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谁将屈原题名楚辞 屈原是两汉时期的人物吗
楚辞是谁整理编订的
刘向。
西汉谁将屈原题名楚辞 屈原是两汉时期的人物吗
西汉谁将屈原题名楚辞 屈原是两汉时期的人物吗
西汉谁将屈原题名楚辞 屈原是两汉时期的人物吗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 由西汉的什么收集而成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屈原
(前339?~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刘向
把屈原和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的是谁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的特点一是句子长短不一.二是多用“兮 字.
楚辞的代表作是什么?作者是谁?
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是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 其它8卷是,宋玉的《九辩》,景的《大招》汉代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等
《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是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 其它8卷是,宋玉的《九辩》,景的《大招》汉代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等
.西汉末年,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楚辞》一书的人是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 刘向头像
、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刘向历经宣帝 、元帝 、成帝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曾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官终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 .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 、 诸子和诗赋 .典校时,又撰有《别录》.其后,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原书已佚.东汉班固因《七略》而成《汉书·艺文志》,从中可以见到《七略》的梗概.据《汉书·艺文志》载 ,刘向有辞赋33篇 ,今仅存《九叹》一篇,见于《楚辞》.刘向的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刘向的散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此外,他还编著了《新序》、《说苑》、《古列女传》3 部历史故事集 ,是魏晋的先导 .明代张溥辑有《刘中垒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