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最有名的10首诗 刘禹锡最有名的十首诗
刘禹锡的10首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最的诗句如下:
刘禹锡最有名的10首诗 刘禹锡最有名的十首诗
刘禹锡最有名的10首诗 刘禹锡最有名的十首诗
唐代:刘禹锡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五、《望洞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刘禹锡最的十首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最的十首诗
1、《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译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家中。
2、《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3、《再游玄都观》
种18、《步虚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5、《西塞山怀古》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6、《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7、《赏牡丹》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院中的芍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8、《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9、《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译文:
一湾清澈的江水,岸边碧柳千条,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旧板桥上的事。曾经与佳人在此告别,只可惜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息,再无联系。
10、《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刘禹锡的词作名篇20首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1.《陋室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赏牡丹》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西塞山怀古》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9.《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0.《再游玄都观》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1.《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2.《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3.《酬乐天咏老见示》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4.《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5.《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6.《望夫山》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17.《浪淘沙·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18.《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19.《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20.《伤桃源薛道士》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少时家贫,翻得最多的是教科书,特别是语文书。读到一些自己喜欢的篇目,就感到特别美好。刘禹锡的作品,我开始背诵的就是《陋室铭》,里面有高雅之事(如调素琴、阅金经、与鸿儒谈笑风生等)、有怡人之景(有山有水,还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没啥让人劳累的工作,哈哈,这等光景真是美哉,“何陋之有”!
再后来,读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就开始感慨世事沧桑,斗转星移几度秋。那次参观上海法租界桃江路上的某处住宅,想着这里还曾徘徊过宋美人的倩影儿,就有种很复杂的情绪从心底升腾起来。
在我看来,刘禹锡先生的文字真乃大家风范,五感表达娴熟得让人不知不觉就能进入他所营造的情景交融之境。景色超级有美感,情绪饱满而直接——用“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刻画洞庭,年迈也可吟唱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歌颂牡丹还带叙事性“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间动京城”.....OMG,能挥洒出这些诗句的刘禹锡先生,谁人不爱?
刘禹锡
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
1、《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富含哲理,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4、《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用这种谐音双关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5、《西塞山怀古》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此诗亦为广为传诵的经典!
6、《赏牡丹》
刘禹锡的诗二十首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1、《陋室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3、《缺题》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4、《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5、《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6、《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7、《伤桃源薛道士》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8、《赏牡丹》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9、《浪淘沙》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10、《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11、《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2、《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14、《观云篇》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15、《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16、《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7、《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18、《伤循州浑尚书》
贵人沦落路人哀,碧海连天丹旐回。
遥想长安此时节,朱门深巷百花开。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20、《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献天帝。
刘禹锡十首有名的诗
19、《寄赠小樊》刘禹锡十首有名的诗如下: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刘梦得文集》《堤上行》《蹋歌词》《西塞山怀古》《石头城》《蜀先主庙》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 (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文学成就: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
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和乐天春词》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
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词》二首之一。
刘禹锡最的十首诗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刘禹锡最的十首诗包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二首·其一》、《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等,具体如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1、最哲理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秋词二首》(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的传世之作,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回顾自己的半生,刘禹锡被贬谪了二十三年,连白居易都同情惋惜不已。可难得是的,刘禹锡苦闷,但并不绝望,他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生命变得美好而辽阔。
2、最豪迈自信的秋日诗:《秋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先秦到唐代,自古以来,秋天都是悲伤的,到了刘禹锡这里,秋天却有了万丈豪情。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刘禹锡用自己的豪情一扫秋日的萧瑟与凄凉,赋予了秋日新的含义。
少有人知的是,写下这首豪迈自信的《秋词》时,刘禹锡正是被贬到朗州的时候,处于人生的低谷。白居易称他为“诗豪”,不正是因为他在任何坎坷时,都能豪迈而歌吗?
人生,最温暖的是希望,最值得期待的是明天。不管未来如何,无畏才是的姿态。
3、最令人感慨的怀古诗:《乌衣巷》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在东晋时,乌衣巷曾住着王谢家族,显赫一时,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败,不禁令人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刘禹锡巧妙的以燕子为引: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人家。
显赫与衰败,繁荣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人世变幻的沧桑之感,尤为强烈。
全诗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我们在说人生无常的时候,也说无常是美。因此我们对此人世,仍有长长的眷怀。
4、最巧妙的情诗:《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被贬夔州时,爱上了这里的民歌《竹枝词》,他依调填词,写下许多佳作。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全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你爱我,还是不爱我”,“对我有情,还是无情?”,这真是恋人间最俏皮的情话了。
5、最苍凉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此诗怀古伤今,全诗酣畅淋漓,寓意深刻。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无论你怎么伤心怎么难过,客观的世界依然在运行,不管你怎么伤心,山河美景此刻依然波澜壮阔。
6、最品行高洁的古文:《陋室铭》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传颂最广的古文,当属这首《陋室铭》。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陋室铭》篇幅极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浅水相衬,与诸葛庐、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广阔,蕴含深厚,有咫尺藏万里之势。
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只有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
《陋室铭》不仅是刘禹锡的心声,更是千百年来,许多士子坚守节的共同心声。
7、最温柔娴静的诗:《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能豪放,能自信,刘禹锡还很温柔。
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
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全诗最妙的在于结尾,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能写豪放自信的诗,也能写温柔的闺情诗,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值得我们细细了解。
8、最得意的诗:《再游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词写于824年。14年前,刘禹锡被召回长安,在游览玄都观时,写下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被当时的宰相武元衡针对,再次被贬。
14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此时,武元衡也早已。刘禹锡写下《重游玄都观》,重提旧事,向打击作者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即使失意了14年,可刘禹锡心中那正义的火种,却从未熄灭。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9、最通俗易懂的哲理诗:《浪淘沙九首·其八》
《浪淘沙九首·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所作。在被贬谪后,刘禹锡依然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刘禹锡在偏远的地区苦苦等待,他能主动借助自然之力调节内心的矛盾,思想为之开阔,情绪变得乐观,诗歌也转向豪放。脸上的泥土不能阻止眼中的光芒,生活的艰辛不能阻止内心的渴望!
10、最不服老的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酬乐天咏老见示》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晚年的刘禹锡生活在洛阳,和白居易结为好友。这一天,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感慨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十分消极。刘禹锡于是回了这首诗,没有白居易的消极,充满了昂扬之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极力赞扬夕阳西下时的霞光满天,昂扬奔放,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从此,面对年老,从此不再抱怨,面对夕阳,从此不再感伤。生活不会因为一句怒吼,而有所不同,却会因为一个微笑,变得格外美丽,要记得你的微笑,胜过世间所有美景。
刘禹锡最20首诗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刘禹锡最20首诗有《纥那曲》《蜀先主庙》《视刀环歌》《咏史》《秋风引》《春词》《西塞山怀古》《始闻秋风》《乌衣巷》《秋词二首》(其一)《秋词二首》(其二)《竹枝(竹枝词)》《浪淘沙》《竹枝词》《望洞庭》《步虚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等。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1、《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2、《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3、《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4、《咏史》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5、《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闻。
6、《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西塞山怀古》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8、《始闻秋风》
昔看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9、《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1、《秋词二首》(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2、《竹枝(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4、《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15、《浪淘沙》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16、《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无限似侬愁。
17、《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口献天帝。
19、《步虚词》
华表干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刘禹锡 -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