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简化太极拳_24简化太极拳基本步法
24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十、云手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各个动作的名称分别如下:
24简化太极拳_24简化太极拳基本步法
24简化太极拳_24简化太极拳基本步法
12、高探马: 跟步仰掌,后坐弯肘,虚步探掌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du琶
6、左右倒zhi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dao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4、收势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
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右下势、
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24式太极拳是体委(现为)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起势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抝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18.左穿梭, 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
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右下势、
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24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及其健身特点、作用
20、闪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倒卷肱
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
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17、右下势18、左右穿梭
太极拳的健身,强身作用主要是通过内练而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活动身体,从而达到去百病,延年益寿。
而太极的防身作用是需要自己多练,揣摩的。
简化24式太极拳创编于哪一年?
6.左右倒卷肱1956年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取了二十四式,编成《简化太极拳》。共四21.转身搬拦捶段,约5分钟左右可练完一套。主要动作有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挤、按、单鞭、云手、左右蹬脚、、穿梭、海底针、闪通臂、搬拦锤等。
更多关于简化24式太极拳创编于哪一年,进入: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1.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太极拳 是我们自己的 传统 文化 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进行改编、整理而成。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详细的看看吧。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一、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二、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三、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四、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五、心静体松。在起势之前,首先要摆正姿势、呼吸自然、心静气和,注意力集中,要做到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做到身心合一,心无杂念,缓缓进行。
六、虚实分明。太极拳要求手脚动作上都要有虚实之分,最明显的是重心的确定,分清什么时候一定要身体的位置,否则就会造成站不稳的情况。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一) 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与 体 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 总结 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就是强调用意念动作。
(二) 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做到限度的放松。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状态直立,头、躯干、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动,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动作自如的状态。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有人说,打太极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形容练太极拳时“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进行活动,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练习单式动作,同时练习步法,然后再进行套路练习。
(四) 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在掌握太极拳身体姿势的动作要领后,要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因为在太极拳的套路中,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变,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同时,还要讲究身法和手法的运用。不论由虚到实,还是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衔接,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所谓“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就是对太极拳脚步轻盈和动作均匀的描述。
