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类人群收入将提高 7类人群收入将提高多少
鼓励“高收入”人群更多回报,此举的含义是什么?
工资标准上调,将影响这8类人的钱包!此举的含义就是缩小贫富距,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常说能者多劳,这种行为就是能者多劳的一种体现,达则兼济天下,高收入人群应该有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这样就会更加和谐。
7类人群收入将提高 7类人群收入将提高多少
7类人群收入将提高 7类人群收入将提高多少
2017年工资上调的省份
高收入人群是重要力量、能够给更多人制造财富等。高收入人群是重要力量,过去虽然有回报,但是还不够;能够给更多人制造分红收入指你通过在公司的股份获得公司的部分利润。财富,给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7月涨涨涨!除了职工养老金开始上调,还有哪些待遇也会有所改变?
养老金的待遇,薪资待遇,社保的待遇,医疗保险的待遇,还有一些补贴的待遇。不止养老金,社保基金、公积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一是工资支付不规范;二是工资提取不规范,在实行工效挂钩企业,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三是部分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超过工资总额4%的标准进成本,变相提高收入;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位消费随意性强,缺乏合理有度的约束;五是事业单位创收活动没有规范的制度规定,分配行为不规范,透明度低。低保等的待遇也有改变,还有很多一、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基本评价地方会发放高温津贴。
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是多少?三口之家年收入达到多少才算达标呢?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并没有公布统一的准确的标准,因此我们只能从个人理解吧。
根据公布的 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我国还是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的 ,城镇和农村就业收入相还是非常大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7131元。
按照人均收入水平计算,三口之家的收入应当达到9.6万元,城镇居民的家庭需要达到13万元左右。对于城镇家庭中,年收入在10万元到20万元之间的,应该都能称之为中等收入群体吧。
2019年,公布的《 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 》,按照受调查人员的情况,将收入群体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较高收入和高收入四类。中等收入群体,只是2000~5000元收入的人群,三口之家年收入约算7.2万元到18万元之间。这一收入的人群占比约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46%。另外,月收入5000~1万元的群体约占13%,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群体,仅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3%。
每年,也会发布全国居民按收入5等分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这实际上就是按人口数量来统计的有关数据。收入的20%的人群,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是7869元。20%的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是16443元。也就是说收入占全国的40%的人口人均月收入仅仅12156元,大约有5.6亿多人。这也是为什么约有6亿人人均月收入也就1000元的由来。
处于中间收入组的《职工带薪年休条例》规定,职工在年休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日和婚丧期间以及依法参加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249元,也就是说这样的家庭三口之家年收入仅仅7.8万元左右。
另外,一个较为的数字口径是2019年1月宁吉喆在发布会上公布的,当时明确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了4亿人。
不过相关的标准划分非常宽泛,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指的是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有一项非常通俗的标准是,中等收入家庭有 购车、购房和闲暇 旅游 的能力 。这样算起来确实数量不少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对于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要想达到10万元到50万元,究竟有多难?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还算较好,夫妻双方年收入在5~25万元。可是如果要想一个人单打独斗,年收入实现10万元到50万元,还是非常难的。
根据2020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 平均工资,全国城镇非私2020年全国就业人员仅仅是7.5064亿人,排名一亿名大约超过了87%的人。营单位人平均工资收入为97379元。而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工资收入为57727元。由于城镇这个举动的意义就是让他们更加的有正义感,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然后变得更加有爱心,所以才会出现这个举动。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量仅仅1.72亿人左右,算上私营单位中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人群,预计总人数也就1亿人左右。
,事业单位人员这三类人群工资怎样定
工资标准调整趋于稳慎根据《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央企负责人薪酬结构将从基本年薪加绩效改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总收入不超过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7—8倍。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按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两倍确定,绩效年薪不超过基本年薪的两倍,而任期激励收入则不超过年薪总额的30%。
根据相关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按工资标准的70%发放;满10年及其以上的,按工资标准的.80%发放。工资上调后,失业员工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也会相应增长。在高管降薪之后,近期,有关央企降薪的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煤炭、石化、银行、电力等行业央根据我们首次推出的描述不同收入群体概率分布的“徐振斌分布曲线”,按收入距五等分,可以计算得出,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低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2357元至4315元)占31.79%,中等偏下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4316元至6273元)占32.36%,中等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6274元至8231元)占19.67%,中等偏上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8232元至10190元)占8.95%,高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101元及以上)占7.23%.企纷纷加入降薪行列。
日前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即将于7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在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多个亮点,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首次提出,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收入来源的种类是什么有哪些?
