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取水深度_水产养殖2mod
池塘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池塘透明度在25~30厘米较为适宜。养殖水体的透明度过大或过小,均会对养殖动物(鱼、虾)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透明度过大,易使养殖生物处于不稳定状态,造成生物的“应激反应”,也容易繁生水绵和维管束植物,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水质中的pH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使碳酸盐碱度的毒性增大。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水产养殖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提升了人们的收入,但不合理的水产养殖将导致整个养殖环境遭到破坏,给水产养殖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水产养殖行业必须要树立环保理念,才能促进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的具体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取水深度_水产养殖2mod
水产养殖取水深度_水产养殖2mod
水产养殖取水深度_水产养殖2mod
1 水产养殖导致2)水产养殖的工厂化养殖主要利用鱼饲料进行喂养,水体不能及时更换,而且更换废水时直接排入周边的池塘,一些鱼饲料中的有机物质会随机进入到池塘中,导致池塘环境受到破坏。3)水产养殖的网箱养殖方法是设立一定区域的网箱使水产养殖区域与周围的水域联连同一体进行养殖,网箱中进行消毒、喂养工作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导致整个水域遭到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的原因
1.1 内部因素
目前,在水产养殖时,不能忽略水产养殖内部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水产养殖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养殖模式的多样化,其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模式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不同。1)淡水池塘养殖模式中,内部的水资源总体性较强,导致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较弱,而水产养殖的密度非常高,会产生很多的有机物以及粪便,导致整个水体富营养化。水藻滋生,造成水产养殖的环境遭到破坏。
1.2 外部因素
在水产养殖中,外部因素往往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中,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化,忽略了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过度养殖,不合理地增加水产养殖区域,无序的排放水产养殖废水,使周围的空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遭到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整个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压力增加。此外,在水产养殖中,养殖人员不具备环保理念,认识不到新时期对于环保的重要要求,导致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如,对于水产养殖饲料的配比有严格的规定,但很多养殖人员不在这个规定内进行饲料配比,甚至使用了很多的违禁物,对环境造成了的破坏[。在我国水产养殖的工作中,管理部门没有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监视和管理,对于水产养殖的区域划分不合理,导致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破坏出现蔓延式增长,引发重大的环境危机,不利于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
2 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具体防治措施
在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之前,必须要明确水产养殖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了解水产养殖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对于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并且从这些原因着手,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提升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水平,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
2.1 强化管理,设置合理的制度
在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1)相关的环境部门要强化对水产养殖的管理,设置合理的水产养殖制度,保障水产养殖在一个可以把控的范围之内开展。做好水产养殖区域的规划,深入了解水产养殖所在生态环境区域的承载能力,设置合理的水产养殖规模。2)在水产养殖管理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制度,设立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制度与考核机制,要严格审查水产养殖的资质,保障水产养殖区域内环境保护的力度。
