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心得)
本文目录一览:
- 1、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3篇
- 2、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 3、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3篇
【 #报告# 导语】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是 整理的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心得)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心得)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心得)
【篇一】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是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的xx大提出了“美丽”的概念,省制定了“绿色崛起”的发展方针,县大力打造“山水”的绿色品牌,我镇充分响应上级委的,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既促进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又保证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和谐稳定。
根据武人常办字[20××]1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镇人大团紧紧围绕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现将我镇人大对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与成果
〈1〉重视,明确
镇委、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状,明确单位和具体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修建等建设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小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水准。
〈6〉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了镇有规范化卫生院、村里有合格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了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7〉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秀美,农民增收”
自从我镇制定“和谐秀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长期困扰我镇的“三农难题”随之得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
首先从农业方面上说,我镇共建成现代化种植基地14个,投入790万元;现代化养殖基地14个,投入3115万元。另外,坐落在漾都村的箬溪生态科普旅游观光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建设院士工作站、鲟鱼高值化研发中心,还有金雨森景观园林苗木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1000亩,极大丰富了我镇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让人既能纵览秀美的山水风光,领略惬意的农村生态,又能享受到精致的田园生活。
其次从农村方面上说,我乡共有5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建成乡村公路110公里,建成水库18座、渠道108条,建成沼气池144个、自来水管道2.5万米,建成学校8所、卫生医疗点7个、老年人活动场所6处、农家书屋5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69万元。全乡共有新农村点35个,累计投入资金达948万元,特别是我镇重点打造的养老山庄和养竹木葱郁、碧水长流、清雅别致、环境优美,立于青山绿水间的一栋栋农家别墅,或红瓦白墙,或回廊飞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农家别墅内的各项生活起居设施均达到宾馆标准。
再次从农民方面上说,我镇共有农户数4115户,人口数为16931人。实施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之前,镇村民的收入途径主要是外出打工、林木采伐、耕种田地等,现在我乡村民不但仍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待游客、到旅游景点工作、参与本镇项目建设等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达到8200元,富裕起来的镇村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困难与问题
〈1〉村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我镇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村民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东西开口就要钱,进而直接影响到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顺利开展。
〈2〉项目的建设资金有待落实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资金几乎是靠镇、村两级筹措来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项目资金短缺。
〈3〉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部分行政村把规划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
三、方法与对策
〈1〉加大宣传,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仅取决于动力大小,而且取决于阻力大小。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受益者是镇广大村民,工作推进阻力也来自广大村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秀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要制定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同时,全力做好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真正变成村民自己的事,进而激发广大村民共建“和谐秀美乡村”的热情。
〈2〉拓宽渠道,解决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资金难题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必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镇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不但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而且可以有实力的公司投入资金,还可以鼓励镇辖区内的成功人士捐资等。同时,对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3〉建章立制,注重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期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就必须尽快健全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尽快出台新农村点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广大村民签订书,对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
【篇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我们青干班二组全体学员一行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XX县石塘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整体印象
1、目标定位准确。
石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美丽石塘、养生胜地”的新目标,既契合全县的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镇情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2、整体规划有序。
区划调整后,石塘镇委及时对全镇的村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带三区块”的总体布局。整个规划起点很高,既分层次实施,保证了有序推进,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3、建设规模大气。
全镇累计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山水童话乡村”建设,2012年全镇就有18个村建设实施,真正体现了大投资、大手笔、大成效。
4、产业文化融合。
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石塘镇小顺村的石文化、高畲村的畲家文化、桑岭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筑文化等,全面提升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实质与内涵。
5、组织措施有力。
实行童话乡村建设项目负责制,与镇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实行建设进度周通报制,并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等。
二、横纵对比分析
首先,从乡镇角度看。拿石塘镇与龙南乡对比,两个乡镇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相比较而言,石塘镇基础好,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好,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其次,从县市角度看。XX县抓住“山水童话乡村”主题,注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项目化、有序化。XX市注重规划编制、彰显特色、资源整合和项目报备,两县市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个主题,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从全省角度看,不论从建设规模、建设品位、美丽程度上与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较大的距。
通过对比,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效益值低等,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缺口大。丽水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本级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3、美丽不持久。部分村受条件制约,易出现建后无人管理现象,只是一时之美丽,很难持久。
三、几点想法
(一)什么是美丽乡村
丽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每个村均能达到省里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实际,找到自己的单项美丽点,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1、准确定位。受基础条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一味想着怎样做大,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发挥出效益。
2、分类指导。要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梯度、有选择,将资源、资金进行整合,确保集中建设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
3、产业结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乡村建设的更美。
【篇三】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基本概况:
地处XX县门的韦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画坛名宿韦江凡生养之地,骁将耿直落幕于斯;这是一片升腾着希望的土地,西韩、京昆高速、108国道交汇镇、秦202线穿境而过,属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陕西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于此。为推进本镇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调研。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为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一般整治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迫切、直接、现实的环境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
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书,对乱倒、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必须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广播、网络、电视等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一年比一年更重视三农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也越发成为关注和焦点。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为农民,内容包括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乡村面貌美起来、风气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和基层班子强起来。美丽的韦庄,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 #报告# 导语】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是 整理的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是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的xx大提出了“美丽”的概念,省制定了“绿色崛起”的发展方针,县大力打造“山水”的绿色品牌,我镇充分响应上级委的,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既促进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又保证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和谐稳定。
