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领神会和心领意会,到底有什么区别?
心领神会的意思
心领神会的意思是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心领神会和心领意会,到底有什么区别?
心领神会和心领意会,到底有什么区别?
心领神会和心领意会,到底有什么区别?
出处唐朝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近义词:心照不宣、心心相印。反义词:一无所知、茫然不解。
反义词一知半解释义: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出处: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示例:闻语法要,辄心领神会。来自赵弼《觉寿居士传》。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诗文、语言等。
词语例句
明朝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明朝宋濂《故三槐隐士王府君墓志铭》:君从傍听之,心领神会,至忘寝食,其学遂大进。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只有二姐儿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
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正钦听了,别的还不在意,倒于这个只拉弓,不放箭两句话,着实心领神会。
以上内容参考:
心领意会和心领神会的区别
心领意会和心领神会的区别理解方式不同和含义不同。
1、理解方式:“心领意会”的理解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和感受,需要自身的心境和情感去感知和理解,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异。“心领神会”是一种直觉上的体验,超越了个人的经验和感受,从内心深处领悟到了某种奥妙和真谛。
2、含义:“心领意会”指的是通过对某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体会,达到了对其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和领悟。“心领神会”则是指通过对某些事物的深入领悟和感悟,达到了一种灵性上的触动和领悟。
心领神会是什么意思解释词语
意思是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例句有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明宋濂《故三槐隐士王府君墓志铭》:“君从傍听之,心领神会,至忘寝食,其学遂大进。”
心领神会的意思
心领神会的意思:
心领神会的意思是: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心领神会的拼音: xīn lǐng shén huì。
近义词:心照不宣、心心相印。
反义词:一无所知、茫然不解。
心领神会造句:
底下的人也是心领神会的一点头。
张三见状,立即做了一个心领神会的表情。
小花和小金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相互心领神会。
李岩颇有意味地看了一眼阿奇,阿奇自然心领神会。
好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小安心领神会,一只手拉动钟绳一扯一停地敲起来,另一只手一推一放地将大钟抵向 树干,造成持续短促的钟声。
领神会的名言:
你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因为样貌?一场火可以让她毁容。因为才华?他也有机会江郎才尽。因为性格?人会变月边圆,其实没别的,爱情重要是心领神会,心灵相通。
懂得,比爱更重要。你说我就是你的知己,入你梦里,伴你呼吸,与你血脉相连。心与心的融合,胜过世间万千语言,我想,爱到无言,却心领神会,才是爱的境界。
拥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人去爬山:他能在山花径竹之外,看到比粉黛更艳之色;他能在松涛石泉之外,听到比琴笛更清之音;他能在形色之外,心领神会特殊的韵味。带着想象力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好。
心领神会成语解释及近义词
心领神会,汉语 成语 ,拼音是xīn lǐng shén huì,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指深刻地领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心领神会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心领神会成语解析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二、心领神会成语 近义词
心领意会 [ xīn lǐng yì huì ]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心照不宣 [ xīn zhào bù xuān ]
彼此心里都明白,不用明说。
三、心领神会成语 造句
1、朋友间真正的对话是无声的。并非话语,而靠心领神会才可算是至交。
2、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
3、爱情无需言作媒,全在心领神会。
4、这道题老师才一指点,他就心领神会。
5、他们两人莫逆于心,一个神色,或一个动作,对方都能心领神会。
6、他对她的手势心领神会。
7、她只要有个什么想法,用不着说出来,他就心领神会了,这真是一得之愚两心相通!
8、对于马先生这番话的弦外之意,在场的人当然是心领神会了。
9、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心领神会才行。
10、你这话说得恰到好处,既不伤他的感情,也能让他心领神会,达到咱们的目的。
11、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12、“分而治之”是特洛克心领神会的格言.
13、哈罗德先生没有表露自己的感情,只是察颜观色,心领神会.这是他的特点.
14、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词名句,必须经过仔细体味,才能心领神会。
15、我们面 面相 看,心领神会,我的新娘和我。
16、这是特洛克心领神会的格言。
17、那主持人也是心领神会的一点头。
18、竹芋和季芹一看便心领神会,纷纷朝着那铃铛攻去。
19、心领神会的二人匆匆向指的地方跑去。
20、王奎心领神会,拽了几下布袋子,感觉里边好像有东西要跑出来。
21、杨巅风立刻心领神会,悄悄的溜进了村中。
22、林麟见状,立即做了一个心领神会的表情。
23、心领神会的天养,立即串出去,如同一道电光,身后留下一道残影。
24、张晗林和高干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相互心领神会。
25、颇有意味地看了一眼阿涛,阿涛自然心领神会。
26、卫兵也心领神会,枪口有意无意的指向冯全二人。
27、王强立刻心领神会的走到我身边。
28、几人鱼贯而进镇元子向明月使了个眼色,明月心领神会的出去了。
29、萧雨霖捂住脸,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30、吴昱心领神会,一个过顶长传给到禁区左侧。
31、他心领神会,目光看向场中的奥古。
32、江枫心领神会,赶紧给自己的这个小书童又斟上满满的一碗茶。
33、牧野心领神会,偷偷从四人的身后靠近,准备随时出击。
34、身后的三个家伙立刻心领神会,掏出三根拇指粗细的钢管。
心领神会成语解释及近义词相关 文章 :
★ 成语心领神会有什么词义
★ 心领神会成语经典谜语
★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附解释
★ 稍纵即逝成语释义及同义词
★ 2017中考成语常见易错的选择题(2)
★ 察言观色的近义词有哪些及造句
★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 看脸色打一成语的
★ 心照不宣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aabc的成语精选10个
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不言而喻,心中有数。
1、心知肚明:[ xīn zhī dù míng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2、心领神会:[ xīn lǐng shén huì ]领、会:领悟,理解。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 处:唐·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例 句: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才行。
3、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 处:《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例 句:他的儿子犯了罪,他给法官送去了一份厚礼,其目的是~的。
4、言简意赅:[ yán jiǎn yì gāi ],赅:完备。 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 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例 句:我们做报告时切勿长篇大论,应~。
5、心照不宣:[ xīn zhào bù xuān ],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 处:清·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例 句: 张伟使了个眼色,张明就跟上来了,看来他俩是~啊。
6、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 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先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东山交锋做准备。”
心领神会解释和意思
心领神会基本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成语出处:唐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成语繁体:心领神会。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诗文、语言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会,不能读作“kuài”。
近义词:心照不宣、心心相印。
反义词:一无所知、茫然不解。
例句
1、这道题老师才一指点,他就心领神会。
2、他们两人莫逆于心,一个神色,或一个动作,对方都能心领神会。
3、这道题经老师一指点,他立即心领神会。
4、他对她的手势心领神会。
5、她只要有个什么想法,用不着说出来,他就心领神会了,这真是一得之愚两心相通!
6、对于马先生这番话的弦外之意,在场的人当然是心领神会了。
7、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心领神会才行。
8、你这话说得恰到好处,既不伤他的感情,也能让他心领神会,达到咱们的目的。
9、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10、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词名句,必须经过仔细体味,才能心领神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