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_抗美援朝真实故事300字
“10月3日下午黄昏时刻,敌军用强大火力切断了八班与连队主阵地的联系,情况十分危急了,尚玉芝跳出弹坑,抱起机枪猛扫,战士王兴福端起两支左扫右扫,战士王克俭捡起子扔来的正冒着烟的扔回到子群中去,员尹忠和李芳安抱着打红的炮筒连打出50多发炮弹。他们的弹打光了,子兵从四面八方向8班阵地扑来。尚玉芝抡起冲入敌群,另外的几名战士举起铁锹、十字镐与子展开了血搏战。在紧急关头,增援部队赶来了,8班的勇士们和战友并肩搏杀,终于将冲上阵地的子全部消灭……”生动的战斗故事让官兵们听得入迷、深受感动,懂得了胜利的来之不易。直播结束,官兵们用军礼对老人为祖国安定、繁荣昌盛作出的贡献致以敬意。
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_抗美援朝真实故事300字
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_抗美援朝真实故事300字
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_抗美援朝真实故事300字
抗美援朝历史?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卷入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安全而进行的。抗美援朝纪念日为10月25日。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同一天,安理会反对美国出兵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朝鲜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安理会又反对了美国关于设立联合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在朝鲜半岛的各国部队的提案。美国不顾安理会反对,强行要挟欧盟出兵,共有19个参战(朝鲜,,韩国,美国,欧盟,等一些)。
9月15日,“”在仁川港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19日强占平壤。10月8日,朝鲜请求出兵援助。10月19日,海陆空首批援朝部队赴朝参战。持续了2年多的时间。
编辑于 2020-03-14
查看全部5个回答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别担心,注意力训练,一定要试试
00:47
竞思教育
查看详情
竞思教育
广告
更多专家
抗美援朝历史?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3条评论
热心网友1
几个字
查看全部3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抗美援朝历史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正式打响,看起来是偶然的,实际上有一定的必然性。过去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抗美援朝影响了问题的解决。其实从历史档案看,并不是这么回事。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3赞·1播放
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
1、为救落水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牺牲: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 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2、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为的一仗。“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投掷炸弹190万发。展厅里一截取自上甘岭的布满弹片的树干和一堆掺杂着弹片的碎石向人们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当年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的15军参谋长张蕴钰回忆说:“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能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算不得奇迹。” 排长孙占元,在战斗中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80余人,当打完,敌人再次涌上来时,他拉响一颗,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 3、第38军第335团第3连在松骨峰战斗中,发起第二次战役后,给“军”及南朝鲜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清川江前线受重创的乘汽车从新兴洞南逃。