根据武人常办字[20××]1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镇人大团紧紧围绕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现将我镇人大对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与成果
〈1〉重视,明确
镇委、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状,明确单位和具体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修建等建设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小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水准。
〈6〉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了镇有规范化卫生院、村里有合格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了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7〉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秀美,农民增收”
自从我镇制定“和谐秀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长期困扰我镇的“三农难题”随之得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
首先从农业方面上说,我镇共建成现代化种植基地14个,投入790万元;现代化养殖基地14个,投入3115万元。另外,坐落在漾都村的箬溪生态科普旅游观光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建设院士工作站、鲟鱼高值化研发中心,还有金雨森景观园林苗木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1000亩,极大丰富了我镇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让人既能纵览秀美的山水风光,领略惬意的农村生态,又能享受到精致的田园生活。
其次从农村方面上说,我乡共有5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建成乡村公路110公里,建成水库18座、渠道108条,建成沼气池144个、自来水管道2.5万米,建成学校8所、卫生医疗点7个、老年人活动场所6处、农家书屋5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69万元。全乡共有新农村点35个,累计投入资金达948万元,特别是我镇重点打造的养老山庄和养竹木葱郁、碧水长流、清雅别致、环境优美,立于青山绿水间的一栋栋农家别墅,或红瓦白墙,或回廊飞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农家别墅内的各项生活起居设施均达到宾馆标准。
再次从农民方面上说,我镇共有农户数4115户,人口数为16931人。实施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之前,镇村民的收入途径主要是外出打工、林木采伐、耕种田地等,现在我乡村民不但仍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待游客、到旅游景点工作、参与本镇项目建设等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达到8200元,富裕起来的镇村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困难与问题
〈1〉村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我镇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村民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东西开口就要钱,进而直接影响到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顺利开展。
〈2〉项目的建设资金有待落实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资金几乎是靠镇、村两级筹措来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项目资金短缺。
〈3〉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部分行政村把规划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
三、方法与对策
〈1〉加大宣传,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仅取决于动力大小,而且取决于阻力大小。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受益者是镇广大村民,工作推进阻力也来自广大村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秀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要制定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同时,全力做好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真正变成村民自己的事,进而激发广大村民共建“和谐秀美乡村”的热情。
〈2〉拓宽渠道,解决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资金难题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必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镇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不但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而且可以有实力的公司投入资金,还可以鼓励镇辖区内的成功人士捐资等。同时,对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3〉建章立制,注重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期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就必须尽快健全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尽快出台新农村点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广大村民签订书,对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
【篇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我们青干班二组全体学员一行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XX县石塘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整体印象
1、目标定位准确。
石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美丽石塘、养生胜地”的新目标,既契合全县的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镇情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2、整体规划有序。
区划调整后,石塘镇委及时对全镇的村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带三区块”的总体布局。整个规划起点很高,既分层次实施,保证了有序推进,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3、建设规模大气。
全镇累计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山水童话乡村”建设,2012年全镇就有18个村建设实施,真正体现了大投资、大手笔、大成效。
4、产业文化融合。
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石塘镇小顺村的石文化、高畲村的畲家文化、桑岭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筑文化等,全面提升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实质与内涵。
5、组织措施有力。
实行童话乡村建设项目负责制,与镇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实行建设进度周通报制,并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等。
二、横纵对比分析
首先,从乡镇角度看。拿石塘镇与龙南乡对比,两个乡镇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相比较而言,石塘镇基础好,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好,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其次,从县市角度看。XX县抓住“山水童话乡村”主题,注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项目化、有序化。XX市注重规划编制、彰显特色、资源整合和项目报备,两县市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个主题,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从全省角度看,不论从建设规模、建设品位、美丽程度上与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较大的距。
通过对比,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效益值低等,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缺口大。丽水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本级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3、美丽不持久。部分村受条件制约,易出现建后无人管理现象,只是一时之美丽,很难持久。
三、几点想法
(一)什么是美丽乡村
丽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每个村均能达到省里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实际,找到自己的单项美丽点,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1、准确定位。受基础条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一味想着怎样做大,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发挥出效益。
2、分类指导。要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梯度、有选择,将资源、资金进行整合,确保集中建设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
3、产业结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乡村建设的更美。
【篇三】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基本概况:
地处XX县门的韦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画坛名宿韦江凡生养之地,骁将耿直落幕于斯;这是一片升腾着希望的土地,西韩、京昆高速、108国道交汇镇、秦202线穿境而过,属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陕西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于此。为推进本镇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调研。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为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一般整治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迫切、直接、现实的环境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
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书,对乱倒、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必须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广播、网络、电视等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一年比一年更重视三农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也越发成为关注和焦点。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为农民,内容包括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乡村面貌美起来、风气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和基层班子强起来。美丽的韦庄,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1 自、省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以来,XX市于9月26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建设目标,二个多月过去了,各县区在探索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此,11月15-20日,市财政局副管迎新带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组”有关人员,对XX区、XX区和XX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制定《XX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上报省财政厅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点提供参考。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潘集区的祁集陈郢村、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听取了县区、乡镇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就“美好乡村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自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后,各县区十分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但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各县区工作进展不一、相较大。除潘集区祁集陈郢村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并整合部分资金,按设计要求全面开工建设外;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都没有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作进展缓慢。