2017年工资上调的省份分别有:收入来源的种类有以下:
4、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1、薪水收入。
指通过工作获得的报酬,从建筑工人到上市公司CEO都是“员工”,律师,医生等高薪职业也属于这个范畴,本质是你用你的时间换取收入,也可以叫做主动收入。
2、利润收入。
这种收入来自于你以高改革开放以来,正如前述所 分析 的那样,虽然城镇居民的收入距在拉大,平均分配状况从总体上看也有了好转,但是,“平均主义”并没有根除,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不包括工资外收入)分配上,多数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资收入分配距偏小。据调查,许多企业基本工资与标准相比,仅为三倍左右;机关单位工资仅是工资的4.28倍(不含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与标准相比只有2.81倍(不含工龄工资)。按行政职务的收入分配距过小,按技术职务(技术要素)的收入分配距则更小。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也是工资外收入失控的重要诱因之一。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和服务。
3、返利息收入。
这种收入通过你出去的钱产生利息获得。
4、分红收入。
5、租赁收入。
6、版权收入。
这部分收入指你不需要在工作,但仍然获得的收入。
这种收益来自于你在市场上买入,卖出资产,比如你用400万买入一处不动产,而后以600万的价格售出,或者你买入100万的某公司股票,在一定时间后以200万卖出手中的股份。
工资收入划分标准
阶层:是工资收入的人群,即为低薪阶层。这一阶层是月工资收入水平低于2995元的居民,占据了国内人口总额的47.7%。
第二阶层:是工资收入处于正常水平的人群,即为普薪阶层。这一阶层的月工资水平高于2995元,低于7345元,占据了国内人口总额的39.4%。
第三阶层:是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阶层,即为中产阶层。这一阶层是月工资收入水平高于7345元,低于20600元的居民,占据了国内人口总数的10.9%。
2017年工资上调的省份
近期上海、深圳、陕西等多个省市相继宣布上调工资标准。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工资上调的省份,欢迎大家阅读!
从4月1日起,上海月工资标准从2190元调整到2300元,增加110元;小时工资标准从19元调整到20元。
从5月1日起,陕西一类工资区全日制工资标准提高为168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工资标准为16.8元/小时。
从6月1日起,深圳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工资标准提高为2130元/月,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工资标准19.5元/小时。
2016年年底安徽省发布《安徽省工资规定》,于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新规将年休、产、生育手术、探亲、婚丧等期,均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劳动者可享。天津市近期也表态,2017年将着力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适时调整工资标准,工资有望超2000元。
工资标准上海这道题我给你解答,一个人如果有才一天,就是在家晚上不干,那是没有收入的,他这道题我给你解答,一个人如果有才一天,就是在家晚上不干,那是没有收入的,他也不能得到,嗯很好的美好的生活,他如果要是能。得到,嗯很好的美好的生活,他如果要是能。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工资标准的“含金量”较高。根据上海规定,月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津贴,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住房补贴也不作为月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深圳月工资标准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为2130元。这两地也是目工资制度改革纳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统筹安排,要调整结构,提高基本工资比重,降低津补贴比重,将制度外收入转成制度内收入;改进完善工资制度,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建立健全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和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对工资的增减,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安排,建立一套工资参考企业相当人员薪酬水平的调查比较机制;同时要推进配套改革,改革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前全国月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大关的地区。
近两年来,各地工资调整趋于稳慎。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共有19个地区调整了工资标准,2015年为20多个,2016年只有9个地区提高了工资标准。
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工成本上涨较快,企业压力加大。现阶段需要合理调整工资标准。既不能给企业过大的压力,也要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劳动报酬。一般采取月工资标准和小时工资标准的形式。根据日报微信号发布的信息,以下8类人群将直接受益于工资标准上调。
1. 领取工资劳动者工资上涨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实行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工资标准。
如果工资上调,意味着领取工资劳动者的工资也会跟着上涨。
2. 因病休期间病工资上涨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工资不能低于工资标准的80%。
如果工资标准上调,那么,按工资标准计发的病工资也会相应增加。
3. 带薪休员工休工资跟着涨
如果你的基本工资是按工资标准设定的话,工资标准上调,你的带薪年休工资也会有所增加。
4. 失业员工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提高
5. 试用期员工工资更高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7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工作,其所在单位应当支付其不低于工资标准的工资。工资标准上调后,按工资标准领取的试用期工资也将提高。
6. 若所在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劳动者报酬将增加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工资标准。
7. 领取经济补偿金员工工资上涨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标准,若低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工资标准计算)。
工资标准上调后,按而且全国如果仅4亿人达到了10万到50万的收入标准,设年收入超过50万的家庭有1,000万人,全国至少有10亿人达不到这一水平。工资标准领取的经济补偿金也将提高。
8. 领取赔偿金的员工将受益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的计算基数至少为本市工资标准。
工资标准上调后,按工资标准领取的赔偿金也将提高。
;
什么样的才叫高收入人群?
