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排列顺序

显庆 656年-661年

唐朝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我整理了唐朝历代排列顺序,来看一下!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年号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年号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年号


唐朝历代排列顺序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但仅是女皇的傀儡。

6.(624年-705年12月16日)历史上的正统的女(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朝末代(904年-907年在位)。大和 827年-835年

唐代哪个伟大

相信这位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可以说是唐代时期的"明星"——李世民。这位皇上的"成帝之路"可以说是十分坎坷:从机关算计自己的兄长谋取利益,而后成功立为太子;再到掀起朝廷变革,成功将自己的父亲唐高祖挤下皇位。可以说是步步为营,却也凭借自己的足智多谋而变得步步为营!

唐朝顺序表,唐朝历代列表,唐朝有几个

调露 679年-680年

经过资料对比,唐朝一共有21位。依次顺数为:

分别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1.高祖延载 694年李渊617年起兵反隋,618年登基称帝

2.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精图励志,虚心纳谏,攻下厥,18岁能打仗,23岁生天子,开创了历史上享有的贞观之治还被称“天可汗"

4.中宗李显,次在位,一年,第二次在位,五年

5.睿宗,李旦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图强

6.,是历史上的女,改国号为武周,定都洛阳,这位期间历经图治

7.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前期励精图治改革图强使唐朝达到鼎盛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是唐朝盛唐转衰,安禄山攻下首都长安,和主要的地方,洛阳,国号燕

8.肃宗,李亨,在位期间历经图治,收复长安洛阳一代

9.代宗李豫,在位期间使用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虽然安始终了,平定了,但是出现了割据势力

10.德宗、李适,在为期间,历经图治,改革图强

11.顺宗,在为两年

12.宪宗,在位期间精图励志,改革图强,开创了,元和中兴

13.穆宗

14.敬宗

15.文宗,是一位傀儡

16、武宗,精图励志,改革图强,开创了会昌中兴

17.宣宗,在为期间,精图励志,改革图强,劝课农桑,开创了,元中之治

18.懿宗,在为期间,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把宣宗,点燃,的一点希望之光,覆灭了

19.僖宗,在位期间,喜欢打球,不理朝政

20.昭宗,在为期间,被一些大臣关了起来

21.哀帝,唐代末代

唐朝排序

帝王年表

唐朝和武周 618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武周之前的唐朝 618年—690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大圣大弘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干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 李显 684年,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84年-70510、唐代宗李豫,在位时间:762—779年。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

载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 武曌 684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昭宗 圣穆景文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00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 705年—907年

中宗

(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 李显 684年,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少帝 李重茂 710年 唐隆 710年

睿宗

(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 李旦 684年,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代宗 睿文孝武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干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大顺 890年-8年

景福 892年-893年

干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哀帝 昭宣光烈哀孝 李祝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李祝原谥曰哀,后唐明宗李嗣源改谥曰昭宣光烈哀孝。

现代汉语词典后面有

唐朝列表

(被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 李旦 684年,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上元 760年-761年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唐朝历代排列顺序和在位时间是什么?

兴元 784年

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1、唐高祖李渊2、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间:626—649年。,在位时间:618—626年。

3、唐高宗李治,在位时间:649—683年。

4、唐中宗李显,在位时间:684年。

5、唐睿宗李旦,在位时间:684—690年。

6、唐中宗(复辟)李显,在位时间:705—710年。

7、唐睿宗(复辟)李旦,在位时间:710—712年。

8、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间:712—756年。

9、唐肃宗李亨,在位时间:756—762年。

11、唐德宗李适,在位时间:779—805年。

12、唐顺宗李诵,在位时间:805年。

13、唐宪宗李纯,在位时间:805—820年。

14、唐穆宗李恒,在位时间:820—824年。

15、唐敬宗李湛,在位时间:824—826年。

16、唐文宗李昂,在位时间:826—840年。

17、唐武宗李炎,在位时间:840—846年。

18、唐宣宗李忱,在位时间:846—859年。

19、唐懿宗李漼,在位时间:859—873年。

20、唐僖宗李儇,在位时间:874—888年。

21、哀李柷,在位时间:904—907年。

唐朝历史: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自秦以来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人为“唐人”。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

唐代历代顺序 唐朝顺序表

21、唐昭宗李晔,在位时间:888—904年。

1、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

这就是

2、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3、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

4、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唐朝历代排列顺序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 。690年,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878年爆发黄巢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历代排i列顺序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_,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_。--引自网络

唐朝是古代封建王朝有代表性的朝代,也曾经是世界上强大的,现在外国友人对于人的很多印象都来源于唐朝,外国人也把人穿的服装叫唐装,唐装也是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之敬宗 睿武昭愍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一。唐朝有过一段辉煌传奇的历史,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诗是古代文化史上代表性的文艺创作形式。唐朝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着重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这三位帝王,他们也是唐朝历史上传奇色彩的三位帝王,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帝王,当时大部分人们认为李世民才是唐朝的开创者,大唐王朝的半壁天下都是他亲自率领打下,唐朝的繁盛时期也从李世民这里开始,李隆基也开始了自己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的结束了唐朝的鼎盛时期。

是历史上一位女性帝王。雷厉风行的手段展现了经过不燃熏的霸气,风格和李世民颇为相似。

唐朝共有几位帝王

永泰 765年-766年

唐朝(618—907年),是历史上统一时间长,国力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就是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唐朝共历2,20位,907年亡于农民。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在经济、、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

唐朝顺序表

:唐高祖李渊 -- 3.高宗李治,在位期间,精图励志攻击西突厥成功,唐朝版图以高宗时期为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