二、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分析
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这7个中心村大都实行旧村改造,涉及部分集中新建。旧村改造基本实行“穿衣戴帽”方式进行、集中新建实行拆除旧房重新划地新建方式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下面以一个中心村实行旧村改造为例,进行资金投入分析(设村庄300户农房):
1、农房改造(穿衣戴帽)
目前我市大都实行皖北风格的建设方式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的改建。从调研看,每户农房从房顶到院墙进行改建需1.5万元左右,300户农房共需450万元左右。
2、道路硬化
美好乡村建设的道路的标准是达到户户通,方便村民出行。从调研看,我市批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庄道路基础都很好,主干道大都已是水泥路面。初步估计,每个中心村尚有10公里道路需要硬化。按35000平方米计算,10公里水泥路面需280万元左右(每平方米80元)。
3、绿化美化
提高绿化标准是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前提,要充分利用水边、路旁和房前室后栽植各种景观树,提高村庄绿化率。从调研看,我市中心村建设,宜栽植香樟、女贞、海桐、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初步估计,每村约需种植各种景观树5000株,按平均价格每株40元计算,需资金20万元左右。
4、村庄亮化
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亮化普遍不高,美好乡村建设要在主次道路一侧安装路灯,每间隔30米需安装一柱路灯。初步估计,每村约需100柱路灯,按使用太阳能路灯每柱4000元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5、污水处理
村庄污水处理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充分采取沟渠收集,就近排入污水管网和其他方式进行治理。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大都使用砖石材料、矩形断面的排水渠,有加盖和不加盖二种。初步估计,每村大、小排水渠(加盖或不加盖)约需修筑1万米左右,按平均价格每米80元计算,需资金80万元左右。
6、处理
按15户建一个处理池和每村建一个收集站计算,中心村共需修筑处理池约20个、收集站1个。不考虑人工和清运车等,需资金3万元左右。
7、水冲式公厕
从调研看,目前很多乡镇、农村没有公厕,即使有也非常简陋,美好乡村建设按每个中心村建设5-10个水冲式公厕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8、农民健身广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
按每个中心村建设1000平方米健身广场,200平方米文化站和图书室计算,需资金50万元左右。
9、村容整治
美好乡村建设,要对中心村村容村貌进行整治,重点清除路边、河塘边、村口和房前屋后的杂物、草垛、建筑等;同时对农户用房进行统一编号,并规范畜禽散养。中心村村容整治费用约需10万元。
10、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
村口标识是提升中心村形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可采取建门楼或其他显着标识;同时可选择固定地方,利用文化墙,美化乡村。初步估计,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约需30万元。
以上10项目建设内容,仅是美好乡村建设一些基础建设内容。初步统计,这10项目建设,约需资金1000多万元,且大都是公共设施支出。还有一些项目支出没有列入,如:公共医疗、公共交通、教育、农村饮水、便民超市、电力、电信、电视、网络等,同时农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三、目前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整合资金的问题
由于各村的地理位置不同,县区在整合资金方面的力度也不一样,就目前而言,哪些资金能用于中心村建设还不能确定。同时,在管理上有效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乡村和村民经济实力的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无论是基础建设、绿化种植,还是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等都要投入资金,乡村级除了上级补助的资金外,还需要大量投入,但有些乡村和村民投不起,有些乡村和村民舍不得投入。
3、县区均衡推进的问题
由于各村的基础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再加认识不同,列入今年整治的72个村的推进进度不一、力度也不一,有些村力度很大,效果已很明显,有些村可能还没有动。
4、农村环境乱的问题
有的中心村,散、小、乱的小企业遍布在村庄中,畜禽散养造成的污染,小商店、小饭店、小摊位带来乱堆、乱扔、乱倒,影响农村的环境状况。
四、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宽渠道,解决美好乡村建设资金难题
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村级经济压力重,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各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以奖代补额度;二是要加大整合资金力度,各级财政和主管部门,要按照省财政厅《关于整合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指导目录》的通知要求,全面整合资金,全力支持中心村的建设;三是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四是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捐资等方式,积极探索力量参与建设新模式。
2、加强宣传,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美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村民能了解和理解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美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强化村民自治作用。
3、注重保持农村原生态风貌,发掘一村一品
美好乡村建设要尊重自然之美,充分发挥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使乡村重现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要注重发掘各村不同的生态、人文等特色,培育个性之美,实现“一村一品”,每个村都能展现自己独特的韵味,而不是建设成千村一面。
4.注重保持建设成果,坚持长效保洁
美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即要按照规范设计标准完成建设,又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5、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
目前,农村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还是普遍存在,中心村里存在有污染的企业或家庭作坊,对乡村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应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加强污染治理,对处理不到位,不达标排放的养殖户、企业和家庭作坊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关、停”措施。
6、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旧村改造,势必要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但由于过去的农房地基打的都不是太深,因此,在规划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同时,对近几年有的建议暂不列入建设点。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2 基本概况:
地处XX县门的韦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画坛名宿韦江凡生养之地,骁将耿直落幕于斯;这是一片升腾着希望的土地,西韩、京昆高速、108国道交汇镇、秦202线穿境而过,属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陕西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于此。为推进本镇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调研。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为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一般整治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迫切、直接、现实的环境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
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乡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各类报告
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书,对乱倒、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必须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广播、网络、电视等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一年比一年更重视三农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也越发成为关注和焦点。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为农民,内容包括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乡村面貌美起来、风气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和基层班子强起来。美丽的韦庄,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3 近年来,xx区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来抓,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标准、突出特色,“建、管、用”紧密结合,相继在xx中心学校、xx区第二中学、协合乡中心学校、xx中心学校、xx森林公园学校、xx小学建立了xx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少年宫成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和实践基地,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效益初步凸显,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办规范有序的少年宫。为加强少年宫建设、运行和管理:
一是健全机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小组,负责对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制定下发了《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相关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委、文明办牵头、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按照投资、捐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全区共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已建成的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部实现了有牌子、有设施、有活动。
三是健全师资保障机制。全面加强辅导教师培训,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推行特长教师的多校互聘,实行跨校教师“走教”,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共享。积极整合利用各种公益性资源,吸纳“五老”人员、“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是健全运行机制。以门为主体,建立了一整套少年宫运行制度,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了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出台了辅导员管理、教学管理、痕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求各少年宫“就近、就需、就时”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活动,确保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有特色的少年宫。
结合全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以“围鼓”“唢呐”“土家摆手舞”“白族仗鼓舞”“桑植民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实际,坚持从娃娃抓起,把各类别“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作为少年宫校外辅导员,开设传统项目课程,培养孩子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在xx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以“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学民乐、习民俗”为主线,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xx、xx等当地民间老艺人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围鼓、唢呐技艺,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受到“校园00后”们的追捧。学校少年围鼓队多次代表学校和镇参加各级各类汇报演出,取得不错成绩。