目前,上海月工资标准为2300元,这一水平为全国。高收入人群,应该是指收入高,并且关键是在行业内领先。如果辞职,可以很快被猎头联系,下一家会给更好的待遇。一般学历较高,思维比较与时俱进。
所以,其实我们每月挣三五千元的工资都是正常的,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就属于中等收入。这道题我给你解答,一个人如果有才一天,就是在家晚上不干,那是没有收入的,他也不能得到,嗯很好的美好的生活,他如果要是能。
这个问题是,你的高收入标准没有说出来,你所说的高收入是多少?指年薪百万?千万?还是上亿?几个亿?没法回答你。
首先得是年薪超百万,如公司高管,销售达人,国内7、资本收益。商等
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原因英语作文
这部分只你将自己的一部分资产租赁给其他人获得收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 经济 发展 的需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根据统计年鉴统计数据 计算 得出的描述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距的基尼系数比较适中,从此角度看,大多数人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分配正在向 科技 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 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 问题 ,如体制内平均主义分配倾向仍较,同时,不少单位工资外收入失控,少数行业存在着垄断,通过捞取非法收入暴富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行业、 企业 、群体之间收入分配距过大,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在全产生了很坏的 影响 ,应尽快加以解决。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反映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 性
1、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5.7%.另据《 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计算,1990年至1999年九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6.25%,职工工资年平均增长16.33%,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年平均增长15.33%.扣除物价因素,三者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8.76%、8.84%和7.90%.
2、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顺应了市场化作用的方向
这里顺便指出,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对当前一些学者得出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说法不能苟同。
3、从总体上看,平均主义分配逐步在打破,“脑体倒挂”正在走向“脑体正挂”
一是收入距总体上正在合理拉开。根据《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计算,1994年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仅为0.2754,偏向于平均;到1999年上升为0.3015,比较适中。
另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基尼系数来看,1994年仅为0.2089,过于平均,说明绝大多数人的吃、穿、住、用、行都是清一色的模式;1999年为0.2714,有所扩大,但依然偏向于平均。当然,必须指出,这里的结论与人们实际感觉上的距会有不同,与事实上的基尼系数也会有出入,主要原因是统计年鉴中可能存在该统计而未统计的数据所致,如非法收入,就很难调查统计出来,其造成的实际收入距的扩大,就不可能包括在上述的基尼系数之中。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基尼系数就会增大一些,据估算,大体在0.4以内。即使如此,考虑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从全国看,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比市场经济发达高一些是也正常的,不能简单照搬0.4警戒线的 理论 。
二是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在“八五”和“九五”时期,有一个大的调整,分配开始向 科学 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向新兴产业倾斜。传统的体力劳动、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的收入在相对降低,最为典型的如采掘业,由1990年其职工工资水平在各行业中,还有以下一些待遇也改变了,是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提高,可以进一步的满足不同收入和需求的人群;第二是工伤保险待遇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将能极大程度地保障受伤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第三是失业保险金标准上调,各省市自治区要根据本地实际,逐步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工资标准的90%;第四是低保标准提高,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经济收入困难的家庭也不在少数,为了保障这类家庭能稳妥度日,会适当给予经济补助。到1999年变为倒数第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在显著增长,最为典型的如 金融 保险业,由1990年其职工工资水平在各行业中排名倒数第四,到1999年变为。其他如科学 研究 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卫生 体育 和业、机关政机关团体、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普通高校、商业经纪与业等行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都排名在前列。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
1990年至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2%,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16.23%高10.19个百分点。说明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加大。
5、国有单位职工的收入增长势头较强
“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其他单位的工资增长基本上都呈现正比例线性增长势头。其中,国有单位的工资增长最快,1999年与1990年相比,国有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了2.74倍,尤其是1996年至1999年间,国有单位的工资增长最快。另从工资的增长水平上看,其他单位工资水平一直,国有单位次之,城镇集体单位。
6、转移支付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有所增强
、对两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加大对保障的投入。1998年至2000年三年间,对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分别为96亿元、257亿元、478亿元。2001年预计财政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保险的资金支持力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享受生活保障人数265.9万人,而1998年我国全部城镇和 农村 居民享受生活保障人数合计184.1万人。1990年离退休费(不包括离退休职工的医疗卫生费)为396.2亿元,1999年为2420.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2.28%,比同期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55%高出2.73个百分点。救济支出1996年为41.19亿元,1999年为80.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4.90%,比同期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7.67%高出17.23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转移性收入由1990年的.01元增长到1999年的1257.17元,年平均增长19.66%,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16.23%高3.43个百分点。
