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人杜甫?

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尤其是在晚年极度穷困潦倒之中仍然心系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绝世名句。晚年的潦倒跟八年的安史之乱有着直接关系,这也让杜甫深刻的体会到了的水深火热。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国内混乱的局面远未停止,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一度攻陷长安。成都也受到影响,杜甫又漂泊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等县),住了近两年。这时期写的诗作有四百多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诗作也多了抒情性质,形式更加多样化,代表作有《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其中《登高》可谓是诗人当时处境的真实写照和后半生的总结。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被评为“古今七言律诗”。从形式看,这首诗特别严谨精致。全诗四联都用了对仗,并且个联句内部也是对仗,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前二联写景,后二联抒情,很有条理。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最为人们称道的两句。古人认为这一联仅仅十四个字,却表达了八重意思。万里,表明离家万里,是空间的辽阔遥远;悲秋,点出季节的萧瑟惨淡;作客,是说漂泊异乡,常作客,说明经常辗转迁移,不是一年半载。百年,是说自己岁数大了,有一种岁月沧桑之感;多病,是讲身体不好,此时的杜甫确实患有的肺病;台,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独登台,表明没有亲朋了。这两句诗词意精练,含意却十分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晚年多病,举目无亲的处境。“悲秋”和“登台”,强化了抒情氛围,使作者的身世自白显得更加凄凉和忧愁,可谓是杜甫后半生心境的写照。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写尽了心酸悲苦。诗人百病缠身,不能再喝酒了,也因为潦倒,喝不起好酒。但酒是诗人消愁的良,诗人还是举起了盛满浊酒的酒杯,但身体的情况和过度的忧思,让诗人不得不停住了将饮的酒杯,这一条解愁的路也走不通了。诗的悲苦氛围达到了顶点。之后“诗圣”杜甫进入生命的三年时光,一直漂泊,来往于湖南各城之间以至于大多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最终也在船上离世,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经历了玄、肃、代三朝。他空有远大抱负,终生忧患未得重用。后期的战乱更是让杜甫看到人间的水深火热,的苦不堪言,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杜甫生前名气不大,远不及李白、王维,也不如岑参、储光羲,他在前自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但在中唐诗坛上,由于元白诗派和韩孟诗派的推崇,杜甫的地位已经超过王维等人,而与李白分庭抗礼。等到了晚唐,李白、杜甫齐名已成为诗坛的共识。

由于古代封建的特殊性,存在着一种典型的现象,即多数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始终处于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唐代诗人杜甫才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事实上,杜甫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寒士。其一生绝大部分诗歌作品,也都是在生活的状态中创作而成。

古诗咏怀古迹感情基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

《咏怀古迹(其三)》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作为杜甫组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是作者游昭君村而抒发的感慨。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数字山水词语?

有关数字的山水词语,例如:千山万水或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 [ qā shuǐ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例句

千里迢迢 [ qǐ táo ]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万水千山 [ ǐ qān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一望无际,十步芳草,五彩缤纷,万紫千红,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万水千山,千山万水,山水相连,三山五岳,千山万壑,尺山寸水,百川归海,海纳百川,千岩万壑,

千山万水

读音: qā 释义: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译文:离别的时候在河边拉着柳树的枝条表示挽留,隔着千山万水距离朋友很遥远。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路途的艰难。

反义词:一马平川

例句: 即便走过千山万山,依旧觉得故乡最美。

扩展资料

千山万水的近义词:千山万壑 、千岩万壑

1、千山万壑

读音:qā hè

释义: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叠。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京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译文: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地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险峻。

例句:这一带千山万壑,非常险要。

2、千岩万壑

读音:qá hè

释义:形容山峰、山谷极多,极其曲折 。山峦连绵,高低重叠。

出处:近代叶圣陶《我们的骄傲》:“形状尽有奇怪的,可是没有千岩万壑茫茫苍苍的气概。”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宾语;形容地形险峻。

例句: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终年游客络绎不绝。

带数字的山水成语有:一望无际,十步芳草,五彩缤纷,万紫千红,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万水千山,千山万水,山水相连,三山五岳,千山万壑等等。

日月光辉古诗?

1、《咏柳》——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2、《江上吟》——唐代李白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译文: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4、《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译文: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千山万岭是什么意思?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成语读音:qā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意为离别的时候在河边拉着柳树的枝条表示挽留,隔着千山万水距离朋友很遥远。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路途的艰难。

造句:即使是相隔万水千山,我们也频繁书信往来。

扩展资料:

千山万水近义词

1、万里长征

成语解释: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 遥远的征程。后用以比喻所从事的长期的、艰巨的事业。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成语出处: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为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2、千山万壑

成语读音:qā hè

成语解释: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叠。

成语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京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意为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形容山岭众多,重重叠叠。直译即可

意思是两个人经历了一番周折在如此美好的季节相遇。意在要珍惜。

村字结尾的诗句?

关于村字结尾的诗句有: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4.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拼音版)


出自隋代杨广的《野望》

《永怀古迹》中作者在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组诗写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自夔州至江陵途中,经昭君村诗人借咏怀古迹抒写自己身世家国情怀,全诗的主旨在于怨恨。昭君既怨“恨帝始不见遇”,更怨远嫁异域他乡至而长怀故土。而看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终于郁郁辞官漂泊不得回乡。跟昭君因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流离身长恨之遭遇、处境,何其相似!《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正是诗中所欲传递的身世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一联是全诗的转折,上句写不能知遇,下句写魂归故里,正是诗人怨恨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