学校还组织教师利用期,查阅大量乡志资料,走访xx及附近当地多位德高望众之民间艺人,选取了其中60余首围鼓词牌,精心修订编印《围鼓校本教材》,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着实“火”起来。近年来,xx区致力于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确立“传统文化立校、民间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打造“一校一品”化校园,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xx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围鼓唢呐、协合乡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国学教育、xx中心学校少年宫的稻草龙等“非遗”项目日渐受到各界的关注。
3、建设“一宫两阵地”,办有活力的少年宫。
按照“整合资源、一宫两阵地”的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把少年宫的活动阵地从学校延伸到乡镇文化站,利用文化站的图书、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体育活动场所、“非遗”传习所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
一方面,乡镇文化站资源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在寒暑期间,文化站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举办民族器乐、土家刺绣等培训,并组织文艺展演、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期生活。此外,整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力量捐赠的物资设备,充实了少年宫活动所需的电脑等设备器材。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延伸和活动拓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期与期衔接、学校与家庭和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开展综合评价,办促进全面发展的少年宫。
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从学科知识、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学生自评、教师评、学校评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分析的“三评一分析”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价,有效避免了重分数轻德育、重文化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
5、坚持抓小抓早,办立德树人的少年宫。
育人先育德,育人必先抓小抓早,从娃娃抓起。xx区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实践育人、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少年宫活动接地气、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优势,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性与普遍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树立未成年人的远大理想和满足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节水、节电、节粮”“美德少年”评选、道德讲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敬老尊老”“心向、讲品德、见行动”“五心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融入、感受乐趣、培养能力。
二、经验和启示。
1、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办强的德、智、体、美、劳主题兴趣活动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不再沉迷于游戏、网吧,或三五成群无事生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xx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开办的土家刺绣、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兴趣小组,成为了少年宫参与人数多、效果的活动项目。少年宫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既有效解决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找到了“传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寓教于乐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3、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的重要舞台。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成了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主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开放时间为平日放学后、节日和寒暑,活动项目丰富多彩,而且适合未成年人“口味”,这让农村未成年人娱有去处,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特长,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4、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要求,通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等活动,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奉献他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同时,通过持续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实在、可行的阵地和载体,让农村未成年人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
三、困难和问题。
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1、建设经费不足。
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xx区得到、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6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
2、运转经费不足。
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活动开展不是很经常。
3、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四、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
建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办受学生、家长、教师欢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
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少年宫、特色项目、辅导员、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
美丽乡村调查报告范文
语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美丽乡村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用。
美丽乡村调查报告(一)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将苏州市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启发思路、推陈出新之作用。
2012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更好地彰显农村特色、培育致富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委、市于2013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努力打造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美丽村庄。当前,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点面兼顾,层次清楚。主要分为美丽村庄点创建、星级康居乡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个层面。2013年,以美丽村庄点建设为突破,全市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14年,全面实施“百村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就是三年内力争创建100个有产业特色的美丽村庄点(含2013年开展试点的71个),提升1000个基础设施配套的星级康居乡村。2015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每年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的速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到2017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规划科学,分类指导。苏州市在村庄布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从尊重村庄既有现状,保护山水田园风光出发,将上一轮1268个保留村目标扩展为5000个左右。一方面坚持按不同村庄类型和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指导。划定的“一般村”,必须按“三整治、一保障”(整治生活、乱堆乱放、疏浚村庄河道,保障农民群众基础生活需求)标准搞好村庄整治,不搞重复建设;划定的“重点村”,必须按“六整治、六提升”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康居乡村”;划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旅游设施,创建“美丽村庄点”。尤其是重点村和特色村,必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村庄点建设规划和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污水、公厕、绿化、停车场、小游园、社区服务分中心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苏州市积极探索、集体、农户和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财政分级负担机制,根据不同项目性质明确不同投入主体。市级财政重点支持美丽村庄点建设,2013年开展试点的71个村庄,市级财政根据打造标准,分档次奖补5240万元,加上其它项目支持,市级扶持资金共计近7000万元。2014年试点的市级重点村庄,市级财政每村奖补200万,每年10个,三年30个;1000多个规划保留村庄“康居乡村”建设,市级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和服务,达到创建标准的,市委市给予命名表彰。2015年开始每年1000个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全市三年投入60亿元,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对各区的补助和各市的奖励。吴中区区镇两级财政投资40多亿元,完成全区109个特色村、408个重点村、421个无撤并一般村和54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的建设任务,2015年当年投资8亿元,其中区财政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该区还对区内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采取由区统一扎口、统一与相关部门洽谈等办法,使各项建设费用下降约20%。
4、产业融合,致富农民。针对农村休闲游普遍存在体验项目单一、难以持续吸引游客、农民无法享受更多增值收益等问题,苏州市在镇村布局规划中明确了产业主导,倡导发展六次产业,以就地就近解决农民就业为目标,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和保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依托综合性农业园区,以企业化理念推动家庭农场式发展,以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的形态,形成可的“六次产业”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生产、加工以及营销、旅游三大环节,农民增收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园区因地制宜规划设立由家庭农场经营的种养区域,并推行项目、技术、资金、销售等服务。整合资源,统一开展亲子游、采摘游、婚纱摄影等营销服务,为农场持续吸引游客,解决单个农场休闲游粘合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在居民区设专卖店,进餐饮店、企业批量营销等途径,为家庭农场打通销售渠道,农民在全产业链中获得增值收益空间。
