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景养殖技术交流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散养鸡技术与养殖技巧
李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养殖厂:
昌景养殖技术交流的简单介绍
昌景养殖技术交流的简单介绍
1. 确定养殖厂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养殖,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李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 针对养殖厂的现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比如,如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如何提高养殖效率等等。
3. 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养殖厂提高养殖效益。
4. 指导养殖厂进行科学管理。养殖厂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生产、生产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的管理。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相关的管理指导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厂的发展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动物以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温度: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后期每周降低2℃,到第6周雏鸡脱温为止。2、光照:雏鸡第1周需要给其提供24小时的光照时间,后期每周减少2小时的光照,知道夜间不再开灯为止。3、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约50-60只左右;15-21日龄,每平方米约35-40只左右。
一、育雏阶段
1、温度
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之后每周降低2℃,直到第6周脱温为止。
2、光照
雏鸡第1周需要24小时的光照,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一直到夜间不开灯。
3、密度
养育1-1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50-60只/平方米。养育15-21日龄的雏鸡,密度约35-40只/平方米。养育21-4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25只/每平方米。60日龄之后的小鸡约12只/平方米。
4、饮水
雏鸡出壳24小时后可以饮水喂食,雏鸡前20天喂食冷开水,后期可喂食井水或自来水。
二、饲养阶段
1、饲喂加料
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鸡的采食欲望。在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数量不要太多,等鸡吃完后,需要空置料桶一段时间,再进行加料。
2、换料加砂
给鸡换料时,需要3天左右过渡,20日龄之后,每周给每百只鸡提供500克干净的细沙,放养的鸡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
把强弱的鸡分群,公鸡母鸡进行分群饲养,公鸡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
4、鸡舍通风
鸡舍要有对流风,冬季需要及时进行换气,保证舍内有新鲜的空气,鸡舍里应当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减少应激
日常管理按照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能粗暴,接种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内,这样可能会引起鸡炸群,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
太原农大李俊如何指导养殖厂的信息
李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养殖厂:
1. 确定养殖厂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养殖,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李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 针对养殖厂的现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比如,如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如何提高养殖效率等等。
3. 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养殖厂提高养殖效益。
4. 指导养殖厂进行科学管理。养殖厂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生产、生产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的管理。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相关的管理指导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厂的发展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动物以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散养蛋鸡的养殖方法 高产散养蛋鸡养殖技术分享