3)对相关的水产养殖区域进行监测,避免偷偷进行水产养殖的现象,定期监测对水产养殖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空气环境,检测水产养殖区域内的环境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要责令水产养殖人员停业整顿,整治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要进行处罚,或者吊销水产养殖的生产资质。只有从根本上确立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对策,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水产养殖工作。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参不齐,许多养殖户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上,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要让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根据不同养殖模式进行不同的技能培训,通过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此外,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人员的考核管理,对于从事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考核通过的人颁发技术人才证书,保障考核的机制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在合理的水产养殖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构建水产养殖环境报警制度,如果出现化学物质使用过多或者残留有机物过多,就会自动报警,通知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多的使用化学物质,及时有效地清理出水产养殖区域的有机物质,更好地改善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的水平。
3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水产养殖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开展水产养殖时,一定要树立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在水产养殖产业经济发展中强化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和监督,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绿色持续化发展。
水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调水,也要走在水质变化的前面。根据养殖水体的变化规律、天气变化后水质变化规律、养殖水体内生物变化规律、养殖动物生长进程规律、饲养管理变化规律等,采取预防、及时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微调”结合,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这就是调水的“适宜时机”。甲鱼又叫水鱼、团鱼、足鱼,俗称乌龟。甲鱼营养丰富。它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也是一种材。其滋补功效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如何养殖甲鱼呢?让我们和Huinong·边肖一起看看海龟养殖技术。甲鱼养殖的生理特点:甲鱼的最适温度为28~30℃,15℃以下开始冬眠,32℃以上生长缓慢。五月到八月是繁殖季节。养殖场必须配备亲体产卵鱼塘、产卵舍、幼鱼鱼塘、小鱼塘、成鱼池等。中华鳖的性成熟年龄在华北地区为5-6岁,长江流域为4-5岁,热带华南地区为3-4岁。用于养殖的龟一般6岁左右,放养时雌雄比例为3:1。成熟的母龟尾巴短,不能自然延伸到裙边以外,而公龟尾巴尖,可以延伸到裙边以外。甲鱼养殖技术甲鱼养殖技术:1。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消毒,半个月后再注水放养。2.甲鱼在浅水池中用0.01%消毒一次,每亩可放养300~400只。鱼虾、蚯蚓、动物内、田螺田鸡、蛤肉为主食,熟麦粒、饼、瓜菜也吃。喂食时,将饲料放入喂食槽中,喂食槽的一端放入4~5cm深的水中,部分饲料浸在水中,可在晚上9~10点喂食,也可逐日延迟,改为早上喂食。3.每年6-8月在温池里,左jnnjf和右JNNJF各50只。在沙地洼地或有脚印的地方寻找龟蛋。蛋壳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圆点的是受精卵。采集孵化时,乳白色部分必须朝上,否则龟不会孵化。适宜孵化温度为30℃左右,含水量为6%~25%时可孵化出砂,埋深5~20cm,45天左右可孵化出砂。幼鳖要喂水蚤、丝虫等饵料,后期可以喂鳗鱼配合饲料。4.水产养殖受水温影响,养殖商品甲鱼需要4~5年。通过加热养殖,只需12-15个月就能培育出商品甲鱼。用温泉水或工厂富余热水加热,可以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龟鳖养殖技术详解以上是Huinong边肖整理的龟鳖养殖技术。你学会了吗?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需求的增加,甲鱼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想从事龟养殖,必须掌握龟养殖技术。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专业人士请回答,水产养殖过程中藻类检测流程及水质检测方法有哪些呢?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将待测水样抽取到针管内。2.将过滤器安装在针管吸口上,将针管内的待测水样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流出。3.取下过滤器,将过滤器的颜色与颜色对照卡进行对比,从而通过目测估算出水中的藻类含量即可。
