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
为什么说黑格尔哲学的本质是一种历史哲学?
黑格尔的哲学渗透着一种浓厚的历史感,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全部黑格尔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真正的历史是思想发展的历史,只有精神的发展过程才是真正的历史。在黑格尔那里,生动的历史被抽象化和逻辑化成为概念的辩证发展。正如所指出的,他的思想发展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在他看来,历史的基础是理性,历史是理性的产物,因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历史的合理性为人们以思想的形式来认识历史的哲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哲学的历史是一种带有合理性的一般方法,但这并不否定经验历史存在的价值。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主要思想和史学方法及主要贡献
黑格尔( 1770-1831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的客观唯心主义者。
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
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其哲学思想才终被定为普鲁士的钦定学说。
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黑格尔把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精神本身。
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黑格尔历史哲学评价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企图运用辩证思想凝聚世界万象,据以揭示出现实世界的本源,黑格尔称之为对于历史的哲学或思想的考察。黑格尔将理性超脱于康德知性思维能力范畴,使理性成为一种实体(the substance),一种实现宇宙目的的无限力量。换言之,理性用于掌握概念的无限性,并成为一切合理性事物存在的基础。诚如黑格尔的名言:「凡合理的(rational)东西皆是现实的(real),凡现实的东西皆是合理的。」看似杂乱无章的精神现象,如果以思辨概念来掌握它们,则必能理解其理性规律。
黑格尔指出三种考察历史的方法:
原始的历史(Original History)如诗歌一般直接记述历史的所见所得。
反思的历史(Reflective History)是对于、艺术、法律、宗教等历史资料的编簒整理,具有历史学家个人的批判性。
至于哲学的历史(Philosophical History)则是致力于呈现真实的历史,但其真实性必须系之于理性之上。对于历史的整体性掌握表彰一种看法,即世界历史是人类的精神业绩,世界精神的发展是合理且必然的进程。就黑格尔而言,哲学家与史学家的别在于前者赋予历史以客观合理性,后者则赋予历史以自身的主观意见。哲学家确信理性统治人类思维,因此理性也统治世界以及世界历史,哲学家所从事的是「化多为一」的思想工作,旨在揭露隐含于杂多的历史现象之下的必然性真理。
世界历史将繁多种类的欲求、利益及行动,当成为达到它的目的所用的工具及手段,此种见解即黑格尔《逻辑学》中所指涉的重要概念「理性的狡计」(the Cunning of reason),当理性以所有客体为手段,展现自身目的于精神现象的杂多之中,理性的无限性蕴涵于知性有限性之中,在有限性的客体依其倾向与其他客体彼此消耗时,理性藉此而实现其自身目的,正如老子的天道:无为而无不为。黑格尔清楚地将其运用在历史哲学之中:
「一般理念(the general idea)不会卷入对立与斗争之中,如此将暴露自身于危险,他始终侧身于幕后,不受侵扰与伤害,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理性的狡计:普遍理念让冲动为它工作,发展它的存在,而受到损害牺牲的永远是这些个别的冲动,因为特殊的东西对普遍物来说是微不足道,是随时准备牺牲及扬弃的。」
因此,黑格尔的历史理性其实表达了辩证逻辑的主要观念,即将精神概念的发展视为是不断进化的动态观以及从整个概念体系去理解个别事物的整体观,究其内容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一)个别性的真理在于普遍性:对于真理的科学性,不能仅从表象或现象去理解,而是必须从具体的「概念」与「类」之中去掌握,换言之,群体是个体的本质,在历史哲学则表彰有机体的全部精神力量。
(二)有限性必须过渡到无限性:真理必须摆脱表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回到思维自身,即理性自身,并从理性的认识与实践之中,觉察到精神实体存在的必然性,所以历史哲学是一种理性必然性的哲学思辨。
(三)精神前进的动力是否定性:思维之所以自由,乃是对于他物的否定意志,而理性思维的自身否定正是它所以现实化的原因,此种否定性的力的转化与中介,正是推动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世界历史也就是理性的自我实现。
(四)真理是整个概念体系:理念虽是一个概念形式,但它的内容必须由特殊性来充实,就思维概念体系而言,「一」是「多」的形式,「多」是「一」的内容,只有从概念的整体性才能掌握真的无限性,世界历史的真理也必须由精神发展的整体过程加以考察。
因此,黑格尔关于精神概念的解说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在既定时间内精神发展的水平,即在特定时空之间的理性力量,称之为时代精神,另一种是永恒不变的精神的自我意识,即普遍与永恒存在的理性,称之为世界精神。
黑格尔历史哲学论文(2)
黑格尔历史哲学论文篇二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及其缺陷
摘 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不是要对历史进行反思,而是要把历史提升为哲学,从历史中把握人的精神发展的内在逻辑。人的自由实现是与人对于自由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对于自由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人类精神对于其自身的意识。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实际上就是精神的自我意识的历史,它是精神外化和扬弃外化的历史。
:黑格尔;历史哲学;缺陷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不是要对历史进行反思,而是要把历史提升为哲学,从历史中把握其发生的原因,并从历史中把握人的精神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过程显示了整个人类如何从原始走向现代文明、实现自由的过程。人的自由实现是与人对于自由的意识联系在一起 的,而这种对于自由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人类精神对于其自身的意识。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实际上就是精神的自我意识的历史,它是精神外化和扬弃外化的历史。对于这个历史过程,指出:“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 、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
,坚持自然和历史之间的区分。按照黑格尔的看法,自然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那里不会有新事物出现,“太阳下面没有新的东西”;历史就不同了,它不断有新东西出现,这种新东西是由精神创造的。或许,黑格尔这个思想是在康德关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区别的影响下形成的。按照康德的说法,自然世界遵循的是 自然规律,而人的世界遵循的是 自由规律。