李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养殖厂:
1. 确定养殖厂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养殖,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李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 针对养殖厂的现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比如,如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如何提高养殖效率等等。
3. 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养殖厂提高养殖效益。
4. 指导养殖厂进行科学管理。养殖厂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生产、生产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的管理。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相关的管理指导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厂的发展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动物以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温度: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后期每周降低2℃,到第6周雏鸡脱温为止。2、光照:雏鸡第1周需要给其提供24小时的光照时间,后期每周减少2小时的光照,知道夜间不再开灯为止。3、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约50-60只左右;15-21日龄,每平方米约35-40只左右。
一、育雏阶段
1、温度
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之后每周降低2℃,直到第6周脱温为止。
2、光照
雏鸡第1周需要24小时的光照,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一直到夜间不开灯。
3、密度
养育1-1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50-60只/平方米。养育15-21日龄的雏鸡,密度约35-40只/平方米。养育21-4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25只/每平方米。60日龄之后的小鸡约12只/平方米。
4、饮水
雏鸡出壳24小时后可以饮水喂食,雏鸡前20天喂食冷开水,后期可喂食井水或自来水。
二、饲养阶段
1、饲喂加料
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鸡的采食欲望。在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数量不要太多,等鸡吃完后,需要空置料桶一段时间,再进行加料。
2、换料加砂
给鸡换料时,需要3天左右过渡,20日龄之后,每周给每百只鸡提供500克干净的细沙,放养的鸡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
把强弱的鸡分群,公鸡母鸡进行分群饲养,公鸡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
4、鸡舍通风
鸡舍要有对流风,冬季需要及时进行换气,保证舍内有新鲜的空气,鸡舍里应当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减少应激
日常管理按照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能粗暴,接种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内,这样可能会引起鸡炸群,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
青花鱼养殖交流是一个社交,成立于2010年12月,专注于青花鱼养殖技术交流。会员主要是青花鱼养殖爱好者,他们分享青花鱼养殖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青花鱼养殖水平。
1、房舍。
在散养蛋鸡时,房舍主要起晚上鸡休息和产蛋场所的作用。一般房舍可以建成坐北朝南、三面围墙的敞棚状,高度在1.5~1.8米,前高后低,鸡舍的跨度不宜太深,以4米左右为好,春秋季节阳光能照射到屋内。鸡舍的长度可以根据容纳鸡的数量确定,但是要隔成3米到4米的隔间,易于产蛋箱的摆放,每个房间可供100~120只鸡使用。顶架架成钢管结构或硬质的木版,便于有力支撑上覆物防止风吹,顶上覆盖物从下向上依次铺设双层的塑料布,油毛毡,稻草垫子,最外层铺石棉瓦,用铁钩固定到檩条上,以固定顶棚这样的建筑保暖隔热,挡风不漏雨,冬暖夏凉,且造价低。房舍的前沿可以吊上麻袋或草帘,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放下来,鸡只可以自由出入,而舍内有保持一定的温度。鸡舍的地面处理,沿墙边50厘米用三合土硬化,防止老鼠打洞,其他部位把地面用素土夯实即可,地面可以铺上3~5厘米的粗沙,供鸡沙浴使用。在鸡舍的墙地方用圆木棍或竹竿钉制栖架,栖架为阶梯装,4~5个阶梯,阶梯高度25厘米,每个阶梯的宽度20厘米即可。
2、产蛋窝。
高产蛋鸡的产蛋时间一般比较集中,因此数量上要满足需要,否则鸡就会到处下蛋。产蛋箱可以使用肉种鸡用的双层产蛋箱,也可以用砖沿山墙两侧砌成35厘米见方的格状,窝中铺上麦秸或稻草。产蛋箱(窝)的数量以3到4只鸡一个为好,产蛋窝要隐蔽一些。对选取的场地四周进行围栏圈定,围栏的面积可以根据鸡只的多少和区域内树木、植被的情况确定。围栏方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塑料网、铁丝网、竹片、木栏等,设置的网眼大小和网的高度,以既能阻挡鸡只钻出或飞出又能防止野兽的侵入。墙根种植一些葡萄、爬山虎、丝瓜等一些可以爬墙的藤类植物或蔬菜类作物。运动场是鸡获取自然食物的场所,应有茂盛的果木、树林或花卉,也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草可以供鸡只采食,树木可以供鸡只在炎热的夏季遮荫,有利于防止热应激。在树木没成林以前可以给鸡搭一些遮荫凉棚。