例如培菌。细菌有自养型与异养型之分,碳与氮对细菌繁殖有影响的就是异养型细菌。细菌自身碳氮比大概是五比一,这意味着,当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同化5份碳时约需同化一份氮来构成它自身的细胞体;而在同化的过程中,能量又是通过有机碳获得,且同化一份碳所消耗的有机碳是4份,也就是说,同化一份氮,消耗的碳是5份,而有机碳是20份,加起来碳与氮的比例就是25比1。每个水样,检测三滴水,每取一滴水,都应充分搅动水样(送来水样或带来的水样一般由普通水瓶盛装,在静置后水样中藻类会出现分层现象,大部分藻类会沉在瓶底,影响藻类检测准确性)。
水产养殖的养殖管理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1.提升池塘水位。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的状况,采取隔三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鱼池条件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我是做水产养殖的!我在源头水渠里做了亚盐的检测一公里内得出了三个数据,分别是0.01 0.0
投饵施肥记养殖场进、排水渠道的形式有:(1) 进水渠道养殖场的进水渠道分为进水总渠、进水干 渠、进水支渠等。进水总渠设进水总闸,总渠下设若干条干渠,干渠下设支渠,支渠连接池塘。总渠应按全场所需要的水流量设 计,总渠承担一个养殖场的供水,干渠分管一个养殖区的供水,支渠分管几口池塘的供水。进水渠道大小必须满足水流量要求, 要做到水流畅通,容易清洗,便于维护。进水渠道系统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筑物两个部分。渠系建筑物 包括水闸、虹吸管、涵洞、跌水与陡坡等。按照建筑材料不同,进水渠道分为土渠、石渠、水泥板护面渠道、预制拼接渠道、水泥现浇渠道等而定。按照渠道结构可分为明渠、暗渠等。(2) 排水渠道排水渠道是养殖场进、排水系统的重要部分。水产养殖场排水渠道的大小深浅,要结合养殖场的池塘面积和地形特点、水位高程等而定。排水渠道一般为明渠结构,也有采取水泥预制板护坡形式。排水渠道要做到不积水,不冲蚀,排水通畅。排水渠道的建设原则是:线路短,工程量小,造价低,水面漂浮物及有害生物不易进渠,施工容易等养殖场的排水渠一般应设在场地处,以利于自流排放。 排水渠道应尽量采用直线,减少弯曲,缩短流程,力求工程量 小,占地少录首先得你的取水方法问题, 你应该在三个地方取得水。,这个水的亚盐数据就有很大的区别,估计你取水的深度也不一样,正常取水就去水面下10cm的可以,你到养殖场亚盐就是有0.005,说明亚盐不多就没有的,可能在进水的过程,亚盐转化为氨氮,
水的透明度和水产养殖有何关系?
池水的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中深浅的程度,其(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计量单位用厘米表示。养殖水体透明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悬浮物的多少,与池水浮游生物的出现时期和数量多寡有关,与水质的肥瘦密切相关。
故透明度大小不仅能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还能大致反映水中饵料生物丰歉和水质肥度。影响水体透明度的因素很多,如季节气候、天气变化和水体条件等,随着夏季水温升高,水中各种浮游生物大量繁生,会使透明度降低;有时会因大风、强降雨,使养殖水体的透明度加大。
对于盐碱地水产养殖,透明度也是池塘水质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透明度过小,说明养殖池塘中的有机污染物增多,或是池塘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殖过多,此时必须小心水质容易恶化,从而诱发病害的发生。养殖池塘的透明度还与水温、养殖周期有关。
在水温较低的时候,透明度在30厘米较为适宜,增强太阳光的投射度,有利于池塘水温的提高。在养殖中后期,由于物、有机质增加,池塘透明度也会有所下降,但不能低于25厘米。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保护自然资源》
我有3亩淡水池,深度5-6米,靠近水库,养殖什么鱼比较好
经济效益分析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_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 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
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
(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管)精心的日常管理。
这里说的可能不够详细,我知道有个网站的养鱼技术教程不错.百度不给发网址..你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前面是三个W点,中间是sflfj,后面是点c, o, m .
祝早日成功!!!
如何规划建设水产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水产养殖一年到头都在调水,你可知道怎么调一塘好水?
调水说简单,也简单,就像这个名词一样,直接解释就是调整水质。说复杂,那可就真复杂了,因为“水质”就是一个庞大的复杂概念。
