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什么节 12月2日是什么节日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3月5日是什么节 12月2日是什么节日
3月5日是什么节 12月2日是什么节日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
1、立春:2月3—5日,太阳达315度黄经.“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有开始了,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这一天春季开始.
2、雨水:2月18—20日,太阳移至330度黄经.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
3、惊蛰:3月5—7日,太阳移至345度黄经.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过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是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但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3月21—22日,太阳移至0度,阳光直照赤道.“分”是“半”的意思,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4月5—6日,太阳移至15度.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秀朗的景象.
6、谷雨:4月19—21日,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生百谷“,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7、立夏:5月5—6日,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也已进入夏季欣欣向荣的繁忙季节了.
8、小满:5月20—22日,“满”,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6月5—7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刻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了.
10、夏至:6月20—22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的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摄氏度以上,气温常常突破37摄氏度.
11、小暑:7月6—8日,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炎热季节.
12、大暑:7月22—24日,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的反常年份.
13、立秋:8月7—9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的季节.
14、处暑:8月22—24日,“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5、白露:9月7—9日,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9月22—24日,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3月12日植树节北半球日短夜长.
17、寒露:10月8—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林寒意,故名为“寒露风”.这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18、霜降:10月23—24日,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霜降.天气寒冷造成,对生长中的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11月7—8日,太阳移至黄经225度.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21、大雪:12月6—8日,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22、冬至:12月21—23日,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3、小寒:1月5—7日,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
24、大寒:1月20—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1、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夏季的开始。
8、小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秋 霜降:10月23——24日 210°
9、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昼夜平分。
17、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公历11月7-8日交节。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开始下雪。
21、大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是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是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分别是: 春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天: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立秋,处暑,白鹿,秋分,寒露,露降。 冬天: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普及基本生活常识,介绍二十四节气是哪些。
2015年3月份节日都有什么节日?习俗是什么
3月5日元宵节
3月8日妇女节
3月21日龙抬头(可能不算节日)
元宵节,惊蛰,妇女节,植树节,消费者20、小雪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11月22—23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权益日,春分
三月五号是什么节日
其三,雷锋精神还启示我们:要真正承担属于我们自己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每一次努力效果的信任。的确,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我们单个人的力量都是很有限的,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朝着一个目标身体力行的话,那么,一种团结起来改变一切的力量就会形成,正如哲学家黑格尔说的那样:“一根稻草可以压趴一头毛驴”——轻轻的稻草所以能压趴强壮的毛驴,缘于这根稻草是在临界点上放上去的。所以,我们只要像雷锋那样做好每一件小事,汇集起来,就会对作出重大的贡献。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也就是我们说的学雷锋日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学雷锋记念日
学习雷锋日
马化腾生日
雷锋学习日
雷锋学习日
是敬爱的春 孟 立春:2月3——5日 315°诞辰。
3月5日是什么日子?
冬 小雪:11月22——23日 240°3月5日,是全国学习雷锋的纪念日。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年了,但雷锋精神却仍然激励和影响着一代代人。虽然不同时代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主旋律,甚至有不同的语言系统,但根本内容和透射出的精神光芒却是相通的,甚至一致的。雷锋为服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的感恩精神,等等,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透过“雷锋精神”,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的时代启示。
其一,雷锋精神启示我们:要担负起属于我们的,并将其付诸行动,就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我们常说,雷锋的心灵是阳光的——因为他并不会因为中存在不完善而放弃努力,同时他也不在乎能给自己什么,而是更关注自己为做出了什么。
其二,雷锋精神还启示我们:要真正担负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起属于自己的,并把自己摆进去,既当裁判员,更当运动员;既当评论家,更当实践者。从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来看,我们不是不知道何为、何为恶丑,而是缺少身体力行。要知道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雷锋切实实践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要求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同时他也切切实实地实践了我们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宗旨。
当然,还需要强调的是,要在今天这个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彰显其时代价值,发挥其的作用,就必须把弘扬雷锋精神经常化、持久化。这或许是我们今后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更应加强的工作。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一年中的哪一天?
24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季
立春太阳位立春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白露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为:冬季
立冬太阳位立冬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参考资料:好搜百科
二十四节气的订立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的,因此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相对地球的位置是密切相关的。自然也就与阳历日期是一致的,而农历日期是不固定的。
季节 月份 节 气 太阳到达
黄经的位置
春 雨水:2月18——20日 330°
仲 惊蛰:3月5——7日 345°
春 春分:3月20——21日 0°
季 清明:4月4——6日 15°
春 谷雨:4月19——21日 30°
夏 孟 立夏:5月5——7日 45°
夏 小满:5月20——22日 60°
仲 芒种:6月5——7日 75°
夏 夏至:6月21日——22日 90°
季 小暑:7月6——8日 105°
夏 大暑:7月22——24日 120°
秋 孟 立秋:8月7——9日 135°
秋 处暑:8月22——24日 150°
仲 白露:9月7——9日 165°
秋 秋分:9月22——24日 180°
季 寒露:10月8——9日 195°
冬 孟 立冬:11月7——8日 225°
仲 大雪:12月6——8日 255°
冬 冬至:12月21——23日 270°
季 小寒:1月5——7日 285°
冬 大寒:1月20——21日 300°
2007年的二十四节气的对应日期:
立春:2007年02月04日 (农历12月17日)
雨水:2007年02月19日 (农历01月02日)
惊蛰:2007年03月06日 (农历01月17日)
春分:2007年03月21日 (农历02月03日)
清明:2007年04月05日 (农历02月18日)
谷雨:2007年04月20日 (农历03月04日)
立夏:2007年05月06日 (农历03月20日)
小满:2007年05月21日 (农历04月05日)
芒种:2007年06月06日 (农历04月21日)
夏至:2007年06月22日 (农历05月08日)
小暑:2007年07月07日 (农历05月23日)
大暑:2007年07月23日 (农历06月10日)
立秋:2007年08月08日 (农历06月26日)
处暑:2007年08月23日 (农历07月11日)
白露:2007年09月08日 (农历07月27日)
秋分:2007年09月23日 (农历08月13日)
寒露:2007年10月09日 (农历08月29日)
霜降:2007年10月24日 (农历09月14日)
立冬:2007年11月08日 (农历09月29日)
大雪:2007年12月07日 (农历10月28日)
冬至:2007年12月22日 (农历11月13日)
小寒:2008年01月06日 (农历11月28日)
大寒:2008年01月20日 (农历12月13日)
是按阴历划分的,以下是24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小雪:2007年11月22日 (农历10月13日)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这个每年也不一样啊 反正15天一换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月五日除了是学雷锋日还是什么日子
惊蛰、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1、惊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开始;卯,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2、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每年3月5日。
、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自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自1963年3月5日等老一辈和人“向雷学习”以来,3月5日成为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日。在3月5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近年来许多地区通行的做法。
今年的话,除了学雷锋日,那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传统的元宵节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