3、补料。
高产蛋鸡散养要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和补料密不可分,在散养鸡舍内或鸡舍外墙雨的地方以设置补料桶或食槽。舍内料筒的摆放位置在鸡舍的中间,1个直径40厘米的料桶可供20只鸡同时采食。料桶用绳子或铁丝吊起来,防止鸡晚上到上面栖息。舍外及散养区域内根据鸡的活动范围设置补料食槽,注意食槽上方必须有遮荫避雨设施。补料量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散养地的植被情况、虫草的多少和鸡的觅食情况来确定。一般每天补饲两次。早晨开始开灯补光时加料饲喂一次,不要在每日产蛋集中的时间补料,晚上用口哨回来后再补饲一次,每次补料量按笼养鸡采食量的80%~95%补给。剩余的5%~20%让鸡只在环境中去采食虫草弥补。
4、补水。
每天给鸡只定时饮水3~4次。在给鸡补料应防止浪费饲料。饮水设备可以采用水槽、水盆或自动饮水设备。在鸡舍周围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在远离鸡舍的地方定点放置饮水盆,保证鸡能不费力气就可以饮到清洁的水。不要把饮水设备放到鸡舍内,防止水溢出污染舍内环境。注意每天刷洗水槽,清楚水槽内的鸡粪和其他杂物,让鸡只饮到干净清洁卫生的水。
5、照明。
光照的作用是鸡的性腺发育、维持正常排卵以及使鸡能够进行采食、饮水、交流等各种活动。鸡的排卵时间一般控制在产蛋后2小时内,但是为了能够把鸡蛋产在白天,天黑前2小时鸡就不排卵了,因此为了确保散养的高产蛋鸡能够高产,应给予与集约化笼养一样的光照程序和光照强度。因此鸡舍内应根据散养舍建筑面积的大小和成鸡的光照强度配置照明系统,设置一定量的灯泡。灯泡一般安装在蛋鸡夜晚休息的场所,面积16米2平方米的鸡舍空间使用一个40瓦的灯泡可以满足需要。
6、补光。
散养蛋鸡补光的方式和笼养鸡基本相同,根据日照情况确定补光的时间。由于高产蛋鸡散养的季节控制在3月到11月,所以育雏育成期是在10月到2月完成,也就是开始放养时鸡的周龄在16~17周龄左右。3月份的自然光照大约11小时左右,这时开始补光,每周增加半小时到1小时,达到每日16~16.5小时为止,并恒定下来。产蛋5~6个月后,将每日的光照时间调至每日17小时。补光方式采取每日固定在早上5点钟开始补光,一般在天黑约在傍晚6:30~7:30将散养鸡用口哨叫回鸡舍,并同时补料,在补料的同时补光到规定的时间。光照一经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散养场地一般都比较偏僻,电力供应不稳定,如果饲养量比较大,可以备用一小型发电设备,以供应急之用。
7、通风。
鸡的体温比较高,在散养状态下能够主动寻找凉快的树荫下避暑,而且可以通过沙浴降温,因此鸡舍内不需要降温设备。由于鸡舍采用三面围墙的敞棚状,舍内外的空气交换充分,也没有必要安装风机或风扇。雨季散养鸡的避雨十分重要,在围栏区内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搭设数个避雨棚,以防突然而来的雷雨。一般情况下饲养员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通过吹哨把鸡唤回鸡舍,对个别回不来的鸡可以就近避雨。
8、轮牧。
根据场地的大小、生长草的多少、散养鸡数的多少进行分割围栏,采取定期轮牧的饲养方式,等一散养地的草食不多后应赶到另一片散养地,作到鸡一经散养就日日有可食的草、虫或树叶等。同时也有利于果园的翻耕,鸡粪的处理,果树的管理与施肥、用,保证牧草的复壮和生长,也可防止鸡群间疾病的传播便于消毒处理。为了保证散养鸡有充足的牧草,可预先在散养地种植一些可供鸡食用的牧草如苜蓿、黑麦草、龙爪稷等。散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蛋品质,让鸡只在外界环境中采食虫草和其他可食之物,每过一段时间后,散养地的虫草会被鸡只草食完,因此应预先将散养地根据散养鸡的数量和散养时间的长短及散养季节划分成多片散养区域,用围栏分区围起来轮换放养,一片散养一至两周后,赶到另一个围栏内散养,让已采食过的散养小片区休养生息,恢复植被后再散养,使鸡只在整个散养期都有可食的虫草等物。
总结、高产蛋鸡散养需要提供可靠的配套设施,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在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使用三面围墙的坡屋顶敞棚结构造价低,而且空气流通好,舍内沿两侧山墙安放产蛋箱,中间吊料桶,后山墙安放鸡晚上休息的栖架,不仅便于管理,而且方便补光和补料。在补光措施上,采取和笼养鸡近似的措施,使散养鸡的排卵和产蛋更加规律性。为了使散养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在放养区域内增设一定数量的补料点和补水点十分重要,还要注意放养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采取修养生息的轮流放养。
甲鱼养殖技巧和技术要点有哪些?
李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养殖厂:
1. 确定养殖厂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养殖,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李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 针对养殖厂的现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比如,如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如何提高养殖效率等等。
3. 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养殖厂提高养殖效益。