从生物学角度讲,调水涉及到养殖水体内多种生物共生条件的调整。说白了就是养殖水体内,藻类、菌类、昆虫、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相互依存、相互抑制/促进的环境调整。
从生产学角度讲,调水就是尽量调整养殖水体中营养物质、物理化学环境参数等的变化,使之利于水产养殖生产,追求的经济效益。事实上,这个角度是最狭隘的角度,只不过是人类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追求。基于这种思维研发或采取的措施,往往都会顾此失彼,有时甚至事与愿违。
所以,说了半天,调水调什么呢?个人认为,调水就是在生产条件下,以尽量贴近自然的方法,建立适于养殖目标的养殖水体环境。也就是,把养殖水体中生物平衡、物质平衡调整到满足或者促进养殖目标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要调水呢?实际生产中,由于养殖者不断追求、市场不断需要,于是,大量的“人工干预”介入到“自然生产系统”中,养殖水体的环境会快速变化,我们也就不得不经常“调水”。
天气变化,需要及时调水。天气剧烈变化,特别是暴雨/连续阴雨后,出现太阳暴晒的热天,水体在藻类、菌类都会发生剧烈变化,引发养殖水体缺氧是经常发生的;养殖水体分层,底部恶化加快,亚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累积量增加,极易诱发各种疾病。可见,天气剧烈变化后,需要调水。
不同阶段,需要及时调水。例如,养殖前期“肥水”就是一种调水方式。养殖中后期,由于大量投料,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盐快速、大量累积,采取稳定水质、降低亚盐的措施,是另一种调水方式。
调水不是目的,稳水才是根本。这是我们在进行调水时,要建立和坚持的概念。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养殖动物是不可能生长好的,更不用说高产。这样看来,调水的时机就很重要了,追着水质变化以后再调水,永远是被动的,且水质永远是“不稳定的”。
调水的时机,有固定的,也有临时的。具体的调水时机,是根据各种具体情况、以及养殖者的经验,及时调整的。例如,台风来临之前,必须要事先采取适当措施,稳定养殖水体水质,预防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台风过后,还要及时跟进,采取必要稳定水质措施。
调水是水产养殖中最2.2 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关键的技术。而对各种物质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养殖各阶段的正确理解,采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正确的产品”,才能调好水。一句话,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是调水的基础。
例如养藻,水产养殖的都知道,好藻好水。藻类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养的。光合作用是需要足量的二氧化碳,而在养殖水体中,二氧化碳则主要是以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这就一定要涉及到水体中的一些指标了,一是硬度,二是总碱度。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量,反应出的就是总碱度的高低,总碱度越低,越不利于藻类的生长。这是培藻前要正确理解的基本要点。
现在鱼塘、虾塘投的饲料,往往蛋白很高,大多饲料蛋白都在30%以上,一般饲料的碳氮比在9-10。在养殖中,饲料中的氮约有70%都没有被利用,而这些氮都是造成池塘氨氮、亚盐升高的根本来源。这些氨氮、亚盐需要微生物的分解转化。微生物要高效的分解、转化氨氮和亚盐,必须要有足够的碳源。
养殖水体中,碳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光合作用,再一类就是饲料。当碳不足,就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去补充。像葡萄糖、红糖、糖蜜都是碳源。这也是养好菌、调好水所必须要知道的基本知识。我们都知道水产养殖中的一句话是,养成靠养藻,高产靠养菌。
养殖水体消毒,是大家经常做的一项“工作”。其基本理念是,由于养殖水体中含有大量杂菌或有害菌,通过“消毒”,“杀灭有害菌”,以减少对养殖动物的不利影响。于是,在水产养殖中,进行了大量“水体消毒”动作。
消毒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要明白,消毒的目的什么,怎么做,后果是什么?比如说,池塘进水完成后,施用漂、溴氯海因、钠、三氯异氰尿酸等水产常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这无可厚非。但水体消毒后2-3天,待消毒剂效基本消失后,施用浮游微藻营养素和有益菌制剂培育基础饵料生物,使水色呈豆绿色、黄绿色或浅褐色,营造藻一菌平衡的良好养殖生态环境,给虾苗或幼虾提供优良的生物饵料,促进虾苗健康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对于养殖过程中的养殖水体消毒,这就是人见人智的事了。本人不建议经常进行水体消毒,在本人自己的实际作中,除非极特殊情况,不再进行消毒处理。完全依靠综合生物技术集成的调水手段进行调水。
所谓调水,还涉及到很多问题,这里不一一累述。但本人需要强调的是,充分认知和理解水质、养殖动物、自然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配合自己的经验,建立适于自己作、适合于自己池塘特点、适于养殖动物特性的一套调水措施从生态学角度讲,调水就是尽量保持接近“自然生态”条件,保持生物多样性。事实证明,维持在 “我们人类认为的理想人工环境”中进行生产,往往难以维继,甚至会造成很大的“生态危机”。这是我们对“自然”的认知还很多,我们几乎还没有建立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正确认知和深刻理解。,才是“调水”的实质,也是达成养殖成功目标的适宜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