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家有哪些?

1、沃恩·威廉斯

世界四大音乐家是谁_世界四大音乐会世界四大音乐家是谁_世界四大音乐会


世界四大音乐家是谁_世界四大音乐会


沃恩·威廉斯(1872.10.12-1958.8.26),20世纪英国作曲家,电影作曲家。他所涉及的音乐体裁广泛,为交响曲,室内乐,歌剧,合唱,康塔塔,协奏曲,电影配乐等均写下了的作品。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

3、弗里德里克·肖邦

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全名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是波兰音乐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4、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乐于接受传统曲式,并对其作巧妙的运用。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

5、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有名的音乐家有哪4个

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

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柴可夫斯基

家:、、丘吉尔、罗斯福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音乐之父——巴赫(德国)音乐神童——莫扎特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

贝多芬 莫扎克 肖邦 柴可夫斯基

齐秦 汪峰 那英 杨坤

莎士比亚

世界上有哪些的音乐家?

1、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钢琴诗人”之誉。作品:《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革命练习曲》、《离别练习曲》、《一分钟圆舞曲》、《降E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

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钢琴家。作品:《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第三首》、《帕格尼尼练习曲”钟“》、《降D大调音乐会练习曲”大海》

3、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作品:《天鹅湖》、《咬核桃人》、《钢琴协奏曲》、《1812序曲》、《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

4、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曾与同时代的哲学家尼采有过交往。

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5、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

世界上的十大音乐家

世界上的十大音乐家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世界上的十大音乐家,一起看看吧!

世界上的十大音乐家

1、舒曼 :(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2、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

3、海顿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4、 舒柏特: 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中等市民家庭。

5、巴赫 :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的音乐家。

6、李斯特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生平1811年l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西部肖普朗的莱丁村。

7、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音乐。

8、卡尔·车尔尼 :17年,奥地利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车尔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他3岁时就能弹钢琴,7岁时能将自己的乐思记录下来,10岁时已能清晰流畅地弹奏莫扎特、克莱曼蒂的全部钢琴作品,并且具有超凡的音乐记忆力。

9、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的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10、肖邦 :波兰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国血统。他的父亲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

拓展阅读: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巴赫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

父亲是小巴赫的任老师。7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岁时,父母,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

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

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听说汉堡有位的管风琴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然而,能观摩演奏,聆听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

1702年,巴赫从学校毕业。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

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风采。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休,他不顾往返640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步走向鲁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他如饥似渴地向前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

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乘机罗列了他的一大堆罪状,除了超延期可以归为外,还说他在演奏中曾加进怪诞的异端音响,令教友吃惊。各位上司有的指责他在仪式中醉心演奏,时间过长;有的指责他无心演奏,时间过短。尤其可笑的是,指责他未经教会当局许可,就擅将表妹带进教堂唱歌。巴赫见状哭笑不得,愤然辞职离去了。

几经辗转,巴赫于1708年来到魏玛,就任魏玛公爵的宫廷风琴手。当时的音乐家毫无地位可言,巴赫的姓名与马夫、厨娘列于一册。教堂中,为风琴师特设一间小屋。公爵礼拜时,则开启屋门,以便听见琴声;公爵祈祷时,则关闭屋门,风琴师没有资格在这一场面中露面。在低下的奴仆地位中,巴赫的音乐家声誉却日渐增高。1717年,法国古钢琴家玛尚来到了德国,在德累斯顿举行音乐会。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视德国音乐家不过芥土。当时,德累斯顿宫廷特别崇尚法国音乐,吹捧逢迎之中,玛尚更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在玛尚的一次音乐会后,巴赫应邀即席演奏一曲。玛尚听了,登时大惊失色。有人提议玛尚与巴赫举行比赛。

第二天举行赛事时,只巴赫一位选手出场,玛尚先生早已连夜乘车逃之夭夭了。

巴赫的胜利大长了德国音乐家的志气,但他的处境并无丝毫改善。宫廷的区区赏赐也早被宫臣们吞食,进了他们的腰包。巴赫忍无可忍,与公爵不断发生冲突,终于鼓起勇气提交了辞呈。公爵看到一名奴仆竟敢逆忤犯上,勃然大怒,扣留不放。巴赫屡次请求,都未获准。当时有位奎登公爵嗜乐如命。有人说他爱音乐胜于江山,支出中的三十分之一都支付了乐队经费。奎登公爵久慕巴赫盛名,听说上述种种后,便深夜派车偷偷去接巴赫,但出师不利,竟被发现。巴赫反遭逮捕,拘禁月余。获释后,他终于离开魏玛,就职奎登,时1717年岁末。

奎登六年,于巴赫来说,是难有的平静,但好景不长。公爵的儿子成婚后,开销增加,乐队经费大额度削减;巴赫自己的孩子们也已逐渐长大,他希望孩子们能在大城市受到高等教育,以避免自己早年间的不足。于是,1年他举家迁往莱比锡,在圣弗玛教堂附属歌唱学校任合唱指导。为了这一职位,巴赫不得不忍着极大的屈辱在一份契一样的职责书上签了字。这份文件写道:“我要以举止言行为学生做榜样;我要耐心教育学生;我要服从督学大人和学校首长;我要勤于教导合唱,但也要训练器乐,以节约学校开支;我教的音乐不应过长,也不应与歌剧相像,要吻合听众的