4. 指导养殖厂进行科学管理。养殖厂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生产、生产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的管理。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相关的管理指导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厂的发展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动物以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温度: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后期每周降低2℃,到第6周雏鸡脱温为止。2、光照:雏鸡第1周需要给其提供24小时的光照时间,后期每周减少2小时的光照,知道夜间不再开灯为止。3、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约50-60只左右;15-21日龄,每平方米约35-40只左右。
一、育雏阶段
1、温度
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之后每周降低2℃,直到第6周脱温为止。
2、光照
雏鸡第1周需要24小时的光照,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一直到夜间不开灯。
3、密度
养育1-1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50-60只/平方米。养育15-21日龄的雏鸡,密度约35-40只/平方米。养育21-4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25只/每平方米。60日龄之后的小鸡约12只/平方米。
4、饮水
雏鸡出壳24小时后可以饮水喂食,雏鸡前20天喂食冷开水,后期可喂食井水或自来水。
二、饲养阶段
1、饲喂加料
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鸡的采食欲望。在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数量不要太多,等鸡吃完后,需要空置料桶一段时间,再进行加料。
2、换料加砂
给鸡换料时,需要3天左右过渡,20日龄之后,每周给每百只鸡提供500克干净的细沙,放养的鸡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
把强弱的鸡分群,公鸡母鸡进行分群饲养,公鸡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
4、鸡舍通风
鸡舍要有对流风,冬季需要及时进行换气,保证舍内有新鲜的空气,鸡舍里应当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减少应激
日常管理按照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能粗暴,接种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内,这样可能会引起鸡炸群,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
青花鱼养殖交流是一个社交,成立于2010年12月,专注于青花鱼养殖技术交流。会员主要是青花鱼养殖爱好者,他们分享青花鱼养殖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青花鱼养殖水平。
1、房舍。
在散养蛋鸡时,房舍主要起晚上鸡休息和产蛋场所的作用。一般房舍可以建成坐北朝南、三面围墙的敞棚状,高度在1.5~1.8米,前高后低,鸡舍的跨度不宜太深,以4米左右为好,春秋季节阳光能照射到屋内。鸡舍的长度可以根据容纳鸡的数量确定,但是要隔成3米到4米的隔间,易于产蛋箱的摆放,每个房间可供100~120只鸡使用。顶架架成钢管结构或硬质的木版,便于有力支撑上覆物防止风吹,顶上覆盖物从下向上依次铺设双层的塑料布,油毛毡,稻草垫子,最外层铺石棉瓦,用铁钩固定到檩条上,以固定顶棚这样的建筑保暖隔热,挡风不漏雨,冬暖夏凉,且造价低。房舍的前沿可以吊上麻袋或草帘,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放下来,鸡只可以自由出入,而舍内有保持一定的温度。鸡舍的地面处理,沿墙边50厘米用三合土硬化,防止老鼠打洞,其他部位把地面用素土夯实即可,地面可以铺上3~5厘米的粗沙,供鸡沙浴使用。在鸡舍的墙地方用圆木棍或竹竿钉制栖架,栖架为阶梯装,4~5个阶梯,阶梯高度25厘米,每个阶梯的宽度20厘米即可。
2、产蛋窝。
高产蛋鸡的产蛋时间一般比较集中,因此数量上要满足需要,否则鸡就会到处下蛋。产蛋箱可以使用肉种鸡用的双层产蛋箱,也可以用砖沿山墙两侧砌成35厘米见方的格状,窝中铺上麦秸或稻草。产蛋箱(窝)的数量以3到4只鸡一个为好,产蛋窝要隐蔽一些。对选取的场地四周进行围栏圈定,围栏的面积可以根据鸡只的多少和区域内树木、植被的情况确定。围栏方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塑料网、铁丝网、竹片、木栏等,设置的网眼大小和网的高度,以既能阻挡鸡只钻出或飞出又能防止野兽的侵入。墙根种植一些葡萄、爬山虎、丝瓜等一些可以爬墙的藤类植物或蔬菜类作物。运动场是鸡获取自然食物的场所,应有茂盛的果木、树林或花卉,也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草可以供鸡只采食,树木可以供鸡只在炎热的夏季遮荫,有利于防止热应激。在树木没成林以前可以给鸡搭一些遮荫凉棚。
3、补料。
高产蛋鸡散养要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和补料密不可分,在散养鸡舍内或鸡舍外墙雨的地方以设置补料桶或食槽。舍内料筒的摆放位置在鸡舍的中间,1个直径40厘米的料桶可供20只鸡同时采食。料桶用绳子或铁丝吊起来,防止鸡晚上到上面栖息。舍外及散养区域内根据鸡的活动范围设置补料食槽,注意食槽上方必须有遮荫避雨设施。补料量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散养地的植被情况、虫草的多少和鸡的觅食情况来确定。一般每天补饲两次。早晨开始开灯补光时加料饲喂一次,不要在每日产蛋集中的时间补料,晚上用口哨回来后再补饲一次,每次补料量按笼养鸡采食量的80%~95%补给。剩余的5%~20%让鸡只在环境中去采食虫草弥补。
4、补水。
每天给鸡只定时饮水3~4次。在给鸡补料应防止浪费饲料。饮水设备可以采用水槽、水盆或自动饮水设备。在鸡舍周围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在远离鸡舍的地方定点放置饮水盆,保证鸡能不费力气就可以饮到清洁的水。不要把饮水设备放到鸡舍内,防止水溢出污染舍内环境。注意每天刷洗水槽,清楚水槽内的鸡粪和其他杂物,让鸡只饮到干净清洁卫生的水。