5、机制健全,推进有力。市美丽村庄建设办公室组织市住建、市容市政、水务、农委等成员单位建立联合督查和验收制度,加强工作力量,加大工作协调和指导。各地、各部门围绕“百村千村整治提升”建设目标,加强配合,细化任务,周密布置工作,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市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小组”,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水务)局,凡推进过程中出现困难矛盾,立即召开联席会议,梳理问题原因,明确主体,确保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当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已进入由点到面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按照既定目标,江宁、高淳两区必须全面完成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任务,市级村累计须达100个。学习借鉴苏州经验,建议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近几年,南京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数量虽有较大提升,但建设标准还较低,覆盖面还不高,污水仍是影响农村环境的重中之中。建议学习苏州经验,结合“十三五”规划安排,制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总体方案,用几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规划布点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二是统筹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区为单位,对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并与相关建设单位打包协商,以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标准、降低建设成本。三是加快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市级美丽乡村村的同时,着手研究面上农村环境整治的提档升级,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2015年7月10日
美丽乡村调查报告(二) 浙江省第十三次会明确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作为我省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之一,XX市委三届六次全会《XX市委关于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更是把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作为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谋求丽水更高品位、更高水准、更高境界发展的科学路径。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如何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使其真正成为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今后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会自去年以来,选取莲都、龙泉、青田和景宁等地美丽乡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村民走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并探求解决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尽管有上级财政补助这一渠道,但要大规模、大范围地实施,财政支持只是杯水车薪。尤其在当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农村的自身积累显然力不从心。如景XX县东坑镇根底岘村美丽乡村村,虽得到上级补助资金80万元,还是远远不够。
(二)规划可作性不高。在村级层面,虽已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但由于时间仓促,经费缺乏,缺乏科学论证,针对性、作性不强。没有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不能体现村庄的个性魅力。外请专家不接地气,本地专家缺少视野,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等问题。
(三)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一方面由于部分村民集体观念薄弱,支持发展的愿望不强烈;另一方面,由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定位较高,工程量大,而资金配套又难以及时跟上,导致部分村工程推进压力大,排定建设时存在顾虑,项目建设进度也相对滞后。
关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四)村级产业支撑不强。大多数美丽乡村目前都没有自己较强的特色产业,基本都将目标瞄准为发展乡村旅游。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各村发展思路同质化,导致特色不鲜明,加上交通、区位、资金、宣传和基础配套设施的限制,很难吸引到稳定的游客,绝大多数美丽乡村的旅游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五)农体意识不够。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另外,长期以来许多农民群众在如何切实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村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民居文化等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掘与利用。
(六)农村人气集聚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收入上的巨大距,致使农村人口流失十分。以景XX县东坑镇为例,全镇户籍人口为8838人,劳动力总数5780人,其中外出劳动力就有2052人;XX县高市乡洞背村户籍人口342人,常驻人口只有120人,只占户籍人口约1/3。劳动力短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部分家庭面临的现实、直接的困难。
二、对策建议
(一)科学系统编制规划,发挥规划作用。既要深入分析区域发展潜力、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衔接配套其他规划,科学制定村庄布局规划,又要注重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新格局。要在“系统规划”上做文章,把全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县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个村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二)以建管并举为举措,维护乡村优美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涉及农村整体环境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性变革的革命。因此,建设中要优化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基础设施、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全面实施村庄的“五水共治”及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新管理载体和服务方法,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关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各类报告(三)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建立财政、金融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一是可以把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予以分解,然后通过专门项目包装,争取上级各项支农资金的支持。二是通过激烈机制,发挥乡村的能人和企业家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支持、,资源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三是采用bop等方式,引进资金参与美丽乡村投资建设经营。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挖掘村庄的发展潜力,把快速改变村庄面貌与促进村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培育农村主导产业和新型业态着手,按照“一连二接三”三产并进的产业发展思路,让农民在从事产业的基础上,有效介入第三产业,拓宽经济收入渠道,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以产业集聚群众,用产业留住农民。
(五)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突出异性和多元化。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要善于发掘和科学保护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把继承与弘扬、发掘与培育、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村寨各具特色的品味、内涵,努力形成“一村一景、一户一韵”的民居布局
美丽乡村调查报告(三)
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的关于建设美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镇村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村作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提升景区形象,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和带动意义。
一、 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部10公里处,淮河南岸,紧临312国道,西距县城4公里,东接镇村,西连乡村;南与省市接壤;北与村隔淮河相望。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5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村共427户,总人口1607人。农民纯收入630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员43名。村是省级基层支部,并被评为市级文明新村,2007年被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村,2008年被定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获得了表彰,2013年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
二、 美丽乡村建设优势
一是区域性政策优势明显。村所在的县属于省“三山一滩”扶贫攻坚区域,是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这让村容易享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有利于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美丽乡村,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二是生态优势突出。村总面积4.5万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该村是河南省级生态村,气候宜人,景观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淮河源主干河道自东至西贯穿全村,一年四季河水不断,水草丰富,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湿地。境内有笔架山旅游风景区、祖师顶道观名胜旅游地。独特地理条件下的生态、气候、植被等,构成了相对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山绿天蓝水清,自然生态优势突出。
三是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有茶叶、花卉苗木、板栗、中材和养殖业等,目前已形成了万亩木瓜基地、千亩茶叶种植基地、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猕猴桃繁育基地等四大生态基地。此外,村利用其卧山滨水近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景点游,带动旅游及饮食业的发展,拥有“农家乐”40多家,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村隔淮河与G312相邻,距离县城5公里距离,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五是重视优势突出。村是县的3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一,2013年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村庄”,项目建设受到了南阳市及县的高度重视,多次就该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县委县下发文件,专门成立了县美丽乡村村建设工作指挥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工作。以村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坚强有力,干群关系融洽,在申报项目上,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员、村民代表意见,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三、规划发展
村美丽乡村建设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及需求,贯穿传统村落的保护,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突出旅游带动的发展思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村庄。根据村生态山水资源,将整个村域划分为生态休闲旅游区、新村新貌提升区、户外健身区、花卉苗木种植区。通过四区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四、支柱产业
一是以苗木花卉种植业为主,培育特色产业。二是以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依托,开发山水宗教旅游,在村内规划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兴建“农家乐”家庭食堂100个,重点宣传推介烤全羊、炖鱼、老鸭汤、山野菜等特色菜和特色商品,以及糙米(未精加工的米)饭、锅贴馍、凉面、萝卜丝闷饭等主食。
五、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建设、桥涵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给排水、污水治理和处理、公厕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房屋整治改造、塘堰整治等2个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村文化广场项目、旅游服务广场项目、村民广场等3项工程。
目前,大桥已建成通车。8公里环村路已全部完成沙石方铺垫,其中2公里铺完柏油,2公里完成水泥硬化。道路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打造两处可视绿化景观20亩。以徽派建筑为主,完成10户农村房屋改造。完成5口塘堰清淤整修加固。新建公厕5所,完成改厕200户。新建文化广场1处。