虔诚精神;不经批准,我不得在任何大学任职;不经批准,我不得擅离本市。”凡此种种。

从这个苛刻的文件中,可以想见巴赫处境的困难。首先是生活拮据。当时在德国工作的意大利女歌星的年收入是五千到一万塔列尔(货名),而巴赫只有七百,他不得不为区区几文钱忍辱力争。他看到学校教学无序,质量低下,向当局提出改进意见后,竟遭到残酷迫害。当局说他“不服管教,屡教不改”,决定“降薪降职,以示惩处”。

偌大世界,巴赫竟再无好去处。他忍辱负重一直留居莱比锡,把精神全部寄托于音乐事业和培养孩子们成长。他的孩子们中有好几位出类拔萃,后来成为世界音乐家。

1750年7月28日,贫病交加的巴赫因眼疾手术无效,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静静地埋在教堂公墓里,连墓碑也没有。妻子生活无着,从此住进了贫民收容所,十年后,与他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去了。

巴赫一生写有包括清唱剧《马太受难乐》、《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内的500多部各种体裁的作品,但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大都没有出版。

如今,巴赫的音乐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成为“某种不可企及的标范”。

自他之后的每一代音乐家,无不领受着他的深刻影响;自他之后音乐史中的每一步重大发展,无不感受着他的有力推动。巴赫的音乐是人类进步音乐文化中的灿烂花朵,它将永呈瑰丽,与世长存。

名人故事: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后来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

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海顿

交响曲,如今已成为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顿却曾是一位奴仆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4月1日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罗劳。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人,很喜欢音乐,不用看谱就能弹竖琴,还会唱歌。母亲是一个虔诚的,辛辛苦苦持家务,与音乐全然无缘。

海顿的家庭虽然穷苦,但充满着亲爱和温暖,每天晚上家里都要举行音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从小就爱上了音乐。一位亲戚发现了海顿的音乐天赋,就领他入汉堡神校唱歌学琴。这所学校教学非常严格,为海顿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由于海顿天生一副好歌喉,8岁时被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中。在唱诗班里,他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17岁时,海顿因变声不能再唱歌,教堂想辞退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一天,他无意中剪掉了前座同学的头发,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门,海顿孤苦伶仃,无以为生,只好流浪街头,靠卖艺糊口。后来,他开始从波波拉学习作曲,并为波波拉的学生弹伴奏。为了一日三餐,穷苦的海顿还必须为老师做奴仆。

1752年,海顿的作品得到了冯贝格男爵的赏识,男爵录用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让海顿来宫中为自己写作。

1760年11月,海顿结婚了。妻子玛丽亚性格乖戾,不喜欢音乐,也不尊重丈夫的工作,常常把海顿的乐谱当废纸来包东西。海顿因此十分苦恼,却也无计可施。

海顿29岁那年来到匈牙利艾斯塔哈基公爵的宫邸任乐长。那时,被雇用的音乐家和主人之间订有详细而苛刻的合同:上班时必须穿号衣戴发;必须按主人的命令写作;乐曲必须投主人所好;必须按时完成交稿,等等。繁重的遣,令海顿忙得岌岌乎不可终日,每天上午作曲,中午听公爵训话,下午指挥排练,晚上演出。他还要像监工一样负责乐队考勤,一旦出错,就会遭到痛骂。他要负责管理每件乐器、每张乐谱,要负责给新学员上,整天像钟表一样运转。名曰乐长,其实形同仆役。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无可奈何地工作了30多年,主人也前后换了四代。

1772年夏天,继位已10年的第二代公爵出外避暑,乐队当然要奉陪。公爵乐不思蜀,早已忘了归期。乐队队员们思念家人,归心似箭。大家求计于海顿。海顿虽身为乐长,却也无法左右公爵,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办法。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部新写好的交响曲开始了。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都过去了。“不是说要奏一部不寻常的作品吗?它不是和平常一样吗?”公爵很失望。说话间音乐已进入第四乐章。在一片沉郁的音乐声中,大家忽然看见有两位乐手合上乐谱,吹熄谱台前照明的蜡烛,抱着乐器,从容地从舞台上退下去了。台下人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再看其他的乐手,都依旧安详地演奏。接着,又有一名乐手下去了。陆陆续续地下去了好多位,台上只剩下两个人。他们轻轻奏完的曲调后,也吹熄了自己的蜡烛。台上漆黑一片。听众都为之瞠然,连鼓掌都忘了。