5、照明。
光照的作用是鸡的性腺发育、维持正常排卵以及使鸡能够进行采食、饮水、交流等各种活动。鸡的排卵时间一般控制在产蛋后2小时内,但是为了能够把鸡蛋产在白天,天黑前2小时鸡就不排卵了,因此为了确保散养的高产蛋鸡能够高产,应给予与集约化笼养一样的光照程序和光照强度。因此鸡舍内应根据散养舍建筑面积的大小和成鸡的光照强度配置照明系统,设置一定量的灯泡。灯泡一般安装在蛋鸡夜晚休息的场所,面积16米2平方米的鸡舍空间使用一个40瓦的灯泡可以满足需要。
6、补光。
散养蛋鸡补光的方式和笼养鸡基本相同,根据日照情况确定补光的时间。由于高产蛋鸡散养的季节控制在3月到11月,所以育雏育成期是在10月到2月完成,也就是开始放养时鸡的周龄在16~17周龄左右。3月份的自然光照大约11小时左右,这时开始补光,每周增加半小时到1小时,达到每日16~16.5小时为止,并恒定下来。产蛋5~6个月后,将每日的光照时间调至每日17小时。补光方式采取每日固定在早上5点钟开始补光,一般在天黑约在傍晚6:30~7:30将散养鸡用口哨叫回鸡舍,并同时补料,在补料的同时补光到规定的时间。光照一经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散养场地一般都比较偏僻,电力供应不稳定,如果饲养量比较大,可以备用一小型发电设备,以供应急之用。
7、通风。
鸡的体温比较高,在散养状态下能够主动寻找凉快的树荫下避暑,而且可以通过沙浴降温,因此鸡舍内不需要降温设备。由于鸡舍采用三面围墙的敞棚状,舍内外的空气交换充分,也没有必要安装风机或风扇。雨季散养鸡的避雨十分重要,在围栏区内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搭设数个避雨棚,以防突然而来的雷雨。一般情况下饲养员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通过吹哨把鸡唤回鸡舍,对个别回不来的鸡可以就近避雨。
8、轮牧。
根据场地的大小、生长草的多少、散养鸡数的多少进行分割围栏,采取定期轮牧的饲养方式,等一散养地的草食不多后应赶到另一片散养地,作到鸡一经散养就日日有可食的草、虫或树叶等。同时也有利于果园的翻耕,鸡粪的处理,果树的管理与施肥、用,保证牧草的复壮和生长,也可防止鸡群间疾病的传播便于消毒处理。为了保证散养鸡有充足的牧草,可预先在散养地种植一些可供鸡食用的牧草如苜蓿、黑麦草、龙爪稷等。散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蛋品质,让鸡只在外界环境中采食虫草和其他可食之物,每过一段时间后,散养地的虫草会被鸡只草食完,因此应预先将散养地根据散养鸡的数量和散养时间的长短及散养季节划分成多片散养区域,用围栏分区围起来轮换放养,一片散养一至两周后,赶到另一个围栏内散养,让已采食过的散养小片区休养生息,恢复植被后再散养,使鸡只在整个散养期都有可食的虫草等物。
总结、高产蛋鸡散养需要提供可靠的配套设施,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在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使用三面围墙的坡屋顶敞棚结构造价低,而且空气流通好,舍内沿两侧山墙安放产蛋箱,中间吊料桶,后山墙安放鸡晚上休息的栖架,不仅便于管理,而且方便补光和补料。在补光措施上,采取和笼养鸡近似的措施,使散养鸡的排卵和产蛋更加规律性。为了使散养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在放养区域内增设一定数量的补料点和补水点十分重要,还要注意放养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采取修养生息的轮流放养。
对虾技术要点:
1.池塘消毒
(1)池子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合适(土池1.8~2.0米,高位池2.0~2.3米),装配增氧机。
(2)上一茬养殖收成后,铺膜池应洗池,土池或沙池应晒池,老化池塘撒上生石灰再曝晒,生石灰用量80~100千克/亩。
(3)清野消毒的过程是清除杂鱼、杂虾和寄生虫、细菌、等病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物,注意用的安全性。
2.进水处理
虾池进水时,有条件的经过滤、沉淀,条件不够的需经80~100目筛绢网,以减少杂鱼、杂虾及其进入养殖池。一次进水至水深1米,可使养殖前期不用添水,减少与水源的交流。选择低毒高效的水体消毒剂(如),合理进行水体消毒,以既能有效消毒灭菌,又对浮游单细胞藻类影响不大为目的。
3.水质培养
已养殖多年而没有清淤的池塘(肥塘),宜施用无机复合专用肥,如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施用量为1~2千克/(亩·米)。新开发的池塘、铺膜的池塘、沙质底的池塘和清淤的池塘等,宜施用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也可自己进行科学配比施肥,掌握原则是:肥料元素为可溶解态,N∶P比大于10∶1,其他元素适量。
一般来说,放养虾苗之前5~7天施肥,放苗后5~7天追施一次即可,以后可发挥有益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物的作用,来增加养殖水体的肥度。
4.虾苗放养
虾苗选择选择健壮、活力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和完整的虾苗。
甲鱼是一种的水产,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卖得也比较贵,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所以吸引了许多农民朋友们前来养殖,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甲鱼产量,接下来一起了解下甲鱼养殖技术吧!甲鱼是一种的水产,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卖得也比较贵,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所以吸引了许多农民朋友们前来养殖,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甲鱼产量,接下来一起了解下甲鱼养殖技术吧!