六、资金来源
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34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省级补助资金62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8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7万元,整合资金46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县委专门成立了县美丽乡村村建设工作指挥部,要求县直各部门积极主动去完成各项工作,配好建设。镇成立了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在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为重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做好工程协调、衔接工作,监督督促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工。
二是加强部门协调。一要建立健全县相关部门及乡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集聚效应,县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加强沟通交流,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要加强监管,对内严格要求,对外宣传到位。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主动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服务质量。
三是加快资金筹措。一是争取上级奖补资金,集中建设,建出,起到带动作用;二是市、县要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配套资金;三是整合各专项资金,加强部门衔接与协作,集中使用资金;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平台作用,农民、村集体和及个人捐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对于整合专项资金,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单独账户,单独核算,确保整合专项资金的利用。
四是严格招标采购。工程项目全部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实行招标采购。首先进行项目的组织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认真设计,对于必须招标进行设计的项目,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有水平的专家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工作。其次对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招标要求,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要求实施,严格按照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组织评标、中标的程序进行。
五是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项目建设,、农业局、财政局、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实行全程质量监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执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主要负责人、参建单位的和主要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组长为人。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审批手续,严禁挪用和挤占。项目实施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做好项目资金的领拨、支出原始凭证归集、审核、报帐等工作。
八、存在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了省、市、县财政资金支持,其余部分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我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规划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
三是认识不深。部分干部群众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强调村庄美化、硬化、亮化、等硬件的多,强调乡风文明的少。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厕所、房前屋后的环境等问题时,总是拖进度;农民崇尚科学、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建设标准有待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九、建议: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村美丽乡村规划结合村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迫切、直接、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并逐步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结合县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县直部门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联系部门要积极参与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该村提供物质和财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企业等资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书,对乱倒、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4、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镇
2014年9月15日
;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 #报告# 导语】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是 整理的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是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的xx大提出了“美丽”的概念,省制定了“绿色崛起”的发展方针,县大力打造“山水”的绿色品牌,我镇充分响应上级委的,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既促进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又保证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和谐稳定。
根据武人常办字[20××]1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镇人大团紧紧围绕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现将我镇人大对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与成果
〈1〉重视,明确
镇委、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状,明确单位和具体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修建等建设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小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水准。
〈6〉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了镇有规范化卫生院、村里有合格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了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7〉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秀美,农民增收”
自从我镇制定“和谐秀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长期困扰我镇的“三农难题”随之得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
首先从农业方面上说,我镇共建成现代化种植基地14个,投入790万元;现代化养殖基地14个,投入3115万元。另外,坐落在漾都村的箬溪生态科普旅游观光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建设院士工作站、鲟鱼高值化研发中心,还有金雨森景观园林苗木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1000亩,极大丰富了我镇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让人既能纵览秀美的山水风光,领略惬意的农村生态,又能享受到精致的田园生活。
其次从农村方面上说,我乡共有5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建成乡村公路110公里,建成水库18座、渠道108条,建成沼气池144个、自来水管道2.5万米,建成学校8所、卫生医疗点7个、老年人活动场所6处、农家书屋5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69万元。全乡共有新农村点35个,累计投入资金达948万元,特别是我镇重点打造的养老山庄和养竹木葱郁、碧水长流、清雅别致、环境优美,立于青山绿水间的一栋栋农家别墅,或红瓦白墙,或回廊飞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农家别墅内的各项生活起居设施均达到宾馆标准。
再次从农民方面上说,我镇共有农户数4115户,人口数为16931人。实施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之前,镇村民的收入途径主要是外出打工、林木采伐、耕种田地等,现在我乡村民不但仍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待游客、到旅游景点工作、参与本镇项目建设等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达到8200元,富裕起来的镇村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困难与问题
〈1〉村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我镇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村民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东西开口就要钱,进而直接影响到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顺利开展。
〈2〉项目的建设资金有待落实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资金几乎是靠镇、村两级筹措来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项目资金短缺。
〈3〉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部分行政村把规划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
三、方法与对策
〈1〉加大宣传,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仅取决于动力大小,而且取决于阻力大小。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受益者是镇广大村民,工作推进阻力也来自广大村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秀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要制定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同时,全力做好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真正变成村民自己的事,进而激发广大村民共建“和谐秀美乡村”的热情。
〈2〉拓宽渠道,解决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资金难题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必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镇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不但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而且可以有实力的公司投入资金,还可以鼓励镇辖区内的成功人士捐资等。同时,对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3〉建章立制,注重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期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就必须尽快健全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尽快出台新农村点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广大村民签订书,对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
【篇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我们青干班二组全体学员一行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XX县石塘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整体印象
1、目标定位准确。
石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美丽石塘、养生胜地”的新目标,既契合全县的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镇情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2、整体规划有序。
区划调整后,石塘镇委及时对全镇的村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带三区块”的总体布局。整个规划起点很高,既分层次实施,保证了有序推进,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3、建设规模大气。