公爵还不至于太愚钝,他终于明白了海顿的用意:大家想走。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了。后来,人们给这首乐曲起了个名称,叫作《告别》。1790年,第三代新公爵继任。他无心欣赏音乐,解散了乐队,念海顿已是三朝元老,便保留了海顿的薪金,让他挂职赋闲。海顿终于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透透气了,于是,往返于维也纳和伦敦之间。第二年,他到伦敦在查洛蒙主办的音乐会上发表新作,而后又回到维也纳,写了12首交响曲,其中包括的《伦敦》、《时钟》和《惊愕》。

关于《惊愕》交响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听说海顿有一部新作要演奏,伦敦的达官显贵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来到剧场。演奏开始了,优雅的乐章使听众们飘飘然,宁静的第二乐章又使人们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忽然间鼓声大作弦管齐鸣,第三乐章惊醒了在座所有人,有不少打盹的听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惊得跳了起来,有些贵妇人甚至被吓得点背过气去。

17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海顿音乐博士学位,按规定他要提交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便叫作《牛津交响曲》。英国之行,使海顿名利双收,从此他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798年,66岁的海顿应新继位的公爵召请,再度回到艾斯塔哈基,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及《四季》两部巨作。

海顿在英国逗留期间,曾听过亨德尔的《弥赛亚》,他决心自己也要创作一部清唱剧。

《创世纪》的脚本本来是为亨德尔写的,亨德尔没有使用。海顿根据英译本写成了这部作品。1799年3月4日《创世纪》公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海顿在音乐会座席中听到“光芒初现”那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歌曲时,情绪激动,不能自已,突然站起来,指着天空,大喊:“光芒从那儿射过来了!”

1804年,海顿被选为维也纳荣誉市民。1809年5月,进攻维也纳,居民们个个惶恐不安。海顿泰然自若地对人们说:“不必惊慌,只要有我在,便不会有事。”说完,便坐在钢琴边,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由他作曲的奥地利国歌。其时,海顿年事已高,相当衰弱,几天后,即1809年5月31日,77岁高龄的海顿在为人们留下1000多部作品之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时值,无法举行隆重葬礼,送葬者仅寥寥十几人。

这位善良的老人一生中忍受着令人窒息的屈辱,以乐观顽强为的武器,战胜重重困难,为人类的音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身后的荣耀何以能够消补生前的恨憾于万一呢?

;

世界上都有哪些的大音乐家

1、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伟大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作品风格浪漫华丽,优雅抒情,一生创作颇多,广为流传的有《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等。

3、莫扎特:

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他是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其为出名的

世界十大音乐家

世界十大音乐家是舒曼、舒柏特、莫扎特、海顿、巴赫、李斯特、柴科夫斯基、卡尔、贝多芬、肖邦。

1、舒曼:

罗伯特·舒曼,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1854年投河被救,1856年7月29日后逝世于院。

2、舒柏特:

弗朗茨·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1808年,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1810年,《G大调狂想曲》(D。1)问世,这是他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1811年,创作了其首艺术歌曲《哈加的悲歌》。

1813年,创作了《D大调交响曲》。1814年,为了免服军役,在其父亲的小学里担任助理,以获得微薄的薪金维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于该年创作了145首歌曲,并创作了《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等作品。

3、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交响曲》。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完成题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4、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罗劳,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1740年,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成员。1751年至1753年,创作首部歌剧《狡猾的魔》。1755年,创作了首批弦乐四重奏。

1759年,担任费迪南·莫尔金伯爵的音乐主管,这是他职业生涯的正式任命,并于同年创作《交响曲》。1761年至17年的30年间,任职于艾斯特哈奇宫廷,创作了他一生中大多数的音乐作品,体裁包括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歌剧等。

5、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

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

6、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是浪漫主义前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的美称。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发作,在德国逝世,享年75岁。

7、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浪漫乐派作曲家。1864年,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7年,《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斯科初次演出。1876年,与梅克夫人开始通信。

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1879年,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首演。1888年,《第五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1890年,创作歌剧《黑桃皇后》。1892年,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圣彼得堡首演。1893年,创作《第六交响曲》。

8、卡尔:

卡尔·尼尔森,丹麦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尼尔森自幼显露音乐天赋,年轻时曾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尼尔斯·加德;40多年后,他担任了这座丹麦音乐学府的。尼尔森是20世纪初丹麦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戏剧性。

卡尔·尼尔森于1865年6月9日生于菲英岛的一个小村子。父亲其实是位画家,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婚礼或其他节庆场合拉小提琴,而母亲则得照看他们的十二个孩子。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让这些还很小的孩子出去干活。卡尔才六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个“正式的工作”。

9、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等。

10、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肖邦是历史上影响力和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世界音乐家有那些人

1、舒柏特: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童年时代就接触音乐。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舒柏特广为流传的是他那由感而发的六百多首歌曲。 我们熟悉的还有的《舒伯特小夜曲》。

2、肖邦: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 琴协奏曲》。

3、韦伯:德国作曲家,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韦伯的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

4、莫扎特: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出身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即兴演奏和作曲就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他在短促的一生创作了歌剧二十二部,其中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横》《魔笛》。

5、贝多芬师从海顿、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 钢琴奏鸣曲《月光》。代表作有第三号交响曲《英雄》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