第38军第335团第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进行截击战,配合兄弟部队痛歼逃敌。 第3连指战员宁截住不放行。第7班班长潘志忠头被炸伤,鲜血在脸上凝成血冰,但他心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口中只有一句话:“我是员,不能下去。”仅配属第3斗的机枪第1连2个班就有5人被烧伤; 陈宝贵排长眼睛被烧得看不见了,仍然鼓励战士们:“员、员们!的队伍是经得起考验的!”英雄的行为就是战士们的榜样,他们打得更英勇了。%20趁火势攻上第3连阵地,可就在这危急时刻,机枪管被烧弯了,射手李玉民扔下机枪,又拾起冲上去。 他负伤了,又一次负伤了,再一次负伤了,他全然不顾,当第6次负伤时,腿上的弹孔往外涌血,他从容地摸出一颗,塞进弹洞,又扑向美国兵。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摔跤……当美国兵要跑时,他甩出了一颗,炸了逃兵。 当他奄奄一息之时,手伸向衣兜,告诉排长:“兜里有个信封,胜利了,向报个喜吧!”他闭上了双眼,留下了一脸的坚毅。第3连的战士就是以这种只要我活着就坚决战斗不后退的精神,有我就有阵地在的决心,战胜了貌似强大的。 4、在松骨峰战斗中经过5个多小时战斗的第3连,弹已所剩无几。在无法开炮的情况下,他们将的几颗炮弹当投出;打光了,就同拼刺刀。朱顺发、熊席泉等与美国兵厮打在一起,同归于尽。李玉安负重伤,也被人们误认为是牺牲了,直至30年后,才重被发现。 邢玉喜、严佐政刺几个美国兵,又与几个美国兵扭打着滚下山坡。胡长久从敌尸上摘下4颗,打退了冲上来的。当在战士邢玉堂身旁炸开后,他完全被大火吞没了,就地打滚,可火势太大,他就带着呼呼上窜的火苗,扑向美国兵。见此情景,其他身上着火的战士也扑入敌群。 这突如其来的壮举,吓呆了美国兵,当他们清醒过来,高喊着:“火人过来了”时,已被战士地缠住:抱腰、拉头、卡脖子、咬耳朵,摔在一起,烧在一起。的进攻更加疯狂了,第3连的伤亡在不断地增加,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班长倒下了,战士主动接替。 杨少成的打光了,就同美国兵拼刺刀,当好几个美国兵包围他时,他临危不惧,高喊着:“同志们,守住阵地!”毅然拉响了。在这生与的决战中,第3连的战士高喊着:“为报仇!”“为祖国争光!”“有我们,就有阵地!”纷纷跳出弹坑,杀向美国兵。 以自己英勇的壮举,阻击了飞机、坦克、重炮掩护下的数千名,使之6个小时未能前进一步。至下午1时,仅剩7名战士的第3连,仍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胜利地完成了截击任务。此次战斗共打退5次冲锋,毙伤其500余人。 机关授予该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集体特等功,第38军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 5、钟樟彩的故事 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子。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 那时,处在山沟里的炊事班送饭到前沿阵地,即使在夜间,也是三天两头有伤亡。不要说一天三餐,一天一餐也难保证,两三天才能送上一次饭。战友们回忆说:吃饭难,还有压缩饼干可以啃几口,抵一阵子饥饿,但饮水难时刻威胁着战士的生命。 接防上阵地那天早晨,每人都背了一壶水。有的战士在通过炮火封锁区时,水壶就被敌人机枪打中,水漏光了。多数人在炎热的夏天打了一天仗,没到下午,一壶水早已喝光。到了晚上,大家渴得唇干舌燥。上阵地第四天,天刚黑下来,余发荣跑到三排十班的猫耳洞, 对班长钟樟彩说:“没有水,战士们快渴了,有的人已经接喝了。你负责的活动小分队,除了到敌前侦察敌情抓‘舌头’(俘虏)外,要加一项任务,就是到山沟里找水源。只要找到了水,拼上命也要把水背上来。”钟樟彩时年24岁,入朝后在烟台峰打坑道中光荣负伤,刚立过功。 走后,他随即就叫战士到各班收集了30多个军用水壶,背上和水壶,离开猫耳洞奔往前沿阵地的山沟。在泛着少许白光的小路上,他仔细辨认路痕,确认没有埋着地雷后,加快速度走几步,又低下头仔细查看一段再走几步,就这样辨认一段走一段。 当跑下80余米时,山坡上已逐渐有些灌木和青草了,他放慢了速度,仔细搜索,特别注意听水流声音。猛然间,他发现不远处的小树丛里横着两段似原木一般的东西……他猫着腰手提警惕地向那两段东西走去。待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两具尸体,仔细一看,在紧靠上面那具尸体边的岩缝里, 向上喷涌着一股清水,水量还不小。他高兴极了,随即将靠近泉边的尸体移开几步,看清楚了那是个穿服装的年轻战士,身上背着枪和一些水壶,手里拿着一个军用水壶伸向喷涌的泉水。他判定这两个战士是到这里灌水时,遭敌人封锁水源的机枪扫射而牺牲的。 他怕机枪再次射击,不敢怠慢,连忙趴下喝饱了泉水,又急速卸下身上背着的全部水壶,很快将所有水壶灌满。水背回之后,看着连里战士轮流传递水壶,喝着那甘甜泉水时的高兴劲,钟樟彩也乐了。 自从那天背水成功以后,他又每隔一两天去背过三次水。每次都遇到定向、定点打到泉水附近的机和炸弹,但钟樟彩都根据打枪的规律避过去了。他也因背水荣立了三等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历史)
489赞·18,482浏览2019-06-06
抗美援朝它与哪一重大历史有关?这一的结果如何?
与苏美争霸有关,19年解体,美国独霸..
