点小对焦亮度:1.21lux

"中心对焦点追焦:85.77%

提供一点佳能/尼康D7200/索尼 A6300的测试结果供参考。

▼佳能80D/尼康D7200/索尼A6300 中心点连续对焦

"总体来看的话K-1这部机器在各个方面的需求都能照顾到,尤其是在静物拍摄当中,像素偏移分辨率功能在这个条件下对于解析力的提升相当明显。

但有个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高解析力镜头!适马50ART、蔡司Otus55/1.4这种适合静物拍摄的反望远标头没宾得的份儿,宾得自家的数字高清头(HD)又缺少新的全画幅镜头,真是有种有劲没处使的感觉。

人像就歇菜了,没得镜头用…扫扫街还不错,对硬素质没有症的话,三公主也是个可玩的选择,毕竟三支都是同焦距135自动头里的素质名

【图集】约1.17万元 宾得全画幅单反K-1高清样张

(逃)

佳能eos m和宾得k-01哪个画质更好一点?

"整个对焦模块从性能上来讲还是比较一般,跟做了多其实类似于一种平面X3技术,在单个点上实现全色彩取样。这种方式输出的大小和原像素是一致的,提升的只是采样频率。年对焦模块的佳能/尼康,以及在片上式PDAF当中发力的索尼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

如果是我选的话,大概会是宾得K-01.

K-01用的和宾得自家的单反接口一样,就是说可以直接用自家的镜头~

而宾得本身自己又有精良的饼干头,所以体积也可以很好控制~如果想升级镜头的话,胶片时代宾得镜头也可以用的,那个时候的宾得是很强的~便宜而且好用~

也可以用转接镜头,用德系头,体会德味……

不过宾得确实比较大……

宾得K-01貌似除了销售的上的镜头是黑白相间,但是实体机都是全黑的镜头,在哪可以配到黑白镜头呢?

"高感光度测试

这个彩版的1855镜头早出现在KR上面,,,你真的很想要这种镜头的话,可以单买个K01的机身,然后再在网上买一个这种拆其实你可以考虑宾得K30,五棱镜取景,双波轮,金属骨架,三防,除了兼屏外中端机有的他都有了,港行才本项目中只测试标准模式下的画质。0机的彩版镜头,什么颜色的都有。。

也许是手动镜头后座无电讯号触点,无法将对焦信息传递到机身吧。可以在取景器合焦提示是默认打开的,手动头只能K01有峰值对焦,对焦过程中,合焦区域会

宾得K-01套机与索尼A37套机都是18-55mm,本人从来没玩过相机,想要入手一台家用,有经验的请给给点建议!

宾得K01卖的是造型,性能就一般"功能相关测试般了。

索尼α37比不上宾得K01的只有液晶屏像素低了一点,但α37是旋转屏,取景方便很多。

α37当然有内置闪光灯,有热靴,有取景器。

更重要的是:α37对焦速度比较快(不管是用取景器还是液晶屏),镜头也比较便宜(宾得镜头涨价作为风光机的话,虽然D(teng)-FA(long)15-30/2.8这个镜头素质不错,广角也可以,光圈也够大,但是在目前的技术下,五轴防抖对于风光拍摄来说是一个不小的Debuff——但是没有五轴的话,又没法实现像素偏移分辨率功能,所以对于这款机身适不适合风光拍摄,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常拍逆光的话,还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厉害)。

索尼α37。"开启像素偏移以后要说效果,其实也没有想象得那样明显——只有12.6%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