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
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
小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
1、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等着老师去给他们涂色鲜艳的色彩,这张白纸是涂得干净漂亮,还是涂得乱糟糟的,全在于老师如何培养。
2、我现在是一名二年级的班主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放学后按时回家。
3、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
4、任老师,去年我带的就是一年级,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我们班同学的行为习惯还是非常好的,我管理这个班特别轻松。
5、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经验吧!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6、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那样,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殖,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7、新课程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8、”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划分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行为习惯等,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获取和完善探索中的未知,矫正自主学习中某些心理偏和行为偏。
9、一、对学生行为特点的思考: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
10、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
11、统观现状,学生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1、活动性:一为它总是凭借活动的动作与行动表现完成的;二是行为的表现与完成有一个活动过程。
12、因此,必须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教育、矫正和评价习惯。
13、2、意识性:行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识来支配,无意行为也在潜意识的纵下产生。
14、运用合理的心理辅导艺术,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支配言行。
15、3、适应性:行为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6、不同个体行为的适应性水平则不同,同一个体的行为水平也有别。
17、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18、4、复杂性:人的心理纷繁复杂、所处的环境也五彩缤纷,因而心理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行为,自然具有复杂性。
19、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0、5、良莠性:行为有优劣、好坏、良与不良之分。
21、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预防其不良行为。
22、学生个体之间的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异。
23、它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同的特长和才能;二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24、由于智力异、原有知识水平的异和认知方式的异的存在,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一是要提高其心理素质,让它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