1、甲鱼池建造
池塘要选择环境安静、无风向阳、排灌便捷的池塘进行养殖,如果是自繁自养的话,甲鱼池还要进行分批设置,这样对于不同年龄的甲鱼生长更加有利。
2、甲鱼苗的选择
甲鱼苗的选择应该要根据大小一致、来源正规的、品质上乘的商家那里选购,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甲鱼苗能够快速生长,能够快速提高其产量。
3、放养
甲鱼苗在放养前,都需要进行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就可以放入养殖池进行饲养了。
4、饲料的选择投喂
甲鱼的饲料可以选择田螺、小鱼、小虾、蚯蚓、昆虫、泥鳅或是做菜剩余的边角料进行投喂,平常投喂的饲料中还可以加入玉米粉、豆渣、瓜果类以及麸皮,提高甲鱼的营养供给,让甲鱼肉质更鲜美。
饲料的投喂要根据甲鱼食量来决定。
5、水质管理
每隔8-10天就要进行换水一次,如果水质没有问题,只需要部分换水,而且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增加水中含氧量。
6、养殖管理
每天要定时检查甲鱼生长情况,发现甲鱼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造成甲鱼亡,出现病害的甲鱼,一定要使用性小的消毒液对甲鱼进行消毒,并清洗,减少病源传播。
以上就是关于甲鱼养殖技巧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们想要养殖出高产的甲鱼,一定要掌握好科学的管理方法,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虾养殖养殖技术
李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养殖厂:
1. 确定养殖厂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养殖,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李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 针对养殖厂的现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比如,如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如何提高养殖效率等等。
3. 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养殖厂提高养殖效益。
4. 指导养殖厂进行科学管理。养殖厂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生产、生产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的管理。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相关的管理指导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厂的发展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动物以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温度: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后期每周降低2℃,到第6周雏鸡脱温为止。2、光照:雏鸡第1周需要给其提供24小时的光照时间,后期每周减少2小时的光照,知道夜间不再开灯为止。3、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约50-60只左右;15-21日龄,每平方米约35-40只左右。
一、育雏阶段
1、温度
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之后每周降低2℃,直到第6周脱温为止。
2、光照
雏鸡第1周需要24小时的光照,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一直到夜间不开灯。
3、密度
养育1-1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50-60只/平方米。养育15-21日龄的雏鸡,密度约35-40只/平方米。养育21-4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25只/每平方米。60日龄之后的小鸡约12只/平方米。
4、饮水
雏鸡出壳24小时后可以饮水喂食,雏鸡前20天喂食冷开水,后期可喂食井水或自来水。
二、饲养阶段
1、饲喂加料
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鸡的采食欲望。在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数量不要太多,等鸡吃完后,需要空置料桶一段时间,再进行加料。
2、换料加砂
给鸡换料时,需要3天左右过渡,20日龄之后,每周给每百只鸡提供500克干净的细沙,放养的鸡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
把强弱的鸡分群,公鸡母鸡进行分群饲养,公鸡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
4、鸡舍通风
鸡舍要有对流风,冬季需要及时进行换气,保证舍内有新鲜的空气,鸡舍里应当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减少应激
日常管理按照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能粗暴,接种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内,这样可能会引起鸡炸群,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
青花鱼养殖交流是一个社交,成立于2010年12月,专注于青花鱼养殖技术交流。会员主要是青花鱼养殖爱好者,他们分享青花鱼养殖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青花鱼养殖水平。
1、房舍。