7、城镇2017年以来,一些地区对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进行了完善。广东省今年2月份印发《广东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将现行工资标准由两年至少一调改为原则上三年至少一调,2017年工资标准继续按2015年5月发布的标准执行。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发展保持了协调一致
1990年至1999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部年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货工资三项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23%、16.25%、16.33%.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是同步的,城镇居民收入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见表1)。
(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依然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
1、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距过大”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
在工资外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着“收入距过大”现象(由于统计年鉴中对于这种收入距过大难以真实全面显示,这些距又基本上不被包括在我们在前面所做的关于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和基尼系数的计算分析之中,所以,我们对这种收入距过大进行单独考察,而不与有统计数据的收入分配的各方面分析和结论混为一起,这里我们还不妨称之为“非统计收入距过大”,以示区别)。工资外收入、垄断性收入和非法收入是引起收入分配距过大的主要根源。从有统计数据的收入分配距来看,收入者与收入者的收入距,每年正在以3.10%的增长速度扩大;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与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每年正以1.81%的增长速度扩大;依据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变动情况,财富正在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
我们仅以住房分配为例,来说明存在“收入距过大”问题。根据对某市居民每户人均面积统计数据分析,1998年,反映该市住房面积异的基尼系数为0.2927,在较为适度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把级地租等因素考虑在内,则按房产价格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为0.7071,距很悬殊(见表2)。
收入分配不规范所造成的收入距过大,是不合理甚至于不合法的,已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给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重点加以解决。当然,产生“收入距过大”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和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一是高级管理人才、掌握高新技术人才和资本均为稀缺要素,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下,人力资本、技术要素、资本的拥有者,靠自己的劳动和投资率先富起来。二是在工资外收入分配中,由于制度内收入的过于平均,应当说,制度外距大一些有其合理的成份(即制度外有一部分劳动报酬,属于应纳入制度内而未纳入的合理收入部分;制度外的其他收入,又分为合理的要素收入与不合理或不合法收入两部分,其不合理、不合法收入又可分为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三是由于我国城镇普通劳动力的过剩,又压制了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也会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距不断拉大。对于产生“收入距过大”中的合理成份,应通过纳入制度内等办法加以解决;对于其他不合理、不合法收入,则应采取限制、取消,甚至于打击的办法加以解决。
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1999年,按十六个大行业分,职工工资水平的是的2.45倍;按分细行业分类,收入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是收入行业职工的4.50倍。1994年,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关系是1.36倍至2.12倍之间;到1999年,上升到1.38倍至2.36倍之间,距在不断扩大(见表3)。这里,还不包括制度外收入部分,如加上制度外收入,距会更大一些。 中部以及部分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和职工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长期“双低”的现象,造成地区间收入距不断拉大,其中,“双低”现象突出的省份是河南、山西、河北,令人堪忧。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经济和城镇居民(也包括乡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但中部地区也不能忽视,否则,将会拖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无论是分配过于平均还是收入距过大,都是一种的表现。都是对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和劳动价值的扭曲。
2、收入分配行为不规范
3、整体收入分配结构仍不合理
一是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二是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不大,与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求尚有距。1990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工资收入占人均全部年收入的比重,不仅没有相对下降,反而从上升了0.56个百分点,这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近年来工资化起到了工资比重相对下降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按多种要素分配还远没有真正调整到位,其它要素参与分配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比重(这里,我们没有把统计数据以外的制度外收入、不合理收入、非法收入考虑在内,这将作为另一类问题加以解决)。
4、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不够理想,低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很大
在各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上,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群体相对较小,合计只占总人数的28.62%;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较快的少数收入者将其他收入群体相对性的向下排挤,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相对过大,合计占总人数的64.15%.这一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结构,容易造们对收入距拉大心理失衡(由于群体内部收入距不大的中低收入者和收入者居多,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者偏少,所以,低收入者往往把目光定位在收入者那里。从心理上讲,这些低收入者一抬头仰视比较,就看见了收入者,而忽视了介于他们与收入者之间的规模不太显眼的过渡性收入群体,造成很大的心理反)。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合理分布是我们当前收入分配 问题 中要解决的首要矛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