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初三最全的化学方程式
如:so2化学方程式如下: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大类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强调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都属于氧化反应,在基本反应类型中多数属于化合反应,包括如下方程式:
负极 Zn+2OH-—2e→Zn(OH)2S+O2 =点燃= SO2;
4P+5O2 =点燃= 2P2O5;
2Mg+O2 =点燃=2MgO;
4Al+3O2 =点燃= 2Al2O3;
C+O2 =点燃=CO2(氧气充足) ;
2C+O2 =点燃=2CO(氧气不足);
2CO+O2 =点燃=2CO2;
2H2+O2 =点燃= 2H2O;
2Cu+O2 =△= 2CuO;
H2+Cl2 =点燃= 2HCl。
一个反应属其它燃烧现象。接下来两个燃烧现象不属于化合反应:
CH4+2O2 =点燃=CO2+2H2O;
C2H5OH+3O2 =点燃=2CO2+3H2O。
第二大类是制取气体时的反应方程式,包括:
2H2O2 =MnO2=2H2O+O2↑(分解反应);
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2H2O =通电=2H2↑+O2↑(分解反应);
2HgO=△=2Hg+O2↑(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 H2O+CO2↑(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H2CO3(复分解反应);
9年级化学方程式10个化学变化、10个物理变化方程式
Zn + H2SO4 =ZnSO4 +H2↑物理没有就s+不说了
化学变化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C+O2=(点燃)CO2
2、Mg+o2=MgO
3 2Na+Cl2=2NaCl
4 CaCo3+2HCl=CaCl2+H2O+CO2......
H2SO4+Cu(OH)2===CuSO4+2H2O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格式
2koh写13、加热:2KMnO4=△=K2MnO4+MnO2+O2↑上面
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
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这个化学方程式我们称配平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这么简单.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H2+O2—→H2O
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这时为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在H2前配上2,在H2O前配上2,式子两边的H原子、O原子数目就都相等了,亦即化2.加热制取氧气:2KClO3==△(写下面)MnO2(写上面)==2KCl+3O2↑学方程式配平了.
2H2+O2
2H2O
下面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①,并检查.
4P+5O2—2P2O5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4P+5O2
=2P2O5
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
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例如:
2KMnO4=K2MnO4+MnO2+O2↑
CuSO4+2NaOH=Na2SO4+Cu(OH)2↓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例如:
S+O2
SO2
Fe+CuSO4=Cu+FeSO4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ChemicalEquation),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求 高中化学有机反应方程式
【银锌电池】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可做成蓄电池。负极是锌,正极是,电解质是40%的KOH溶液和K2ZnO2饱和溶液。电极反应和电池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反应是:1、甲烷取代反应:2、乙烯通入溴的溶液:3、乙烯水化:4、乙烯的加聚反应:5、乙烯与加成反应:6、苯燃烧:7、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8、苯与浓反应:9、苯的加成反应:10、乙醇与钠的反应:11、酒精燃烧:1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13、与反应:14、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15、乙酸与钠:16、乙酸与:17、乙酸与:18、乙酸与碳酸钠:19、蔗糖水解:
我有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整理,有机无机都有,很全,是我们老师整理的。由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于是word文档,只能发邮箱,留个地址吧。
你把QQ邮箱给我,我把文件传给你,放心,没有毒的
热化学方程式和一般化学方程式有何区别
4、铝在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空气中燃烧:4al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状态,普通化学方程式不Al(OH)3+3HCl=AlCl3+3H2O用
2、热化学方程式要求在写出热量变化,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写
3、普通化学方程式需要严格表示反应条件,热化学方程式不要求
4、普通化学方程式只能表示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既能表示物质变化,也能表示能量变化。
求初三40个化学方程式
+h2o===h2co3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中燃烧:2Na+Cl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 16、加热: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 26、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
其FeCl3 + 3NaOH =Fe(OH)3↓+ 3NaCl他
27.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2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
2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47、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C2H5OH+3O2 2CO2+3H2O 30、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31、还原氧化铁:3CO+Fe2O3
2Fe+3CO2
3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3、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34、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
35、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高中化学方程式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⒈2CH3COOH+2Na=2CH3COONa+H2
2CO + O2 2CO2(化合)⒉2CH3COOH+MgO=(CH3COO)2Mg+H2O
⒊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
⒋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⒌2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这几个反应都是因为乙酸有酸性。
2HAc+2Na=2NaAc+H2
2HAc+MgO=Mg(Ac)2+H20
2HAc+Cu(OH)2=Cu(Ac)2+2H2O
2HAc+CaCO3=Ca(Ac)2+H2O+CO2
HAc+NaHCO3=NaAc+H2O+CO2
其中H3Fe+2O2=点燃= Fe3O4;Ac=CH3COO-H
碳酸的碳,不是炭...
初中分解反应6个化学方程式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2 2CO 10、在氧气中燃烧:2CO+O2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相关知识点:(1)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通电
2H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
+H2O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加热(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2KCl
↑4、加热:2KMnO4
△K2MnO4
+MnO2
+O2↑
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加热:2HgO
2Hg
+O2↑
7、锻烧石灰石:CaCO3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9、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5H2O
1.加热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3.氢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4.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5.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
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H2O
+CO2↑
3.加热(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4.加热: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
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6.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CO2↑
1.加热制取氧气
2KMnO4
2.加热制取氧气
2KClO3(条件上面是MnO2。下面是△)==2KCl+3O2↑
3.双氧水制氧气
H2O2(条件MnO2)===H2O+O2↑
4.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条件:高温)==CaO+CO2
5.加热
2HgO(条件△)==2Hg+O2
6.电解水
2H2O(条件: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通电)===2H2+O2
↑
求初中中考所有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现象。
42、氯化钠和:NaCl+AgNO3=AgCl↓+NaNO3氧化反应:
+3O2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2KClO3 =MnO2=△= 2KCl+3O2↑(分解反应);+o22mgo
白色信号弹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2cuo现象: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氧气。
+3o2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2h2o
高能燃料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2p2o5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o2so2现象: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11、在氧气中燃烧:2co
+o2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h2o===
h2so3
so3
+h2o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
+h2o===
ca(oh)2(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溶于水:na2o
+h2o==2naoh
溶于水:k2o
+h2o===
溶于水:bao
+h2o
===
ba(oh)2
14、钠在中燃烧:2na
+cl22nacl
(无氧也能够燃烧)
15、2hg
+o2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
16、2cu
+o2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用来检验是否含氧气
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cuso4·5h2o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