在散养蛋鸡时,房舍主要起晚上鸡休息和产蛋场所的作用。一般房舍可以建成坐北朝南、三面围墙的敞棚状,高度在1.5~1.8米,前高后低,鸡舍的跨度不宜太深,以4米左右为好,春秋季节阳光能照射到屋内。鸡舍的长度可以根据容纳鸡的数量确定,但是要隔成3米到4米的隔间,易于产蛋箱的摆放,每个房间可供100~120只鸡使用。顶架架成钢管结构或硬质的木版,便于有力支撑上覆物防止风吹,顶上覆盖物从下向上依次铺设双层的塑料布,油毛毡,稻草垫子,最外层铺石棉瓦,用铁钩固定到檩条上,以固定顶棚这样的建筑保暖隔热,挡风不漏雨,冬暖夏凉,且造价低。房舍的前沿可以吊上麻袋或草帘,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放下来,鸡只可以自由出入,而舍内有保持一定的温度。鸡舍的地面处理,沿墙边50厘米用三合土硬化,防止老鼠打洞,其他部位把地面用素土夯实即可,地面可以铺上3~5厘米的粗沙,供鸡沙浴使用。在鸡舍的墙地方用圆木棍或竹竿钉制栖架,栖架为阶梯装,4~5个阶梯,阶梯高度25厘米,每个阶梯的宽度20厘米即可。
2、产蛋窝。
高产蛋鸡的产蛋时间一般比较集中,因此数量上要满足需要,否则鸡就会到处下蛋。产蛋箱可以使用肉种鸡用的双层产蛋箱,也可以用砖沿山墙两侧砌成35厘米见方的格状,窝中铺上麦秸或稻草。产蛋箱(窝)的数量以3到4只鸡一个为好,产蛋窝要隐蔽一些。对选取的场地四周进行围栏圈定,围栏的面积可以根据鸡只的多少和区域内树木、植被的情况确定。围栏方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塑料网、铁丝网、竹片、木栏等,设置的网眼大小和网的高度,以既能阻挡鸡只钻出或飞出又能防止野兽的侵入。墙根种植一些葡萄、爬山虎、丝瓜等一些可以爬墙的藤类植物或蔬菜类作物。运动场是鸡获取自然食物的场所,应有茂盛的果木、树林或花卉,也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草可以供鸡只采食,树木可以供鸡只在炎热的夏季遮荫,有利于防止热应激。在树木没成林以前可以给鸡搭一些遮荫凉棚。
3、补料。
高产蛋鸡散养要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和补料密不可分,在散养鸡舍内或鸡舍外墙雨的地方以设置补料桶或食槽。舍内料筒的摆放位置在鸡舍的中间,1个直径40厘米的料桶可供20只鸡同时采食。料桶用绳子或铁丝吊起来,防止鸡晚上到上面栖息。舍外及散养区域内根据鸡的活动范围设置补料食槽,注意食槽上方必须有遮荫避雨设施。补料量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散养地的植被情况、虫草的多少和鸡的觅食情况来确定。一般每天补饲两次。早晨开始开灯补光时加料饲喂一次,不要在每日产蛋集中的时间补料,晚上用口哨回来后再补饲一次,每次补料量按笼养鸡采食量的80%~95%补给。剩余的5%~20%让鸡只在环境中去采食虫草弥补。
4、补水。
每天给鸡只定时饮水3~4次。在给鸡补料应防止浪费饲料。饮水设备可以采用水槽、水盆或自动饮水设备。在鸡舍周围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在远离鸡舍的地方定点放置饮水盆,保证鸡能不费力气就可以饮到清洁的水。不要把饮水设备放到鸡舍内,防止水溢出污染舍内环境。注意每天刷洗水槽,清楚水槽内的鸡粪和其他杂物,让鸡只饮到干净清洁卫生的水。
5、照明。
光照的作用是鸡的性腺发育、维持正常排卵以及使鸡能够进行采食、饮水、交流等各种活动。鸡的排卵时间一般控制在产蛋后2小时内,但是为了能够把鸡蛋产在白天,天黑前2小时鸡就不排卵了,因此为了确保散养的高产蛋鸡能够高产,应给予与集约化笼养一样的光照程序和光照强度。因此鸡舍内应根据散养舍建筑面积的大小和成鸡的光照强度配置照明系统,设置一定量的灯泡。灯泡一般安装在蛋鸡夜晚休息的场所,面积16米2平方米的鸡舍空间使用一个40瓦的灯泡可以满足需要。
6、补光。
散养蛋鸡补光的方式和笼养鸡基本相同,根据日照情况确定补光的时间。由于高产蛋鸡散养的季节控制在3月到11月,所以育雏育成期是在10月到2月完成,也就是开始放养时鸡的周龄在16~17周龄左右。3月份的自然光照大约11小时左右,这时开始补光,每周增加半小时到1小时,达到每日16~16.5小时为止,并恒定下来。产蛋5~6个月后,将每日的光照时间调至每日17小时。补光方式采取每日固定在早上5点钟开始补光,一般在天黑约在傍晚6:30~7:30将散养鸡用口哨叫回鸡舍,并同时补料,在补料的同时补光到规定的时间。光照一经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散养场地一般都比较偏僻,电力供应不稳定,如果饲养量比较大,可以备用一小型发电设备,以供应急之用。
7、通风。
鸡的体温比较高,在散养状态下能够主动寻找凉快的树荫下避暑,而且可以通过沙浴降温,因此鸡舍内不需要降温设备。由于鸡舍采用三面围墙的敞棚状,舍内外的空气交换充分,也没有必要安装风机或风扇。雨季散养鸡的避雨十分重要,在围栏区内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搭设数个避雨棚,以防突然而来的雷雨。一般情况下饲养员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通过吹哨把鸡唤回鸡舍,对个别回不来的鸡可以就近避雨。
8、轮牧。
根据场地的大小、生长草的多少、散养鸡数的多少进行分割围栏,采取定期轮牧的饲养方式,等一散养地的草食不多后应赶到另一片散养地,作到鸡一经散养就日日有可食的草、虫或树叶等。同时也有利于果园的翻耕,鸡粪的处理,果树的管理与施肥、用,保证牧草的复壮和生长,也可防止鸡群间疾病的传播便于消毒处理。为了保证散养鸡有充足的牧草,可预先在散养地种植一些可供鸡食用的牧草如苜蓿、黑麦草、龙爪稷等。散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蛋品质,让鸡只在外界环境中采食虫草和其他可食之物,每过一段时间后,散养地的虫草会被鸡只草食完,因此应预先将散养地根据散养鸡的数量和散养时间的长短及散养季节划分成多片散养区域,用围栏分区围起来轮换放养,一片散养一至两周后,赶到另一个围栏内散养,让已采食过的散养小片区休养生息,恢复植被后再散养,使鸡只在整个散养期都有可食的虫草等物。
总结、高产蛋鸡散养需要提供可靠的配套设施,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在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使用三面围墙的坡屋顶敞棚结构造价低,而且空气流通好,舍内沿两侧山墙安放产蛋箱,中间吊料桶,后山墙安放鸡晚上休息的栖架,不仅便于管理,而且方便补光和补料。在补光措施上,采取和笼养鸡近似的措施,使散养鸡的排卵和产蛋更加规律性。为了使散养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在放养区域内增设一定数量的补料点和补水点十分重要,还要注意放养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采取修养生息的轮流放养。