(五) 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练习太极拳时,由于动作轻松柔和,要求呼吸平和,且要增加呼吸的深度,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太极拳运动强调运用腹式呼吸,以横膈上下活动完成“气沉丹田”,让腹部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这样在练拳时就不至于因缺氧而气喘,并有助于重心稳定。注意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太极拳运动要求体松、心静和意识主导,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机制的转换。习练太极拳时可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域的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使大脑皮层的 其它 区域因负诱导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所以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习练太极拳可以变换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从而使大脑得到较好的调节和休息。
二、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太极拳特别强调以内中轴引动腰脊(外中轴),依次带动关节,使人体内外进行轻松、慢、圆的整体性 武术 运动。这样必然会对人体各系统特别使对腰和四肢都得到及其良好的,增强其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将人体筋骨肌肉连的又有弹性又有力量,加强了关节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稳性,从而保证了关节和骨骼的正常活动。 以外,太极拳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猜你喜欢
1.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及动作要领
2. 24简化太极拳分解教学吴阿敏
3. 24式太极拳心得体会
4. 如何练演练太极拳要十分重视松腰技巧,养成浩瀚之气,气自阻随功夫长,方得太极神妙。好24式简化太极拳
5.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
6.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由来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有哪些
十七、右下势 ①落脚转身,提手提勾。②右腿向右侧伸出,右手微微下沉。③仆步右穿掌,掌指向右侧,虎口向前,掌心向前。④弓腿,挑掌起身,前脚尖外撇,后脚尖内扣,重心前移,后手勾尖转向上。⑤提膝挑掌。24式简化 太极拳 也叫简化太极拳,是体委(现为)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希望你们喜欢。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
一、起势 ①左脚分开半步。②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③屈膝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胸前。
二、 野马分鬃 A.①转身抱手,就像抱球的样子,收左脚。②左转出步(脚跟先着地)。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转腰撇脚。②跟步抱球(两 手相 抱的时候,上手与肩平,下手与腹平,转身90度)。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右脚跟步抱球。③左转转腰向前迈一步。④弓步分手,眼睛注视着手的指尖,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左手按在腹前,手心向下。
三、 白鹤亮翅 ①右脚跟半步,双手胸前抱球,左脚上半步脚掌落地。②重心后移,后坐举臂,③转向前方虚步分手亮掌,前脚掌虚点落地。
四、搂膝拗步 A:①左手前摆,②两手交叉抡摆,腰向右转,前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 ④弓步搂手推掌。
B:①转腰撇脚,②摆手收脚(眼睛看着后手,与肩同高)。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耳旁)。④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要退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
C:①转腰撇脚。②摆手收脚。③上步屈臂。④弓步搂推。
五、 手挥琵琶 ①右脚跟进半步,展手。②重心后移,两手交错交换,挑掌。③虚步合手(两只手成侧立掌)。
六、左右倒卷肱 A:①撤手转腰翻掌。②提脚转肱退步,屈臂收手。③坐腿虚步推掌(坐腿虚步前视)。
B:①撇手转腰翻掌。②屈臂转肱,提脚退步。③坐腿虚步推掌。(前视)
C: ①撤步翻掌。②卷肱退步。③虚步推掌。(前视)
七、左揽雀尾 ①转腰分手。②抱手收脚。③转腰向前上步(脚跟先落地)。④弓步棚手。⑤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翻转,手心相对)。⑥坐腿转腰后捋,(两手捋到侧后方)。⑦转身搭手,(仍然转到身体正前方,提手搭腕,右手手心贴在左手腕关节内侧)。⑧弓步前挤(两手两臂棚圆)。⑨坐腿引手。⑩弓步前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
八、右揽雀尾 ①转身扣脚分手。②坐腿抱球收脚。③转身上步。④弓步棚手。⑤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翻转相对)。⑥坐腿转腰,双手向下向后捋。⑦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⑧弓步前挤(两手、两臂撑圆)。⑨坐腿分手后引手,(也叫后棚)⑩弓步向前推按。
九、单鞭 ①坐腿转身,扣脚左云。②坐腿转腰向右云,转身收脚展臂,③翻掌勾手收脚,钩尖向下,左手的掌心向内。④转身上步。⑤弓步翻掌推掌。
十、云手 ①坐腿转腰,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勾手松开。②转腰向左移动重心,两手交叉向左摆动画弧,到左侧以后翻掌收脚并步。③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移动,到了右侧翻掌出脚。④转腰向左云,到左侧以后翻掌收脚并步。⑤转腰右云,翻掌出脚开步,⑥转腰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十一、单鞭 ①转腰右云,②翻掌勾手,提起左脚跟。③转身出脚上步。④弓步翻掌前推。
15、转身左蹬脚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翻掌,两手心向上。②坐腿屈臂收手。③虚步推掌,左手收到腹前。
十三、右蹬脚 ①穿掌活步,脚尖脚跟向左侧移动。②落脚分腿分手。③抱手收脚。④蹬脚分手,方向是前方30度。
十四、 双峰贯耳 ①收脚并手,两手翻转向上。②落脚收手,握拳。③弓步贯拳,弓步贯拳和上蹬脚的方向相同。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坐腿转身,分手扣脚,眼看左手。②抱手收脚,重心后坐。③分手蹬脚,蹬脚的方向与右蹬脚的方向对称,左前方30度。