全镇累计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山水童话乡村”建设,2012年全镇就有18个村建设实施,真正体现了大投资、大手笔、大成效。
4、产业文化融合。
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石塘镇小顺村的石文化、高畲村的畲家文化、桑岭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筑文化等,全面提升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实质与内涵。
5、组织措施有力。
实行童话乡村建设项目负责制,与镇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实行建设进度周通报制,并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等。
二、横纵对比分析
首先,从乡镇角度看。拿石塘镇与龙南乡对比,两个乡镇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相比较而言,石塘镇基础好,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好,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其次,从县市角度看。XX县抓住“山水童话乡村”主题,注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项目化、有序化。XX市注重规划编制、彰显特色、资源整合和项目报备,两县市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个主题,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从全省角度看,不论从建设规模、建设品位、美丽程度上与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较大的距。
通过对比,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效益值低等,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缺口大。丽水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本级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3、美丽不持久。部分村受条件制约,易出现建后无人管理现象,只是一时之美丽,很难持久。
三、几点想法
(一)什么是美丽乡村
丽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每个村均能达到省里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实际,找到自己的单项美丽点,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1、准确定位。受基础条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一味想着怎样做大,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发挥出效益。
2、分类指导。要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梯度、有选择,将资源、资金进行整合,确保集中建设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
3、产业结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乡村建设的更美。
【篇三】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基本概况:
地处XX县门的韦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画坛名宿韦江凡生养之地,骁将耿直落幕于斯;这是一片升腾着希望的土地,西韩、京昆高速、108国道交汇镇、秦202线穿境而过,属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陕西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于此。为推进本镇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调研。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为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一般整治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迫切、直接、现实的环境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
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书,对乱倒、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必须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广播、网络、电视等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一年比一年更重视三农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也越发成为关注和焦点。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为农民,内容包括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乡村面貌美起来、风气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和基层班子强起来。美丽的韦庄,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1 自、省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以来,XX市于9月26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建设目标,二个多月过去了,各县区在探索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此,11月15-20日,市财政局副管迎新带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组”有关人员,对XX区、XX区和XX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制定《XX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上报省财政厅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点提供参考。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潘集区的祁集陈郢村、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听取了县区、乡镇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就“美好乡村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自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后,各县区十分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但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各县区工作进展不一、相较大。除潘集区祁集陈郢村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并整合部分资金,按设计要求全面开工建设外;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都没有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作进展缓慢。
二、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分析
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这7个中心村大都实行旧村改造,涉及部分集中新建。旧村改造基本实行“穿衣戴帽”方式进行、集中新建实行拆除旧房重新划地新建方式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下面以一个中心村实行旧村改造为例,进行资金投入分析(设村庄300户农房):
1、农房改造(穿衣戴帽)
目前我市大都实行皖北风格的建设方式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的改建。从调研看,每户农房从房顶到院墙进行改建需1.5万元左右,300户农房共需450万元左右。
2、道路硬化
美好乡村建设的道路的标准是达到户户通,方便村民出行。从调研看,我市批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庄道路基础都很好,主干道大都已是水泥路面。初步估计,每个中心村尚有10公里道路需要硬化。按35000平方米计算,10公里水泥路面需280万元左右(每平方米80元)。
3、绿化美化
提高绿化标准是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前提,要充分利用水边、路旁和房前室后栽植各种景观树,提高村庄绿化率。从调研看,我市中心村建设,宜栽植香樟、女贞、海桐、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初步估计,每村约需种植各种景观树5000株,按平均价格每株40元计算,需资金20万元左右。
4、村庄亮化
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亮化普遍不高,美好乡村建设要在主次道路一侧安装路灯,每间隔30米需安装一柱路灯。初步估计,每村约需100柱路灯,按使用太阳能路灯每柱4000元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5、污水处理
村庄污水处理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充分采取沟渠收集,就近排入污水管网和其他方式进行治理。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大都使用砖石材料、矩形断面的排水渠,有加盖和不加盖二种。初步估计,每村大、小排水渠(加盖或不加盖)约需修筑1万米左右,按平均价格每米80元计算,需资金80万元左右。
6、处理
按15户建一个处理池和每村建一个收集站计算,中心村共需修筑处理池约20个、收集站1个。不考虑人工和清运车等,需资金3万元左右。
7、水冲式公厕
从调研看,目前很多乡镇、农村没有公厕,即使有也非常简陋,美好乡村建设按每个中心村建设5-10个水冲式公厕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8、农民健身广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
按每个中心村建设1000平方米健身广场,200平方米文化站和图书室计算,需资金50万元左右。
9、村容整治
美好乡村建设,要对中心村村容村貌进行整治,重点清除路边、河塘边、村口和房前屋后的杂物、草垛、建筑等;同时对农户用房进行统一编号,并规范畜禽散养。中心村村容整治费用约需10万元。
10、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
村口标识是提升中心村形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可采取建门楼或其他显着标识;同时可选择固定地方,利用文化墙,美化乡村。初步估计,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约需30万元。
以上10项目建设内容,仅是美好乡村建设一些基础建设内容。初步统计,这10项目建设,约需资金1000多万元,且大都是公共设施支出。还有一些项目支出没有列入,如:公共医疗、公共交通、教育、农村饮水、便民超市、电力、电信、电视、网络等,同时农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三、目前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整合资金的问题
由于各村的地理位置不同,县区在整合资金方面的力度也不一样,就目前而言,哪些资金能用于中心村建设还不能确定。同时,在管理上有效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乡村和村民经济实力的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无论是基础建设、绿化种植,还是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等都要投入资金,乡村级除了上级补助的资金外,还需要大量投入,但有些乡村和村民投不起,有些乡村和村民舍不得投入。
3、县区均衡推进的问题
由于各村的基础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再加认识不同,列入今年整治的72个村的推进进度不一、力度也不一,有些村力度很大,效果已很明显,有些村可能还没有动。
4、农村环境乱的问题
有的中心村,散、小、乱的小企业遍布在村庄中,畜禽散养造成的污染,小商店、小饭店、小摊位带来乱堆、乱扔、乱倒,影响农村的环境状况。
四、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宽渠道,解决美好乡村建设资金难题
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村级经济压力重,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各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以奖代补额度;二是要加大整合资金力度,各级财政和主管部门,要按照省财政厅《关于整合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指导目录》的通知要求,全面整合资金,全力支持中心村的建设;三是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四是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捐资等方式,积极探索力量参与建设新模式。
2、加强宣传,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美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村民能了解和理解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美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强化村民自治作用。
3、注重保持农村原生态风貌,发掘一村一品
美好乡村建设要尊重自然之美,充分发挥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使乡村重现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要注重发掘各村不同的生态、人文等特色,培育个性之美,实现“一村一品”,每个村都能展现自己独特的韵味,而不是建设成千村一面。
4.注重保持建设成果,坚持长效保洁
美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即要按照规范设计标准完成建设,又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5、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