对虾技术要点:
1.池塘消毒
(1)池子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合适(土池1.8~2.0米,高位池2.0~2.3米),装配增氧机。
(2)上一茬养殖收成后,铺膜池应洗池,土池或沙池应晒池,老化池塘撒上生石灰再曝晒,生石灰用量80~100千克/亩。
(3)清野消毒的过程是清除杂鱼、杂虾和寄生虫、细菌、等病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物,注意用的安全性。
2.进水处理
虾池进水时,有条件的经过滤、沉淀,条件不够的需经80~100目筛绢网,以减少杂鱼、杂虾及其进入养殖池。一次进水至水深1米,可使养殖前期不用添水,减少与水源的交流。选择低毒高效的水体消毒剂(如),合理进行水体消毒,以既能有效消毒灭菌,又对浮游单细胞藻类影响不大为目的。
3.水质培养
已养殖多年而没有清淤的池塘(肥塘),宜施用无机复合专用肥,如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施用量为1~2千克/(亩·米)。新开发的池塘、铺膜的池塘、沙质底的池塘和清淤的池塘等,宜施用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也可自己进行科学配比施肥,掌握原则是:肥料元素为可溶解态,N∶P比大于10∶1,其他元素适量。
一般来说,放养虾苗之前5~7天施肥,放苗后5~7天追施一次即可,以后可发挥有益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物的作用,来增加养殖水体的肥度。
4.虾苗放养
虾苗选择选择健壮、活力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和完整的虾苗。
青花鱼养殖交流是什么
李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养殖厂:
1. 确定养殖厂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养殖,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李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 针对养殖厂的现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比如,如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如何提高养殖效率等等。
3. 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养殖厂提高养殖效益。
4. 指导养殖厂进行科学管理。养殖厂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生产、生产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的管理。李俊可以为养殖厂提供相关的管理指导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厂的发展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动物以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温度: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后期每周降低2℃,到第6周雏鸡脱温为止。2、光照:雏鸡第1周需要给其提供24小时的光照时间,后期每周减少2小时的光照,知道夜间不再开灯为止。3、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约50-60只左右;15-21日龄,每平方米约35-40只左右。
一、育雏阶段
1、温度
雏鸡第1周温度约34-35℃,之后每周降低2℃,直到第6周脱温为止。
2、光照
雏鸡第1周需要24小时的光照,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一直到夜间不开灯。
3、密度
养育1-1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50-60只/平方米。养育15-21日龄的雏鸡,密度约35-40只/平方米。养育21-44日龄的雏鸡,密度约25只/每平方米。60日龄之后的小鸡约12只/平方米。
4、饮水
雏鸡出壳24小时后可以饮水喂食,雏鸡前20天喂食冷开水,后期可喂食井水或自来水。
二、饲养阶段
1、饲喂加料
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鸡的采食欲望。在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数量不要太多,等鸡吃完后,需要空置料桶一段时间,再进行加料。
2、换料加砂
给鸡换料时,需要3天左右过渡,20日龄之后,每周给每百只鸡提供500克干净的细沙,放养的鸡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
把强弱的鸡分群,公鸡母鸡进行分群饲养,公鸡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
4、鸡舍通风
鸡舍要有对流风,冬季需要及时进行换气,保证舍内有新鲜的空气,鸡舍里应当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减少应激
日常管理按照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能粗暴,接种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内,这样可能会引起鸡炸群,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
青花鱼养殖交流是一个社交,成立于2010年12月,专注于青花鱼养殖技术交流。会员主要是青花鱼养殖爱好者,他们分享青花鱼养殖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青花鱼养殖水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