十六、左下势 ①收脚提手,提勾。②出脚落手。③仆步穿掌。④撇脚弓腿挑掌。⑤挑掌,膝关节和肘关节上下相对,小腿自然下垂,脚面顺平。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左穿梭
①向前落脚,脚跟着地,脚尖外撇。②抱手收脚。③向右前方上步,脚跟落地,两手分开,弓步架推掌(方向是右前方30度,右手举架在头的前上方)。
④后坐撇脚落手转腰,⑤抱手收脚。⑥上步摆手。⑦弓步架推(方向是左前方30度,弓步和推掌的方向保持一致)。
十九、 海底针 ①跟半步落在轴线上。②坐腿转腰,提掌成侧立掌提到肩上耳旁。③左脚前移半步成虚步,右掌向前下方插掌,身体向前倾。
二十、闪通臂 ①上体立直,提手收脚。②上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转身扣脚摆掌。②坐脚提握拳,右拳停在腹前,拳心向下。③垫步摆脚搬拳,搬到身前,拳心向上,左掌按在体侧。④转身收脚,摆手收拳。⑤上步拦掌摆拳,拳收到腰间。⑥弓步打拳,拳心向左,拳眼向上。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手翻掌,翻转向上。②坐腿收引。③弓步推掌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收势 ①转身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弓腿分手。③移重心扣叉划弧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 ①旋臂分手。②下落收势。
练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1、对人体矿物质吸收有好处
据有关资料显示,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得良好的。有说,老年人锻炼5~30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而血中蛋白含量增加,这样动脉硬化的症状也会大大地减轻。
2、对大脑有好处
练太极拳时,首先要求精神贯注,不存有杂念。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 其它 思绪的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其次,练习动作需要“完整一体”,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不散,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某些动作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与平衡能力,因此要求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间接训练作用,从而达到强化大脑的调节目的。
3、对骨质有好处
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加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
总之,引进落空、借力,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女生练太极拳的好处
首先,太极拳对腿上的锻炼,提升了女性美丽的标准
因为,腿是展现女性美丽、体现女性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很多女性朋友,正是由于对腿部锻炼的缺乏,从而也使美丽在自己的身上跟着慢慢的“老化”了。
太极拳对腿上的锻炼,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提高了腿的功能。它不像是某些运动,只锻炼了腿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是强制性的锻炼 方法 。这样,就使腿部的功能失去了平衡,甚至容易受伤。而太极拳却能在人体自然的运动中,牵动着腿部的所有环节,一起运动,从而使肌肉群、关节、骨骼,得到有效的锻炼。给女性朋友展现自我魅力带来了良好的机会。
第二,太极拳中“静”对女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太极拳不光是一种简单的身体运动,还具有修心养性的功能。“能静方知动”,“不静不知动之奇,不动不知静之妙”。这些需要口传心授的心法修炼,必将使女性的“内秀”得以提高。从本质上深刻地改变女性的魅力。
第三,太极拳是全身性的运动,练太极拳能调养血气,畅通经脉
它不激烈,不使人透支,合乎生命运动规律,不损害人的身体。使女性朋友,在运动中,得到一种身体的保养。同时,这种全身性的锻炼,也将给女性抒发自身魅力和活力带来信心。
, 说说 太极拳衣着要求对女性朋友的保护
练习太极拳,要求穿长衫、长裤,不要求穿短袖、短裙一类的衣着。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女性朋友胳膊和腿上的经脉,也等于保护了女性的健康美丽。相信女性朋友对这一点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夏季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的动作名称和健身作用
5-6分钟。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由传统杨式太极拳简化而来,动作柔和均匀,姿势中正平稳。
技术特点:
(一)虚灵顶劲竖项
经络学说有以头为百脉之宗的说法。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从而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虚灵顶劲可使头部自然垂直,有利于练拳时的控制平衡和中枢神经对器官机能的调节等。要保持虚灵顶劲姿势不松塌和不强硬,颈项要端正竖起,颈项的自然放松竖起能使头部左右转动时自然灵活,达到头正、顶平。
(二)沉肩坠肘坐腕
肢的三大关节为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练习太极拳时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坠肘,沉肩坠肘有利于躯干的含胸拔背,同时会有身体重心下沉的内劲感觉。沉肩坠肘动作要保持腋下的回旋余地,不要把臂紧贴胸部或体侧,还要有微向前合抱的感觉。坐腕(塌腕)是腕关节向手背一侧自然屈起,无论在定势动作和运转动作中都须注意坐腕要求。坐腕对各类手法的劲力都有积极作用,如腕部松懈则前臂无力。掌握自然伸展的舒指与坐腕相配合,既有动作形象美感,又有臂部的劲力体现。
(三)含胸拔背实腹
含胸是胸廓略向内微屈30度左右,使胸部有舒展,背部有充盈饱满的感觉。太极拳的含胸拔背是一种身体基本姿势要求,不是随动作变化而变动的。它既能使胸腔上下径拉长,横膈肌有更大向下舒展余地,有利于腹式呼吸的深长,又能有助于身体重心的下沉。拔背是当胸向内微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两肩中间脊背鼓起上提,同时略向后上方拉起,使背部肌肉产生一定张力和弹性。
(四)松腰敛臀圆裆
