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_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5事业单位考试怎么分类?我不知道自己要考哪一类考试?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A类)》1、综合管理类(A类)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_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_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
2、科学专技类(B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
3、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C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
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D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
5、医疗卫生类(E类)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E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是在哪一年下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主要适用于事业2015事业单位考试: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2011年3月23日发布
这个改革是持续性的,在2010年以前也有过几次事业单位改革,2011年是最近的一次。
事业单位改革中“老人、中人、新人”如何区分?
4、中小学教师类(D类)一般可理解为,签有无固定期合同的是老人,合同到期后即将签署无固定期的算中人,才来的才签了3-5年制合同,还要熬5-10年才能签无固定的,属于新人。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这样分类也可以看作是按照公益属性的纯粹程度来划分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社保局为何划为公益一类而不是行政类?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B类)》2012年4月16日,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在5年内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社保局为何被划分到公益类涉及因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以下简单说下。
,控制行政编制数量,这个不用细说。
第三,社保局承担着保险相关事项的管理和服务,虽然也有部分行政性质的职权,但总的来说还是服务性质,划到公益类更合适。
第四,去行政化,对包括社保局在内的其他公益类单位都会逐渐剥离行政性质的职权,逐渐成为的公益团体。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在开始去行政化,根据职务、全部都是合同工,就是不开除你罢了。早都开始实行了,准确时间不记得了。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划分为两类。
现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是都去行政化么。
发放也是通过银行化发放。钱又不经过社保,社保只是能看到缴费数据罢了。
事业单位逐步取消编制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征收是地税收的。社保只是经办。不是取消,只是改革。改革最开始的想法是,极少部分转行政,绝大部分转企业,只有医院、学校等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保留事业编制。但是改革到目前看来,只有约10%的事业单位会转企,绝大部分事业单位还是想方设法的留在了事业体制内。
事业编制是指为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分为中医临床岗位类、西医临床岗位类、剂岗位类、护理岗位类、医学技术岗位类和公共卫生管理岗位类(二级分类)。件、增进,满足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单位养的饱太多!有的干脆不上班!损失了多少银子啊!都是纳税人血汗钱!这不公平!正式工不干活又不能开除!这是什么逻辑?什么叫正式?过去的国营职工都哪里去?难道不是正式?所以,必须打倒正式工!这个的蛀虫!!
主要是改变过去,一直沿用的旧的用人体制,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提高效率,增进感,与时俱进。
事业单位改革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将变为什么性质的
人社部(2015)28号文件中第四条原文如下:我个人感工龄30年以上叫老人,新人是才工作1,2年的,其他的叫中觉应该趋向前者,这次改革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优化结构和减负,受影响的还是文教卫生。
人社保,发2015年28号文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
这个主要看你所指单位的主要职能,如果具备自主创收的能力,业务也以对外为主,可能就会逐渐转向企业发展,这是单位发展的一把双刃剑,但是对于创收能力较强的单位是良性;如果偏向于管理方面,估计会走机关方向,逐渐并最终脱离其经营性。省人社厅错误理解人社部(2015)28号文件,制订“新”办法出现了巨大偏
(四)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第二,从历史上来看,原社保所是人力资源和保障局的下属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公益性质。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上面的人社部文件非常明确,非常清楚,(1)全国统一(不是某局部地区)执行人社部(2015)28号文件,一个标准。(2)把2014年10月至2024年退休的列为“中人”。“中人”的“过渡期”为10年。(3)这10年过渡期计发退休金的最根本的思想是“保底限高”。(4)明确了对“老”“新”办法的计增率(2015年10%,2016年20%……2024年),这个增长率的基数是“新”办法比“老”办法“超出的部分”,既不是“老”办法算出的退休金,也不是“新”办法算出的退休金,而是“新”“老”办法之间“超出部分”。
例如:
2015年按“老”办法算出的退休金为5000元,按“新”办法算出的是6000元,超出部分是1000元,1000x10%即为100元,2015年“中人”的退休金即为5100元;又如,2016年退休按“新”办法算出是7000元,超出部分即为1900元,再乘以增长率20%,为380元,2016年退休金即为5480元;再如,2017年以“新”办法算出的是8000元,超出部分(8000一5480=2580),再以此作基数乘以30%=774元,2017年的退休金即为5480十774=6254元……以此类推至2024年。这才比较符合人社部“平稳过度”“保底限高”的真实意图。而省人社厅理解上出现了偏,是把上一年的退休金当作递增的基数来乘以增长率,所以才出现每年退休金上千元的巨大距。
我国今年对外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为6.5%,而据说内部掌握的实际增长率要低很多,如按省人社局的“新”办法,一年的“中人”退休金轻松地达到一万五六至两万多,因为每年的基数在飞涨,2024年退的将是2015年退的三四倍。我国经济在这几年中不可能放卫星,估计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飞快增长的巨额在职人员工资和退休养老金的,要同企业退休人员“并轨”更是不可能,后退“中人”的基数每年在上涨,增长率10%实际都会在千元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坐上火箭都追赶不上。所以,省人社厅错误理解人社部(2015)28号文件精神,制订出的新办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悖,制订和实施都出现了偏,希望省人社厅尽快纠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