141浏览
抗美援朝故事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黄继光牺牲三四天后,瞅住战斗中间的间歇机会,我们收容所的三个女卫生员,官义芝、何成君、我和不知道名字的男战士,一起把黄继光的遗体弄到我们收容所的坑道旁边的几颗小松树林子里来。当时,他的尸体两只手仍然高举着,保持着趴在地堡上的姿态。 在整理黄继光的遗体时,我们发现他的胸膛前被烧黑了,弹洞像蜂窝似的。后背脊骨被打断,肉被带出来,形成一个很大的血洞。他身上背着的手电筒和水壶也挨了敌人的不少。衣服上的鲜血早已干了,紧紧地沾在他的身上,是我用剪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慢慢剪开,然后用热水慢慢地润着一块一块的撕下来,可在给他穿新衣服的时候,他那高高举起的双手把我们难住了,怎么整也整不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合计, 决定用几个汽油桶烧水,用热水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了第三天,黄继光的双臂及整个身子都软了下来,四肢都能够活动了,我们方才给他穿上了一身崭新的军服,然后将其装进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
25赞·4,994浏览
抗美援朝的故事()
在新成立之后,美国集结了攻打朝鲜,威胁安全,在做出援助朝鲜就是救助自己的战略判断后,成立,跨过鸭绿江,成功战胜美国。
574赞·6,594浏览2019-06-13
正在加载
评论
1950年7月10日,“反对美国侵略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全军和全国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为首的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全部撤回。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历史是:
抗美援朝次战役是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10月25日,发起战役,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军在东线进行阻击,集中5个军另1个师于西线给“军”以突然性打击。
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军”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次战役共歼敌15000多人。
抗美援朝的影响:
抗美援朝开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财委在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经同意,确定期间财政经济的工作方针是国防,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国内经济建设准备工作得到进一步的突出和加强,1952年明确了“边抗、边稳、边建” 的方针。
1950年国防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至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钢产量135万吨,居世界第18位,粮食产量3088亿斤,居世界位。
抗美援朝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为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抗美援朝的影响:
抗美援朝开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财委在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经同意,确定期间财政经济的工作方针是国防,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国内经济建设准备工作得到进一步的突出和加强,1952年明确了“边抗、边稳、边建” 的方针。
1950年国防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至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钢产量135万吨,居世界第18位,粮食产量3088亿斤,居世界位。
抗美援朝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为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42
102
踩ay14z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与朝鲜唇寒齿亡,
抗美援朝的胜利 粉碎了侵略的野心
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我觉得在中东西亚确实天下) 请评论
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人生态度和态度混为一谈,我的确是个很喜欢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1950年7月10日,“反对美国侵略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陈树棠
陈树棠(88岁 时任第47军140师418团 副):他(敌人)知道我们部队, 给养比较少,我们背的是身上负重,有7斤炒面、7斤压缩饼干,再加上7斤米袋子,都缠到腰上、背上,敌人觉得你只能打一个礼拜,因为朝鲜的就地群众给养是很难了,过去解放时期,走到哪里和当地征粮,但朝鲜没有粮食可征,都得要自己带上,把敌人打后退,一直往汉城以南撤退,当然我们就追到汉城以南了,后来他(敌人)用的制空权,炸烂了我们后撤的道路、桥梁,我们正好在这个时候顶上去,就是在那儿阻击敌人。
黄继光
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在上甘岭那场战斗中身负重伤,下巴被的炮弹片给掀掉了,当场昏过去,被抬下山去。部队以为他阵亡,给他记了功,还给他家里发了烈属证。
万福来醒来时,已躺在哈尔滨的阿城医院,和部队失去联系。1952年12月下旬的一天,同病室一位姓王的干事拿来12月21日的《日报》说:看!前线又出了一位英雄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说着,他给万福来读了这篇通讯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通讯的结尾写道:黄继光被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黄继光的事迹远比这感人得多! ”听王干事念完,万福来有些遗憾地说。 “我是6连连长,黄继光是我的兵,当时是我在战场上临时任命他为6班长的。我了解他,我亲眼目睹了他牺牲的悲壮场面……”,由万福来口述、王干事笔录的一份关于黄继光的事迹材料上报到机关。1953年6月1日,第三兵团发布命令,二级英雄黄继光改授特级英雄称号。
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