第二,一切历史都是精神的历史。对黑格尔来说,自然界是没有历史的,而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精神 ’在本性上不是给偶然任意摆布的,它却是万物的的决定者。”精神的特性是它依靠自我而存在,因而它是 自由的,它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达到自我意识。精神可以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实现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精神的展开过程 :“世界历史可 以说是‘精神 ’在继续作出它潜伏在自己本身‘精神 ’的表现。”
第三,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理性 (个人意识 的点)。按照黑格尔的看法,人的精神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来,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存在着热情 、意志和欲望等“主观方面”。这些主观方面都是精神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 :“这一大堆的欲望 、兴趣和活动,便是‘世界精神 ’为完成它的目的――使这个目的具有意识,并实现这目的――所用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前面所述各个人和各民族的种种生活力的表现,一方面,固然是它们追求和满足它们自己的目的,同时又是一种更崇高 、更广大的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关于这一种目的,各个人和各民族是无所知的,他们是无意识地或者不自觉地实现了它。”在历史 中,各个 民族或者个人为了 自己的利益或者 目的而相互斗争,并 由此受到损失,而理性 的普遍东西却不会受到损失。理性就是通过热情 、利益等主观的方面作为手段而达到 自身的目的,这就是理性的狡计。
第四,历史都是精神发展的历史,而精神的发展有其 内在的逻辑。在这里,历史的转换就是逻辑的转换被置于一个时间的标尺上,历史只不过是一种逻辑关系在时间上的展示。因此,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是由逻辑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对于黑格尔来说,在时间序列中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由逻辑的必然性所决定的。这种决定论思想也被称为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决定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通过否定之否定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抽象的思辨的历史。为此,强调,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人类史描述成为概念运动的历史。
第五,历史的进程在理性中达到终结状态。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受到人们的诟病,认为这是美化现代,特别是当时的德国。柯林伍德却为他辩护,认为历史研究只研究历史,而不研究未来,未来对于黑格尔来说,是一本永远没有打开的书,因此,历史必须在现在结束。但是,黑格尔所强调的达到历史终结状态的不是德意志王国,而是这样的 :“‘’是道德的‘全体’和‘自由’的‘现实’。” 在这样的中,个人和达到了统一。《精神现象学》中关于 “精神”部分所描述的就是历史。“在‘精神’阶段里,意识则进一步表现为普遍意识,表现为。主体与客体 、个体性与普遍性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 实际上,在“精神”这一部分,黑格尔所讲 的是“”和“道德”问题,因此,历史中如何实现个人和统一的问题,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黑格尔来说,“是理念的现实”,在这里,个人和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但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仍然存在着的缺陷,如果我们把历史哲学和法哲学的结合体看做是广义的历史哲学,那么,的历史观就是在批判地扬弃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关注是从哲学人手的。这表明,在深入研究历史观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抓住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核心的东西――哲学。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指出了他的缺陷 :
,黑格尔颠倒了关于家庭 、市民和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思想。按照黑格尔的观念,家庭、市民和都是客观精神发展的诸环节,家庭和市民是精神发展的有限性的表现,而是客观精神的真正的体现,克服家庭和市民的局限性而自我实现,规定了家庭和市民。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个思想,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家庭、市 民和的关系。他说:“家庭和市民本身把自己变成。它们才是原动力。”从家庭、市民和之间的关系来说,提出了具有 自由主义色彩的思想,认为家庭、市民把自己发展成为,它们是赖以形成的基础。但是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对于来说,家庭、市民和还都是精神发展的环节,是精神实在。
第二,黑格尔混淆了市民和之中个人和的关系。黑格尔在这里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一方面从市民和之间的分裂出发,来考察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把这种结合作为目标。指出,市民和的分离是现代的状况。在市民,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斗争,黑格尔所设想的理性就是要把这些冲突的个人结合起来。
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把和市民的关系放在历史的维度中考察,市民决定的命题就包含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义。从层面来说,市民和的关系又是进一步思考自由个人如何相互结合起来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中介。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思想方面取得过哪些成就?
黑格尔(GeorgWilhlemFriedfrichHegel,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在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中有了初步的萌芽,在《历史哲学》中构成了明确的体系。历史哲学只是他庞大的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是什么?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主要讲的是他的历史观。但他跟许多人一样,把“历史”和“历史观”混为一谈了,“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把它们记载下来,保留在记忆中,形成“历史观”,但人们往往把过去发生的事和对它们记忆混淆在一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