目前,农村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还是普遍存在,中心村里存在有污染的企业或家庭作坊,对乡村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应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加强污染治理,对处理不到位,不达标排放的养殖户、企业和家庭作坊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关、停”措施。
6、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旧村改造,势必要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但由于过去的农房地基打的都不是太深,因此,在规划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同时,对近几年有的建议暂不列入建设点。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2 基本概况:
地处XX县门的韦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画坛名宿韦江凡生养之地,骁将耿直落幕于斯;这是一片升腾着希望的土地,西韩、京昆高速、108国道交汇镇、秦202线穿境而过,属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陕西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于此。为推进本镇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调研。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为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一般整治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迫切、直接、现实的环境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
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乡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各类报告
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书,对乱倒、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必须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广播、网络、电视等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一年比一年更重视三农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也越发成为关注和焦点。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为农民,内容包括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乡村面貌美起来、风气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和基层班子强起来。美丽的韦庄,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3 近年来,xx区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来抓,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标准、突出特色,“建、管、用”紧密结合,相继在xx中心学校、xx区第二中学、协合乡中心学校、xx中心学校、xx森林公园学校、xx小学建立了xx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少年宫成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和实践基地,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效益初步凸显,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办规范有序的少年宫。为加强少年宫建设、运行和管理:
一是健全机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小组,负责对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制定下发了《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相关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委、文明办牵头、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按照投资、捐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全区共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已建成的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部实现了有牌子、有设施、有活动。
三是健全师资保障机制。全面加强辅导教师培训,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推行特长教师的多校互聘,实行跨校教师“走教”,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共享。积极整合利用各种公益性资源,吸纳“五老”人员、“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是健全运行机制。以门为主体,建立了一整套少年宫运行制度,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了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出台了辅导员管理、教学管理、痕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求各少年宫“就近、就需、就时”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活动,确保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有特色的少年宫。
结合全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以“围鼓”“唢呐”“土家摆手舞”“白族仗鼓舞”“桑植民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实际,坚持从娃娃抓起,把各类别“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作为少年宫校外辅导员,开设传统项目课程,培养孩子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在xx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以“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学民乐、习民俗”为主线,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xx、xx等当地民间老艺人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围鼓、唢呐技艺,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受到“校园00后”们的追捧。学校少年围鼓队多次代表学校和镇参加各级各类汇报演出,取得不错成绩。
学校还组织教师利用期,查阅大量乡志资料,走访xx及附近当地多位德高望众之民间艺人,选取了其中60余首围鼓词牌,精心修订编印《围鼓校本教材》,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着实“火”起来。近年来,xx区致力于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确立“传统文化立校、民间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打造“一校一品”化校园,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xx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围鼓唢呐、协合乡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国学教育、xx中心学校少年宫的稻草龙等“非遗”项目日渐受到各界的关注。
3、建设“一宫两阵地”,办有活力的少年宫。
按照“整合资源、一宫两阵地”的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把少年宫的活动阵地从学校延伸到乡镇文化站,利用文化站的图书、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体育活动场所、“非遗”传习所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
一方面,乡镇文化站资源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在寒暑期间,文化站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举办民族器乐、土家刺绣等培训,并组织文艺展演、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期生活。此外,整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力量捐赠的物资设备,充实了少年宫活动所需的电脑等设备器材。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延伸和活动拓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期与期衔接、学校与家庭和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开展综合评价,办促进全面发展的少年宫。
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从学科知识、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学生自评、教师评、学校评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分析的“三评一分析”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价,有效避免了重分数轻德育、重文化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
5、坚持抓小抓早,办立德树人的少年宫。
育人先育德,育人必先抓小抓早,从娃娃抓起。xx区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实践育人、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少年宫活动接地气、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优势,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性与普遍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树立未成年人的远大理想和满足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节水、节电、节粮”“美德少年”评选、道德讲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敬老尊老”“心向、讲品德、见行动”“五心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融入、感受乐趣、培养能力。
二、经验和启示。
1、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办强的德、智、体、美、劳主题兴趣活动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不再沉迷于游戏、网吧,或三五成群无事生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xx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开办的土家刺绣、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兴趣小组,成为了少年宫参与人数多、效果的活动项目。少年宫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既有效解决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找到了“传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寓教于乐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3、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的重要舞台。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成了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主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开放时间为平日放学后、节日和寒暑,活动项目丰富多彩,而且适合未成年人“口味”,这让农村未成年人娱有去处,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特长,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4、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要求,通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等活动,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奉献他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同时,通过持续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实在、可行的阵地和载体,让农村未成年人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
三、困难和问题。
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1、建设经费不足。
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xx区得到、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6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
2、运转经费不足。
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活动开展不是很经常。
3、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四、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
建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办受学生、家长、教师欢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
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少年宫、特色项目、辅导员、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