腰是身体转动的关键部位,对动作变化、重心稳定等都起主要作用。练习时,多腰部的要求是松而沉。腰部松沉时要注意腰部能直竖,以有利于尾闾中正神贯顶的要求。敛臀是在松腰的基础上使臀部稍做内收,同时和含胸拔背相互作用,使身体的脊背成自然的弧形。敛臀时,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使臀部肌肉内外下方舒展,然后向前、向内收敛,好似臀部把小腹托起,有利于气沉丹田的要求。当两胯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感觉时,就能起到圆裆的作用。胯关节是协调腰腿动作的主要关节,如果胯关节紧张,腰腿就很难相顺相随。圆裆和松垮的相配合能使腰部灵活和起到臀部内敛的作用。
(五)心静体松意注
“心静体松”是练习太极拳最主要的法则。它应贯穿于整个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所谓“心静”是指练拳时思想集中,抛开一切杂念,全神贯注于太极拳每一个细节的动作的练习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动作的变化和运行。“体松”不是指全身的松懈和疲塌,而是要消除身体的拙力和肢体僵硬,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做到全身不该用力之处不用力,让全身关节、肌肉和内等达到限度的放松,做到形松意不松,逐步达到以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六)呼吸深长自然
练习太极拳要求呼吸深长细匀,通顺自然。根据太极拳练习者技术水平的高低,呼吸方法可分为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式呼吸。自然呼吸:练习者在练拳时,呼吸方式不随拳式的变化而变化,完全顺其自然。多用于太极拳初学者。腹式顺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向外凸起,呼气时腹部自然内收的呼吸方式。腹式逆呼吸:与腹式顺呼吸的刚好相反。吸气时腹部内收,呼气时腹部外凸。拳式呼吸:是指呼吸随着拳式的变化而变化。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吐纳,与动作自然配合。对于初学者来讲,自然呼吸,保证动作不受呼吸的限制,呼吸同样不受动作的束缚。否则就容易产生憋气的现象。随着练习水平和个人体会程度的提高,可试着进行其他几式呼吸方式的运用。也可随着动作速度的快慢、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向前下按时呼和向后向上收时吸的原则逐步过渡到“拳式呼吸”。
(七)连贯圆活形随
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始终以意念动作。每当一个动作完成时,意念中就有下一个动作出现,要有意连形随的感觉。整个套路练习从头到尾给人一种连贯圆活的感觉,如行云流水。太极拳是缓慢匀速的运动,在意念领先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练习,达到势势意连形随的境地。周身协调,连贯圆活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说。
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拳术,动作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轻灵和是相对而又统一的。太极拳以阴阳转换理论为指导,在每一势和每一动中,始终有着阴阳转换,即虚与实的转换。阴阳本身也是一对矛盾,不断地转换就形成了不停顿的运动。太极拳的轻灵、沉稳、虚涵、扎实在不断地练习中转换和变化,达到统一和谐的境地。“虚实”包括中心转换过程中的虚实分明和劲力变化的虚实分明。在重心转换方面:支撑重心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转换的腿为虚;在劲力方面:体现主要内容的手为实,辅助配合的手为虚;沉着充实的动作为实,轻灵含蓄的动作为虚。动作的虚实转换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换灵活,达到“无一处无虚实,无一处无变化”的状态。
健身价值:
太极拳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武术价值、哲学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还有艺术修养方面的。太极拳外练全身的关节、骨骼、肌肉,内练意识、精神气质、神经功能。起初练的是动作、姿势、筋骨和皮肉,深入进去练的是意念、内气活动,从而由外至内、由内向外锻炼。这种方式就不是简单的活动了,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人的神经系统、运动机能和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得到全面的改善,它的健身价值是全面的、自然的、科学的。
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名: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红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単(三) 上下相随,周身协调鞭 10、云手 11、単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风似闪 23、十字手 24、收势
作用:活火化胫骨,疏通经络,加强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可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和新陈代谢过程……
24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2. 左右野马分鬃: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向右侧推出,身体向左侧转动。24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如下: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1、双手以手领劲,以里折腕提起,在提的同时屈膝松胯,重心下沉,剑提起来以后,基本上在胸前就可以了,不要太高,因为在与肩同高的时候,肩肘就会出问题。
2、右手下按、后领、合,同时左手剑向里合,合于胸前,在双手合的同时身向右转,重心左移、领,翻手上升的时候,重心走下弧,移右腿,收左脚,并步。
3、右手自耳后向前,走里弧线向前推出,在自己右肩前,左手下沉,合于左腿外侧,再右手向前推,左手在回收的时候,左脚向自己的左侧后退出一步,转身,同时勾右脚尖。
4、转过来,右手继续外领、下沉、合,收于腰际,左手在右手外领的同时,外开、合,再一次转周,平剑回来在自己胸前,在双手运动的过程中,重心逐渐后移,收后脚,并步。
5、右手前穿,双手以手腕相交,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合,向前送出,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双手变,双手打开,身向左转重心右移。
7、双手同时外开上升里合,合到这里准备接把,合上就可以了。在这里,双手开合的同时,右脚尖再次外摆,还原到预备式的方向,准备接把,这个时候,重心再移过来,收左脚,并步。
简化太极拳24式每一式图解
十四、双峰贯耳:收脚并手—落脚收手—弓步贯拳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武术,拥有众多的招式和姿势。其中,简化太极拳24式是一种较为简单易学的太极拳形式,适合初学者练习。
以下是每一式的图解及简要说明:
1. 起势:双手自然下垂,左右手慢慢提起,与肩同高,呼吸要深沉均匀。
3. 白鹤亮翅: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左手向前方推出,右手向后方收回。
4. 左右搂膝拗步: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下方弯曲。
5. 手挥琵琶:向右侧转身,双手抬起,左手向上方抬起,右手向下方抬起。
6. 左右云手: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向右侧收回,身体向右侧转动。
7. 单鞭: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左手向前方推出,右手向后方收回。
8. 上步七星:向前方迈出一步,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向右侧推出,身体向右侧转动。
9. 抱虎归山: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左手向前方推出,右手向后方收回。
10. 黄鹤扇翅:向左侧转身,双手抬起,右手向上方抬起,左手向下方抬起。
11. 左右搂膝拗步:向右前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下方弯曲。
13. 右手搂膝拗步:向前方迈出一步,右手向下方弯曲,左手向后方推出。
14. 左右倒卷肱:向右侧转身,左手向前方推出,右手向后方收回。
15. 如封似闭:向左侧转身,双手向前方推出,手指向内弯曲。
16. 十字手:向前方迈出一步,双手向前方弯曲。
17. 抱球下势:向前方迈出一步,双手向下方弯曲。
18. 倒卷肱:向左侧转身,左手向前方推出,右手向后方收回。
20. 左右搂膝拗步:向二十二、转身搬拦捶右前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下方弯曲。
21. 左蹬右踢:向前方迈出一步,左脚向左侧踢出,右手向左侧推出。
22. 右蹬左踢:向前方迈出一步,右脚向右侧踢出,左手向右侧推出。
23. 双风贯耳:向右侧转身,双手向前方推出。
24. 收势:双手自然下垂,回到起始位置。
以上就是简化太极拳24式每一式的图解及简要说明,希望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24式简化太极拳教程
8、右揽雀尾: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24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如下:
1、起势: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繁: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分,后坐翘脚,左转撒脚,丁步左抱,转身开步弓步右分,后坐翘脚,右转撒脚,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分。
4、左右搂膝拗步:右下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翘脚,左转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翘脚,右转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5、手挥琵琶:向前跟步,后坐右转,翔脚调掌
6、左右倒卷眩: 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时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时提腿,退步推掌
7、左揽雀尾: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捧,右抱左粘,后坐右捋,左转弯肘,弓步前挤,后坐托掌,弓步前按,后坐翘脚,右转开掌。
8、右揽雀尾:丁步左抱,转身开步,弓步右捧,左抱右粘,后坐左捋,右转弯肘,弓步前挤,后坐托掌,弓步前按
9、单鞭:后坐翔脚,左转抹手,后坐云手,丁步勾手,转身开步,弓步左推
10、云手:后坐翔脚,右转按捋、,换重左云,提按并步,换重右云,提按开步,换重左云,提按并步。换重右云,提按开步,换重左云,提按并步
11、单鞭: 换重右云,丁步勾手,转身开步,弓步左推
13、右蹬脚: 穿掌提腿,落步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4、双峰贯耳: 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16、左下势: 收腿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7、右下势: 右腿点步,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8、左右穿梭:左转落步,半坐左抱,右转开步,右架左推,后坐翘脚,丁步右抱,左转开步,左推
19、海底针: 跟步按掌,提膝抽掌,虚步叉掌。
21、转身搬拦捶: 后坐翘脚,右转摆掌,左架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22、如封似闭: 后坐托手,弓步前按。
23、十字手: 后坐翘脚,右转开掌,左坐沉时,并步叉抱。
24(八)轻沉虚实兼备、收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太极拳24式名称是什么?
迈步屈肘、弓步搂推、重心后移、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二十四式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 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八 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太极拳名称:
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第八组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扩展资料:
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抗日之前,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家无不尊张三丰为祖师。其原因是,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
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
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另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此种说法出自顾留馨、唐豪先生对太极拳的考证和《太极拳研究》。他们考陈王廷创太极拳依据有两点:一是有陈氏后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诗《闷来时造拳》五字。二是有陈王廷留有一篇《拳经总歌》。
据考这篇陈氏《拳经总歌》并非陈氏所。通背拳《拳经总论》除几个别字外,其它内容完全相同。
参考资料:
二十四式太极拳背面,,适合初学者,收藏起来慢慢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